老专家咨询团2015年换届(5年)总结
一、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的成立
为进一步发挥中国科学院离退休科技人员作用,以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在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倡导和支持下,于2010年2月5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专家咨询团,简称为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该团成立伊始,就得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并2011年2月1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因此,针对北京市的需求,也构成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重要的工作方向。为落实协议内容,北京市科协调宣部、中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综合处(现为组织调研处)、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三方,建立了工作小组。该小组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共同制订当年的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其具体工作则由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承担完成。
组建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就是为中科院老专家搭建一个决策咨询平台,以期把中科院老科技工作者的个体智慧,凝聚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这个组织形式的宗旨是:充分发挥中科院老专家的智慧、经验和知识专长,构筑高层次、多学科、综合性的新型智库,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服务。其主要任务是:跟踪国家、北京市及其他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广泛、深入的研讨,发挥专长和综合优势,为国家与北京的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对重大科技问题发表学术见解与评议,对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通过正规渠道报送国家相关部门、中国科学院及北京市的主管部门。
二、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的组织
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以下简称“咨询团”)由中国科学院京区离退休专家自愿参加组成。目前已有中科院京区21个研究所(包括新增的半导体所和理化所),共110多位老专家参与,所涉及的专业涵盖了除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以外,还包括资源、环境、遥感、大气、生态、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一些当前热门的应用基础和应用学科以及相应的高新技术体系,形成了具有相当咨询能力的专家群体,向着高层次、多学科、综合性的新型智库发展。
咨询团正式成立后,根据咨询团的章程,着手完善咨询团本身的组织建设工作,如团长办公会议制度、财务管理条例、稿酬及奖励条例等。同时依托院老科协及其下属的各个分会,积极开展专家论坛、专家建议和决策咨询工作。
为加强咨询团建设和促进咨询团工作的开展,2010年6月在中科院老科协植物分会的支持下,咨询团专门组织召开了咨询团建设研讨会,来自中科院的各分会秘书长、撰写建议的积极分子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家就咨询团的建设和咨询建议工作的内容和工作方式等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次会议对完善咨询团的建设和提高建议工作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的主要工作
(一) 举办专家论坛
自2010年以来,我们共举办了六次专家论坛(含一次研讨会):
1、2010年春季论坛的主题是围绕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开展了“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城市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垃圾处理,高端都市产业”等问题的研讨,共有8位专家在论坛作报告,并形成了建议。
2、2010年的秋季论坛,主要围绕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和“城市矿藏”等三个主题进行,也共有8位专家在论坛作报告。在论坛会上,与会专家针对会议主题都进行了积极研讨,通过交流促进形成了一些相近建议,深化了建议的科学性,从而提高了建议的采用率。通过交流也启发了一些专家的灵感,萌发出新的建议设想。
3、2011年10月举行的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2011年论坛,有两个主题:(1)中国科学院(京区)科研成果在北京市转化情况及相关问题的研讨;(2)中科院(京区)部分研究所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及产业化等问题的研讨与建议。共有13位专家在论坛上作报告,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4、2012年10月举行的咨询团专家论坛年会,纳入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学术月”活动,发布了年会的新闻稿,主题是“推进节能减排,强化PM2.5综合治理”。北京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已进入了以PM2.5为重点的新阶段,推进节能减排,加大对空气中PM2.5的治理力度,已成为当前有效改善空气质量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邀请了相关领域的7位专家做报告,专家们围绕空气中PM2.5污染及其综合治理方面,开展多学科、多层次交叉研讨,并在论坛会的基础上提出有深度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5、2013年9月10日举办了咨询团2013年度的专家论坛,专题是“新能源、新材料”。其中新能源为:太阳热发电和可燃冰与页岩气的有关问题;新材料为:信息化社会的硅器时代和纳米复合材料的有关问题,共邀请四位专家做主旨报告。在论坛的文稿中形成了8篇相关建议。院离退局孙建国局长在会上提出,我们的专家论坛要‘接地气’。会后咨询团很重视孙局长的意见,考虑下年度专家论坛接地气的问题。
6、2014年度的“专家论坛”作了些改进: 规模缩小、主题集中,邀请的专家除科学院内的专家外,还有企业和高校的同行专家,针对北京市的需求,结合实际“接地气”。咨询团在选题问题上与北京市科协充分沟通和协商,经咨询团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后,由相关分会承办。所以,2014年度的专家论坛,演变为研讨会和沙龙的形式。具体情况如下:
(1)2014年9月10日由中科院老科协力学分会承办了《北京市在役汽车内燃机节油减排激光珩磨技术研讨会》
(2)2014年11月5日由中科院老科协过程分会承办《调整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治理PM2.5污染研讨会》,该研讨会作为咨询团专家论坛与中科院学术沙龙合办。 这两个研讨会的主办单位均为中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单位为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这种形式比以往更接近实际,也更精干。院内外的专家和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能围绕一个主题共同研讨,结合实际有针对性、有咨询作用。并有利于集思广益, 有利于不同观点的质疑和交流。
7、2015年度与北京市科协商定,举办两场决策咨询沙龙,具体安排如下:
(1)2015年9月25日的决策咨询沙龙:由植物分会承办,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具体见咨询团2015年总结)
(2)2015年10月28日决策咨询沙龙:由力学分会承办,主题为《轨道交通运营振动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具体见咨询团2015年总结)
以上两决策咨询沙龙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同2014年度。沙龙总结等所有材料均按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与北京市科协科技咨询中心签订的协议要求整理上报。
综上所述,五年多来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共举行年度专家论坛六场,学术研讨会两次,以及决策咨询沙龙两场。
(二)专题调研
2010年开展了五个中、小型专题的调研:(1)“中科院研究成果在京转化现状”的调研;(2)咨询团遥感专家组举办了“我国城镇化问题”的专题讨论会;(3)开展了“关于无人飞机产业”的调研;(4)开展了“北京市应率先开展空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业务监测”的调研,并在《北京科协》杂志刊登;(5)开展了“关于建立圆明园国殇纪念馆的调查研究”的调研等。
2011年以北京市科协提出“中科院自主创新项目在北京落地的瓶颈问题的调研与对策”为专题,咨询团组织了一个大型的专家调研组,进行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提交北京市科协。另外,在海淀区科协的支持下,由大气物理分会承担的专题,其建议“关于加快北京市立体绿化建设步伐的建议”获北京市领导的批示。由地理和资源分会承担的 “产业转型视角下的海淀区人口调控建议”获得海淀区政府的重视。
2012年的调研课题主要在海淀区科协的支持下,完成了“海淀区水面资源动态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的遥感调查”(遥感分会)、“海淀区地表水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系统”(遥感分会)和“关于北京市空气中PM2.5与雾霾污染预警的调研和建议”(大气分会)。
2013年在海淀区科协的支持下,中科院老科协大气物理分会完成了“北京地区重雾霾及其联防联控的调研和建议”,其中王庚辰研究员提出的“关于北京市强化空气污染防治法律地位的建议”获2013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二等奖。中科院老科协植物学分会提出的“发挥植物在降低PM2.5中作用的建议”,该建议获2013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
(另外,大气物理分会承担了中国老科协的专题项目:“联防联控PM2.5的对策调研和建议”,从2013年5月6日第一次调研会到2013年12月26日最后一次调研会,共进行了8次调研,完成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联防联控的调研活动。于2014年6月30日把按中国老科协要求的修改稿发中国老科协乔安荘部长,直到2015年5月26日才有回音,又按要求修改后,于2015年7月6日发中国老科协。)
2014年承担了海淀区科协专题调研课题两项:“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危害的调研和建议”(大气物理分会);“海淀区温泉镇地热综合开发调研与建议 ”(地质与地球物理分会)。
(三)专家建议
2010年共提交中科院专家撰写的建议102篇,《汇编(第一集)》全文刊登33篇;刊登题目46篇。
2011年共提交中科院专家撰写的建议66篇,《汇编(第二集)》全文刊登53篇。
2012年共提交中科院专家撰写专家建议49篇,《汇编(第三集)》全文刊登30篇;刊登题目19篇。
(以上均为面上的专家建议数,论坛和专题的建议没有统计在内。)
2013年提交中科院专家撰写的面上建议55篇;论坛建议8篇;专题调研建议10篇,共计73篇。《汇编(第四集)》全文刊登面上建议45篇;刊登题目10篇。
2014年共提交中科院专家撰写的建议70篇,收录在《汇编(第五集)》中。
五年来共提交专家建议342篇(论坛和专题的建议没有统计在内)。
*2015年据初步统计共撰写建议102篇
四、 专家建议的反馈情况
(一) 建议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的有:
2010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力学分会王柏懿、盛宏至研究员提出的“等离子体城市垃圾/废物处理及发电装备制造业”的建议,获得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市委常委赵凤桐的批示。
2010年12月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力学分会周家汉研究员的“西安地铁环城运行以保护古建文物”的建议,获得温家宝总理的批示。
2010年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地理与资源分会李宝田研究员等提出的“将海淀公园改建为海淀科学公园”的建议,获得北京市委常委、海淀区委书记赵凤桐的批示。
2011年5月20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大气物理分会王庚辰、任丽新等研究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北京市立体绿化建设步伐的建议”获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副市长牛有成、夏占义的批示。
2011年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专家咨询团副团长朱振海研究员提出的“关于整合京区遥感机构的建议”、“关于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改进的建议”,获得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的回信,并批转有关部门处理。
2014年初,中国科学院11位院士及6位专家签名建议北京市在中关村地区建一座 “科学公园”的提议,被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列为党派团体提案。
许志宏:“氢能、清洁能源和煤炭发电新途径(上、下)”建议得到中科院李静海副院长批示。
(二) 建议获奖情况
1、罗世民:“合理利用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建议获北京市人民政府2009~2011年度优秀人民建议评比中获得二等奖。2012-4月颁发
2、大气物理分会的“北京市应率先开展空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业务监测”的建议,获2010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并在《北京科协》杂志刊登;
3、许志宏、罗世民、艾菁:“关于从源头上根治PM2.5污染的建议”获2013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
4、钮德禄研究员提出:“微波烘烤粮食”,获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被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信息》、北京市科协《科协一周》专刊分别采用,并转市粮食局。
5、葛霁、董桂珍高工等提出:“先从解决“中水”做起——推广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污水技术”获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
6、申功烈副研究员提出:“OLED有机发光固态光源——新兴照明领域的一匹黑马” 获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
7、葛霁等提出:“从产品到产品——电子垃圾贵金属再利用” 获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
8、大气物理分会 “关于北京市空气中PM2.5与雾霾污染预警的建议”获2012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
9、王庚辰研究员提出的“关于北京市强化空气污染防治法律地位的建议”获2013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二等奖。
10、中科院老科协植物学分会提出的“发挥植物在降低PM2.5中作用的建议”,获2013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
(不完全统计)
(三)建议获得北京市有关部门正式答复的有:
1、关于“无人机制造”的建议获 回复
2010年遥感分会的关于“大型智能无人机制造”的建议,得到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航空航天处的回复,并希望进一步开展文献调研。
2、“合理利用生活垃圾”的建议得到回复
2010年过程分会罗世民研究员撰写的“合理利用生活垃圾 变废为宝”的建议,得到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员会的关注和回复,称建议与该委员会目前的工作基本一致,回复详细地介绍了当前的工作,表示希望加强联络。
3、“永乐大钟及其木架加强维护与保养”的建议得到书面回复
2010年工程力学分会张双寅研究员关于“永乐大钟及其木架加强维护与保养的建议”,得到北京市文物局的书面回复。北京市文物局领导对建议“高度重视”,责成相关人员承办,对其中“关键部位安装检测传感器”的意见,已成文上报国家文物局,正在进一步深化方案。
4、“关于北京市强化空气污染防治法律地位的建议”获得书面复
2013年大气物理分会王庚辰研究员提出的“关于北京市强化空气污染防治法律地位的建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的书面答复。
5、“燃煤中含水过量的危害及其治理的建议”获北京市发改委的重视
2015年6月中科院老科协过程分会李文光高工多年从事节煤剂的研发推广工作,市场开发的过程使她认识到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减少雾霾,必须严格立法。她建议“制定煤中含水量的行业标准”,要树立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法治理念。
建议获得北京市发改委的重视,要求与作者本人联系。2015年8月28日李文光与市发改委的王忠民(市煤炭研究所)电话联系沟通,王讲他们很重视她的建议,该建议对他们制定煤炭行业标准有益。
(不完全统计)
(四)其他
1、许志宏、王志、罗世民等“解决大、中型高炉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入选《2014年全国中小高炉炼铁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
2、李文光:“选择节煤剂的小常识和白云之歌”两篇建议和习作2011-11月刊登在《大众科技报》“自然奥妙”栏目
3、由北京市科协调宣部组织咨询团赴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区相关企业(北京元六宏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万宝矿产有限公司等)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
2013年11月8日,根据北京元六鸿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咨询团组织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到该公司与技术人员交流、解惑,做了很好的咨询工作,公司感到满意,今后要继续联系。
(该项工作由于多种原因未继续)
中国科学院老专家在专家建议工作中,体现出了老科技工作者的一份责任和热情,如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严重威慑群众生命的安全,电子分会李世盛高工等连夜提出虹吸原理工程的建议上报海淀区科协转抗洪指挥部,受到海淀科协的赞扬
五、编纂咨询团年度专家建议汇编
根据2010年的运行实际,发现一些专家建议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的建议,民营企业也感兴趣。为了充分发挥专家建议的积极作用,经研究决定咨询团每年编辑出版(内部)一册“中科院咨询团专家建议汇编”,目前已出版到第五册。
六、问题与思考
五年在来,在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北京市科协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咨询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的工作能顺利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专家建议工作虽然做出了成绩,但开展并不平衡,一般有副团长的分会撰写建议比较积极,其他除少数分会外,大部分分会撰写专家建议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发挥。
(二)如何提高撰写专家建议的质量方面,我们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很不够。
(三)五年来,原来咨询团的一些主力成员,逐渐进入耄耋之年,急需增加新生力量。
(四)咨询团举办“专家论坛”,其原来的目的之一,是启发咨询团成员在科技前沿方面思考,以撰写有科技含量的专家建议;同时也是咨询团成员的“活动日”。但由于规模大、不够 接“地气”,于2014年开始,规模缩小、以专题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在 “接地气”方面有很大改进,效果不错。于是2015年就停办“专家论坛”,可是现在感到原来的目的还是需要的,应该考虑两者的结合。
希望换届后,新的班子考虑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