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科协中科院工委“为科学富硒、安全补硒建言献策”学术沙龙工作总结
2017年10月10日,上海市老科协中科院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中科委)在中科院上海分院举办了主题为“科学富硒、安全补硒”的学术沙龙。活动由上海市中科委副主任胡企铨研究员主持。出席沙龙活动的代表和专家有:上海市老科协副会长刘海涛,上海市老科协秘书长张铮,上海市老科协副秘书长黄明熙,上海市老科协药学委主任刘铭君,上海市老科协学术委副主任黄海蓝,上海市老科协科普委副主任张晓平,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张敬教授,上海硒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蒋万里总经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孟济民主任医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钟凡副研究员,安徽夷株红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罗会于董事长,湖北夷株红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廷枝总经理,河北报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岳满意高级农艺师,以及上海有机所、上海微系统所、上海硅酸盐所、上海药物所和上海光机所等共27位专家。活动为期一天。上午,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秦俊发研究员做主题报告,报告题目是《科学富硒与安全补硒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韩峰博士做邀请报告,报告题目是《天然植物有机硒走进千家万户路在何方》;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戴志强研究员做邀请报告,报告题目是《刍议富硒制品的监管现状》。下午,专家们围绕《科学富硒、安全补硒》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胡企铨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硒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已得到确认。天然植物有机硒较无机硒、酵母硒在多个疾病防治领域表现出更大的潜力。然而,要让天然植物有机硒走进千家万户困难还不少:1、富硒技术发展、推广不均衡;科学富硒缺乏统一规范;产品质量良莠不齐。2、卫生部新颁《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取消了食品中硒的限量指标,各省纷纷设立地方标准。在有机硒检测尚无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富硒农产品含量等级混乱,信誉不彰。3、欧美循征医学研究报道,基础血硒水平小于122ng/ml时,补硒能降低癌症的发病率。补硒推广亟待建立简易可靠的血硒检测方法,并制定国人的标准。4、国内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循证医学研究滞后。5、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不力。上述困难涉及诸多方面,我们希望借助学术沙龙平台集思广益,为“科学富硒,安全补硒”,建言献策,疏解困难,造福大众。
秦俊发研究员在报告中回顾了人类对硒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硒毒性研究阶段;2)硒营养研究阶段;3)硒医学研究阶段。认为本世纪以来开展的富硒和补硒实践,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面貌,也对传统补硒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硒负荷虽能降低罹癌风险,却还不能用作两者因果关系的证据;补硒或许对低硒人群、癌症高危人群或若干特定癌种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却尚无令人信服的证据显示,补硒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硒负荷与心血管病风险呈负相关,但与糖尿病风险呈正相关。补硒试验也未能提供额外补硒可预防心血管病的证据。传统理念认为,硒负荷与疾病风险之间应该是负相关关系,但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是某些报告呈显著负相关,某些报告呈显著正相关,某些报告无显著相关性。这种复杂的相关关系提示,硒与疾病的剂-效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从全视野角度来看,两者之间更可能是U型分布模式。最后他对“人人都要补硒,人人都适合补硒”提出质疑。提倡科学补硒,个性化补硒。他希望各家政府应像资助富硒产品开发那样支持硒临床试验;监管部门应立行立改地制订规程;学者应脚踏实地严密探索;媒体应实事求是普及宣传。只要大家同心合力应对挑战,用好机遇,就一定能再创辉煌。
韩峰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他们从南极企鹅体内重金属与硒含量关系得到启发,开始研究硒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过程。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以来开展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已经开发出了含硒、富硒和高硒三大系列产品;对硒产品定量检测、高安全、可标准化推广,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在全国建立100直供中心,打通了研究院科研成果、优质种植基地与各地直供中心之间的通路,使消费者能吃到“科大硒粮”的有机农产品,防止假冒。此外,公司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补硒标准,指导消费者补硒,对科大硒粮万名会员慢性病发病率进行普查,跟踪观察补硒效果,受到了会员的欢迎。
戴志强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富硒制品是富硒药品、保健品和食品的总称。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批准上市了亚硒酸钠及酵母硒类药品,其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用药禁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药代动力学等均为“尚不明确”。从80年代起,我国高硒地区陆续发现人体过量摄入硒而中毒的病例。据此,卫生部先后颁布了《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2012年11月卫生部参照国外标准,不再把硒列入食品污染物。于是植物有机硒的富集技术得到空前发展,2016年全国硒产业产值已超千亿,且以30%年增长。与此同时,尚在完善中的富硒农产品标准体系也受到极大的冲击。由于没有硒的上下限量约束,各省市自己制定标准,再加上产品认证管理严重滞后,市场富硒产品含硒量参差不齐。由于富硒产品只规定硒含量而忽视其它质量指标,尤其没有与硒共生的镉、汞、砷、铅等含量规定,难免有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此外,我国虽已颁布单质硒的检测标准,但有机硒的检测至今尚无国家标准,硒形态检测国标体系的缺失使农产品优劣莫辩,制约了富硒功能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最后,他认为,我国富硒功能农业是一项农民增收,用户增寿,企业增效的民心工程。只有实现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才能促进富硒功能农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下午各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以药学委主任刘铭君为代表一方强调为了避免类似四环素药物那样的后遗症,安全补硒要有预研,有临床验证,有权威认证;补硒前后要进行血硒、发硒检测,补硒后进行大数据调查、评估效果。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钟凡副研究员的一方认为,富硒产品不是药品,它起的作用是保健,如同中医的治未病。如果有了病想用富硒产品来治病,那不是富硒产品的功能,也不应该这样来宣传。因此,不应该要求富硒产品生产企业像药品生产企业那样去开展临床试验。富硒产品生产企业可以拿出的数据应该是使用富硒产品后与相关群体不使用富硒产品的状况作的统计比较,以说明富硒产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另外,参加沙龙的农民企业家认为,目前,国外报道的一些科研结果时间上比较早期,人群补硒所用的硒是无机硒、酵母硒还是有机硒?有机硒含量多少都不太清楚。而我们自己食用的天然植物有机硒效果是很好的。我们的亲身体会是从事富硒农业多年,虽然还没有赚到钱,但赚到了健康,因此一定会坚持下去。
沙龙形成共识的是硒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已得到确认,硒被确定为生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硒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硒酶,它具有破坏和清除体内自由基和黄曲霉的功能,它与体内金属汞、铅、镉等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物而解毒,因此,缺硒与多种人体疾病发生有关。对于硒与多种疾病的关系,要科学报道,不要夸大宣传。至今,在硒领域缺乏国人的补硒数据,各级政府应像资助富硒产品开发那样支持硒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硒的基础研究。补硒需要因人而异,补硒前后需定期进行血硒或发硒的测量和评估。由于硒往往与铅、汞、铬、镉等重金属共生,有关重金属检测也是十分必要的。规范富硒产品市场,首先要解决富硒产品中硒含量测量问题,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便易式测试硒仪器是当务之急。要完善和规范富硒产品的标准和立法,在已有一些富硒产品地方政府标准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统一标准。政府加强立法引导、执法监管,任重而道远!
会议在各位代表充分交流、各自发表意见、愉快的气氛中结束,罗会于董事长最后演唱了一个自编的歌曲:“伟大的中国梦,敲响了中华富硒的钟声…。”
上海市老科协中科院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