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 科普论坛

科学家精神宣讲简报(2021.9)高登义研究员作“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第九场报告

2021-05-12 09:41 来源:
放大 缩小

 科学家精神宣讲简报

  ﹝2021﹞ 第9期(总第9期)

  中科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1512

  国科大举办“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报告会
   明德讲堂讲座——高登义研究员作“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第九场报告

 

 

  2021年5月12日下午,“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报告会与明德讲堂M698期合并在国科大怀柔雁栖湖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登义研究员应邀作报告,题为“践行不确定性中的确定生活——我的科学梦与风雨人生”,这是“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在国科大的第九场报告,也是明德讲堂M698期讲座。国科大人文学院等约200余位学生和教师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人文学院莫杨教授主持。莫教授首先介绍高老师是我国实现三极科学考察的第一人,高老师的报告不仅会有很多科学考察的故事,而且将展现他在科研生活中的坎坷旅程和他的风雨人生。
  高老师首先表示非常高兴作为校友来国科大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宣讲科学家精神。高老师在自己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下,从年轻时代起就奔赴青藏高原开展科考,而后又多次走进南北极进行科学研究,经历了自己的风雨人生。
高老师的报告首先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讲起,在科研工作中要认识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努力在不确定性中做到确定的生活。围绕这个主题,高老师举北极熊的例子加以说明。近年来,北极熊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浮冰减少,以及人类滥捕滥杀,均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条件,恶化了它们的生活环境,特别是食物的短缺。北极熊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在改变自己的食性,从专门吃海豹且浪费捕猎的食物,到开始尝试抓鱼,甚至以海带、鸟蛋为食,不断扩大食谱,同时节约食物,以维系生存。正是这样,北极熊逐渐从不确定性中走出来,开始新的饮食方式。
  在科学考察过程中,科学家始终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因此,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要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正确确定自己的位置。科学研究首先要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而后回答“为什么”的问题。高老师在珠峰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中,首先明确南坡是降水问题所导致的雪崩,而北坡则是大风问题。准确预报珠峰天气变化直接关系到登峰成功与否。高老师根据多种气象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准确预报珠峰地区的天气情况,为我国登山队登顶成功做出了贡献。
  在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的选址问题上,高老师首先发现了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在巴黎签订斯瓦尔巴条约时,我国是签约国,因此为中国在斯瓦尔巴岛上建立科学考察站找到了法理依据。在克服一系列困难之后,2002年高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在斯瓦尔巴岛首府朗伊尔宾建了中国的第一座北极科考站。2004年我国在斯瓦尔巴岛的新奥尔松镇上建立了黄河站。高老师为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老师在建设我国南极中山站的工作中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例如破冰船穿越西风带时遇到滔天大浪,破冰船曾经被困在海冰中20天,南极多变的气候和变幻莫测的冰崩都给建站工作带来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中努力寻找确定的可能,终于在1989年2月25日建成我国在南极的中山站。从此,中国在南极活动中有了话语权和表决权。
  未来不确定,践行不确定性,经受得起风风雨雨,最终实现多彩人生和辉煌人生,这就是高登义老师走过的科学研究确定一生。
  高老师深情地寄语青年学子:学习要努力,知识要广博,科研要创新,要毕生追求真理。高老师在对同学们的“积极面对风雨人生,努力实现中国科学梦”的期望中结束了报告。
  在互动过程中,同学们纷纷提问。有一位同学问道:在科研中您有没有因为遇到困难而沮丧的时候?高老师笑着回答,工作忙起来,什么难事烦事都会在繁忙中过去了。你们今后科研的路还很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能够克服困难和压力,坚信自己,坚信中国人一定能够成功。
  同学们对高老师的报告感受颇深,对老一辈科学家敬业精神十分敬佩,多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老师表示感谢和敬意,表示要学习前辈们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供稿)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2021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