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 科普论坛

科普工作简报(2021.45)“科普论坛”专家孙万儒研究员 为田村路街道景宜里社区作科普报告

2021-07-22 15:17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1﹞ 第45期(总第895期)

中科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17月22日


“科普论坛”专家孙万儒研究员

为田村路街道景宜里社区作科普报告


  7月22日上午,田村路街道景宜里社区为暑期放假的中、小学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特邀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孙万儒研究员简作“生命的奇迹-极端微生物”报告,报告受到社区的重视,40多名学生、家长陆续来到活动室,挺大的活动室基本坐满了。

  同学们知道微生物吗?报告开始前孙万儒老师问。要讲极端微生物,就要讲地球的起源,45.6亿年前地球诞生,42.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大陆和原始海洋,最早在35亿年前在原始海洋中出现了最古老的生物--铁细菌。32亿年前出现了蓝细菌,大气中逐渐有了氧气。25亿年前陆地出现藻类,4.25亿年前陆地出现蕨类植物。10亿年前出现了原生动物,人类是在300万年前出现的。通过上面的讲解同学们可以看出,微生物是我们地球上出现最早,延续至今的最原始生命。在大家对生命的起源有了初步概念后,孙老师开始详细讲解极端微生物。最原始的生命诞生于极端严酷的环境中,原始生命必须适应这样的环境才能生存、繁衍,当前地球上仍然存在这样的极端环境,生活在这里的微生物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和适应,产生了适应各种极端环境的微生物,也就是极端微生物。极端微生物离我们既远又近,老师列举:大量存在人类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产生沼气的甲烷菌和生存在极冷、高热、强酸、强碱和高辐射等极端环境中的嗜冷菌、嗜热菌、嗜酸菌、嗜碱菌、嗜盐菌、嗜盐古菌、嗜压菌、嗜硫酸杆菌、最强抗辐射菌-盐杆菌NRC-1,并介绍了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如何将极端微生物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为人类造福。

  大量精美的照片、深入浅出的讲解,孙老师的精彩报告,引起学生、家长的极大兴趣,受到高度赞誉!

(科普论坛供稿)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2021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