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沙龙 > 总结交流

中国湿地监测与评价学术沙龙总结

2017-10-20 09:5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湿地监测与评价学术沙龙总结

  中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遥感与数字地球分会  

  主题:中国湿地监测与评价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遥感与数字地球分会  

  时间:2017年5月10日上午9:00——12:00  

    

   前言  

   众所周知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调蓄水量、拦蓄洪水、涵养水源、调节生态平衡等独特功能,人们就把湿地称之为地球之肾。湿地生态是构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生命系统之一。搞好湿地生态保护对水资源保护、缓解水旱灾害、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对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亚洲拥有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多的国家,自1992年我国正式签署了世界湿地公约以来,许多湿地因为它的生态价值被列为国际生态名录,予以保护。由于我国湿地面积大、分布广,常规方法很难掌握湿地分布与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遥感地球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振国研究员长期从事湿地遥感制图与评价工作,他的研究成果先后在世界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被引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凤凰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主流媒体跟踪报道过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学术界都有一定的影响。他的研究成果也被我国政府部门应用。  

  为引起学术界、广大群众对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视,遥感与数字地球分会在院老科协和遥感数字地球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承办了《中国湿地监测与评价》学术沙龙活动。  

  沙龙活动于2017年5月10日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奥运园区A座504会议室举行。沙龙活动由原遥感所副所长田国良研究员主持,遥感地球所牛振国研究员作题为《中国湿地监测与评价》的主旨报告,遥感地球所郑姚闽博士作《中国保护区的有效性评价及政策建议》的特邀报告。有来自中科院老科协的专家、领导何远光、桂文庄、李致洁、麻丽雯、樊锦华;特邀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金德生研究员,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的高志  

  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的王锦地教授;来自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从事遥感生态环境研究方面的专家陈正宜、林恒章、罗修岳、魏成阶、郭之怀、卫政、王为民、李乃煌、李爽和从事遥感信息接收、处理、集成方面的专家王杰生、刘定生、兰啟、李秀云等20多位专家参加了沙龙活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两个报告都非常精彩,并对两个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如有的专家对湿地的概念、湿地类型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专家提出入选国家公园的条件是什么?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是什么关系?国家公园和自保护区在保护方面有什么不同等问题。鉴于湿地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有专家建议中科院成立湿地研究中心,集中我院有关研究所的力量,对湿地展开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湿地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如何确保湿地安全红线、粮食安全红线、经济安全红线等进行研究。建议湿地研究既要做全国的,又要突出重点地区,特别注意服务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区域的需要,如雄安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最后院老科协的领导何远光局长、桂文庄局长都做了重要指示。  

  一,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的亮点  

  1主旨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突出了遥感监测的特点  

  主旨报告从湿地的概念,湿地保护的意义及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国湿地的历史、现状及其变化特征;我国湿地保护形势分析;未来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等做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发挥了遥感技术的优势,利用海量的卫星遥感数据,对我国19781990年、2000年和2008年四个历史时期的数千景遥感卫星图像进行解译,前后投入60——70位人力,用3年的时间,基本上查清了我国湿地的类型、分布、面积、动态变化,获取了大量的湿地遥感数据,分析了我国湿地变化的特征、原因,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报告还特别指出从1978——2008年的30间,我国湿地面积总体上处于持续减少的过程,总体减少了33%,约1.02 105 km2。但由于其中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1952 km2,因此实际减少的自然湿地面积达1.13 105 km2.其中减少的湿地以内陆沼泽为主,占减少湿地的49%。同时指出湿地生态系统是遭受破坏最严重的系统,并呼吁大家,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可持续发展,共同来保护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2,特邀报告与主旨报告相互映衬,展示了我国保护区有效性评价研究的最新成果  

  保护区(Protected Area)建设是全球和世界各国自然保护战略的核心,受到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等国际机构的支持。全球保护区21.48万个, 陆地保护区占地球陆地表面积超过12%。我国已经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占国土面积的14.9%。报告人基于1978-2008年四期中国湿地制图结果、生物多样性评价和相关环境数据,对我国91个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其研究成果被《科学通报》专栏文章称之为揭开中国自然湿地保护历史的新篇章,专栏指出Zheng等的论文)无疑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自然保护区研究领域中在方法上有创新、分析上有深度以及结论与建议在实际工作有可能被采纳的最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报告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借着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东风,解决保护区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制度性顽疾。  

  3,打破报告人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常规,给具有创新研究成果的年轻科学家提供交流平台  

  以往我们请的主旨报告人和特邀报告人都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本次我们请的特邀报告人郑姚闽博士,虽然是助理研究员,但他的研究成果有突破,有创新,值得宣传。我们老科学家不仅应该向年轻专家学习创新精神,了解他们的创新成果,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们提供宣讲成果的平台,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4,大会讨论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讨论阶段,专家们不仅对报告给于肯定,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建议。如林科院的高志海研究员认为目前不同的专业对湿地定义是有争议的,比如说一般认为陆地上有水的地方都是湿地,但是按《湿地公约》的规定,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这个6米的界限听起来有点陌生,按照此规定将会把大面积的水域圈在湿地范围之外,这不符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他还人为把水稻田划入湿地类型也不合适。  

  桂文庄局长认为:湿地非常复杂。如果湿地的定义都稿不清楚或者很难界定的话,对湿地进行定量分析就很难实现。他认为水稻田该不该划为湿地,可以从它起作用的大小来确定,如果它作为地球之肾的功能大,就划入湿地,如果它的生态功能作用很小,就可不划为湿地。总之要做深入的研究,从科学的角度给湿地一个精准的定义。  

  还有几位专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如:建议牛振国团队加强全球的影响力。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对湿地的变化影响到底有多大?对不同地区湿地的变化影响有多大?全球气候变暖后,对降水有什么影响?人为因素对湿地变化的影响又有多大?通过选用合适的科学模型,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一会有新的研究成果。  

  高志海建议成立湿地研究中心,对湿地进行深入研究。好几位专家都支持。  

  罗修岳研究员建议湿地的研究要有规划,突出重点,如冰川的退缩,沿海红树林的减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红树林的消涨与沿海资源开发的关系等进行重点研究。  

  金德生研究员认为对湿地要综合研究,包括湿地的定义、湿地的概念、湿地的分类体系、湿地的分类原则、湿地的演化,过去的情况,历史演变跟现在情况衔接问题。演变的时候也许过去不是湿地,现在变成湿地了,什么时候开始的,原因是什么?是构造原因呢,还是全球气候变化原因,还是人类活动原因等等,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牛振国研究员对科学院成立湿地研究中心的意见进行了解释,他说中科院有湿地研究中心,挂靠在东北地理研究所。  

  另外大家对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如何加强保护谈了各自的看法。总之,专家们畅所欲言的发表意见,形成了很好的平等交流,互相探讨的氛围。  

  5,院老科协领导的讲话既有建议又有鼓励,所提意见对工作有指导意义  

  如何远光理事长总结的:今天沙龙的特点是:第一,今天的报告很精彩,特别是请了我们所里面年轻科学家为老同志做报告,实现了老中青结合,意义重大。第二,会开的活泼,大家都积极的发言。第三,会议开的有成效,我们达到了很多共识。  

  一般沙龙是允许大家讨论,不一定要求有共识,但我们希望有共识,我们今天达到了共识。有几点共识:  

  第一个共识对湿地的定义、分类、划分标注等等需要进一步研究,要实现划分简明化,特别要群众理解的群众化,是值得更进一步讨论。  

  第二个我们得到的共识从全球变化和人为影响两点来很好深入研究,湿地保护两者差别在哪,共性在什么地方,怎么样来加强湿地的保护。  

  第三个大家也提出有关监测的手段、监测的方式、监测的流程、技术标准、推广力度有没有重复性等等也提出很好的建议。  

  第四个提出了院里应该集中力量形成一种综合性研究,推出阶段性和长远性规划,像刚才讲的10年规划、提出建立国家的跟全球对接研究中心。刚才高志海老师讲的中心在林业部,我们自身提出来建科学院湿地中心跟国家对不对口?,但是提出这个建议总体来讲应该加强进一步研究。  

      他认为今天两个报告只局限于科学问题的研究,但对政府,对社会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力,建议今后要把经济安全、粮食安全问题结合进去,要跟国家总体目标连接起来才更加有效,也才能获得国家更多经费的支持。  

  最后何理事长从分肯定了遥感地球分会的工作,希望要保持先进,继续在我们各个分会里面起到领路者、开拓者、领头羊的作用。并感谢分会为院老科协做出的贡献。今后继续努力创先争优做标兵。  

  二,思考与建议  

  1,不少专家认为沙龙的时间比较短,很多需要讨论的问题限于时间,无法深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院老科协在各分会中征求办法。  

  2,作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的专家都是科研一线的专家,他们任务重,时间紧,为老科协学术沙龙做报告很费时间,因此愿意来做报告的人越来越少,分会在请作报告的专家时,很犯难,面对这样的问题,不知其他兄弟分会有何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