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18年 第五十三期(总第319期)

2018-10-21 19:56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18﹞第五十三期(总第319期)

中科院老科协办公室              20181010

  

三龙聚首 共话当年数学系教育创新的实践

——浅析好的传统与办学经验对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影响

  2018年9月20日是中国科技大学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分会在数学院南楼219会议室,举办了一个“三龙聚首,共话当年数学系教育创新的实践”的座谈会。有40多位科大的校友、当年三龙班的学生参加了座谈会。这些校友在离开大学50多年后,他们相聚在一起回忆令人难忘的五年的大学生活,畅谈当年跟随三位著名的数学家学习的情景和感受,无不感到兴奋与激动。会前,大家纷纷与当年的老师,华罗庚的助手王元院士一起合影,记录下这十分难得与珍贵的时刻。

  分会理事长余德浩在致辞中对大家积极参会表示欢迎。他指出科大数学系的教学工作一开始就是由华罗庚、关肇直和吴文俊教授等主导的,他们为中国数学人才的培养探索和开辟了一条新路。他回忆自己当初是如何报考科大的。他说,“当时华先生到上海格致中学作报告,讲数学有用,火箭上天和导弹轨道。课后还找几个数学好的学生单独谈话,动员我们报考中国科技大学”。因此他说“如果没有华罗庚,我不会上中国科技大学,如果不是华罗庚,我也不会学习数学”。后来他成了关龙班的学生和冯康的研究生,他跟随多位大师学习,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经历啊!

  王元:我和三龙都有点关系

  作为华罗庚当年的助手的王元院士说,“我与三龙都有点关系,因为我给这三个班都上过课,我在中国科技大学一共工作了8年。”他回忆了当年在数学系给学生们上课的情况,他认为这三位老师对科大数学系的发展都作出重要的贡献。

  希望三龙的精神能够的传承下去,影响一代一代的数学人

  数学院的院长助理戴彧虹教授代表院领导讲话,对本次活动表示大力的支持。他说:“作为一个年轻的数学研究者,我是听着各位的名字,听着三龙的名字长大的。他说了解历史对于年轻的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还对如何更好地发挥三龙班老同志的作用提出了建议。最后他说,“三龙精神源远流长,我希望三龙的精神能够的传承下去,影响一代一代的数学人。”

  回顾三龙的历史和经验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扬

  这个照片是中国科技大学建校初期重要的科学家和领导,他们是郭沫若、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竺可桢、赵九章、贝时璋,他们是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和领导。这张照片对中国科大的历史来说,有这么多重要的科学家是这个学校能够办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能在建校第二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由此可见一斑。

  三龙班的学生有幸领略到老师们不同的风格与特点

  下面三位老师就是我们今天活动的主题“三龙聚首 共话当年数学系的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角。他们都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第一位是华罗庚,是他亲自创办了数学系并担任系主任,第二位是关肇直、第三位是吴文俊,他们是数学系的副主任,他们是华龙班,关龙班和吴龙班的授课老师,是主要负责教学的。中国科技大学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名师亲自给刚进校的大学生们讲基础课,而且一讲就是三、四年。这个传统从1958年华罗庚创建数学系就开始了。几位老师给学生们讲课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名师上基础课的重要性和价值,在中国科技大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华龙班的学生颜基义回忆了当年华老师是如何给他们讲高等数学的,他举例说明华先生是如何用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来引入一些高深的理论和思想。华先生讲课的风格非常灵活,深入浅出,经常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都能听明白,并且还能引发学生们去进一步思考。华老在讲课时和编写的教材中有多处都给学生留下了“伏笔”,让用心的学生们去深入的探究。

  能够亲自聆听大师的讲课的学生是幸运的和幸福的,华先生在讲课过程中会给学生传授一些学习的经验,例如:“由薄到厚,厚到薄”的读书方法,“治学之道要宽、专、漫”。他不仅传授了知识,也把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们。

  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给5811级的学生讲高等数学。

  华先生经常在下课后给学生们答疑,还及时了解学生听课的情况,注意搜集学生们的反馈信息。大家都知道,华先生是一位严师,他对学生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其实他平时对学生们都是非常耐心与亲切和蔼的,是很平易近人的。

  关龙班的学生李炳仁回忆了关肇直先生是如何给他们讲课的,他在读大学时担任数学课代表,基础课与专业课都是关先生给他们上的,他还是关先生的研究生,因此他与关先生有过七年多的密切接触。他说关先生的特点是非常严谨,讲课非常清晰。他不仅亲自安排和讲授关龙班的基础课,同时还亲自教两个专业的专业课,是上课最多的老师。他为教育培养学生真是呕心沥血,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关先生对学生也是非常关心,同时这些学生们也都非常敬重关先生。

  关龙班的学生冯士雍回忆,当年关先生给学生们讲数学基础课的时候,每当开始讲一个新的知识内容时,他都要用半节课甚至是大半节课的时间,站在哲学的角度给同学们介绍,这个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在整个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就使学生对整个数学知识体系是如何一步一步产生和发展的有一个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关先生讲这样有高度和有深度的课。

  吴龙班的学生代表李文林说,他觉得自己是新中国自己创建的第一所科技大学的学生,能够成为三龙班的一员,跟随中国最著名的大数学家学习,领略了多位大师的风采和不同的教学风格,让自己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他认为,三龙是中国教育创新的自主品牌,应当很好的研究,在新时代要很好地继承与发扬。

  吴文俊先生从中关村到玉泉路去给学生上课,一上就是三、四年。那时没有四环,交通很不方便,但他风雨无阻,从来没有缺过课。更令学生感动的是,吴先生不仅亲自为学生们编写讲义,上基础课,有时还亲自刻蜡版,把一些重点和难点仔细地讲给学生们听。他乐观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让学生们佩服的是,当他56岁的时候又在“准备战斗”,开辟了两个新的战场,一个是开展数学机械化的研究,一个是研究和宣传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与贡献,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为世界了解中国数学的历史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

  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为学生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老师们的严谨作风就这样传承给他们的学生,使学生们受益终生。科大的校风与老师们严谨的学风都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他们今后工作学习的榜样。

  作为科大前三届的学生,让他们感到自豪和幸福的是他们亲自领略了三位老师的风采和不同的特点,至今,老师的音容笑貌仍然深深地刻在了学生们的头脑中,无法忘记。学生们对老师的感情到现在仍然还是那么深厚,他们感恩当年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与教育。

  当年教育创新的结果如何?

  应该说,三位老师在华龙班,关龙班,吴龙班三个班的教学是代表当时数学系的教育创新的活动。人们自然想问科大数学系当年教育创新的结果怎么样,效果如何?这里要说的是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华罗庚老师当年为5811的学生编写的高等数学讲义2012年在剑桥出版社出版了。下面是王元院士提供的一张图片,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翻译的这本书的封面。

  很显然,这本教材能够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话,它的质量应该是被世界所认可的。王元院士说:“国际上对这本教材评价很高,把它作为经典教材中的一本。”这就代表了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当时的数学教材应当说是很好的,而且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在建校初期,不是把国外的教材直接拿来使用,而是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本国的高等数学教材,这本教材可以说是华先生领导的数学系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

  著名数学家关于教育的真知卓见

  华罗庚先生有一段关于教育的论述,他强调的教育目标和结果都是非常有远见的,也谈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他说:

  “我们要建立新的教育体制,要让它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前途,都有奔头。要形成龙门之下,沃野千里。一句话,科学教育要分流,要从实,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其实华老在关于教育和怎么培养人的方面还有很多重要的论述,这里我只选了一段,还有一部分搜集在我的《华罗庚治学思想精粹》一书中。这些论述对年轻一代的学生来说,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的。

  另外我也看到了吴先生关于中国科技大学教育工作的一个评价。他说:

  “过去干部都是由各方面推荐、输送来的,为了解决研究所新生力量的吸收问题,1958年创立了中国科技大学,这为培养中国特殊人才做了非常大的贡献。科技大学迁到合肥,可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院还在北京,与科学院经常联系,对新中国新人才的培养,对博士、硕士生的培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吴先生对中国科技大学培养人才的工作也是非常肯定的。

  三龙精神是否能够继续传承,继续影响一代一代的数学人?

  历史的经验不能忘记,回顾历史的目的就是为更好地继承发扬光荣的传统。回顾中国科技大学从1958年到2018年走过的60年的历程,华罗庚、关肇直和吴文俊三位老师对科大数学系的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50多年过去了,如今三龙班的学生都已经年近80岁,他们与大师们有密切的接触,知道建校初期的那段历史,也清楚地记得当年是如何学习延安抗大的精神当时学校对学生们学习、生活和身体锻炼等各个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可现在的年轻一代就不一定清楚了。与会者说:“作为三龙班的学生,我们感到骄傲与自豪,也感到责任重大。”他们很关心三龙精神能否继续传承,继续影响一代一代的数学人。大家一致认为,应当很好地研究和总结三龙的经验,看看到底好在哪里,要继承三龙的精神,使它发扬光大影响更多的人,这是老一辈人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历史赋予三龙班人的使命。

  余德浩老师曾经写过多首有关三龙的诗,这次他专门为本次活动写了一首诗:

  七律 科大数学系六十年

  三龙会聚话当年,科大辉煌甲子篇。

  路起玉泉通伟业,旗飘金寨耀新天。

  红专并进人才济,理实交融校训传。

  高唱东风永恒曲,一流学府在峰巅。

  这次座谈会开的非常成功,也给我们分会将来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把研究三龙的经验和好的传统作为分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工作。

  与活动相关的照片

  下面是华龙班、关龙班和吴龙班的毕业照,是非常珍贵的老照片。它记录了三龙班的学生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即将结束难忘的五年大学生活。他们风华正茂、斗志昂扬,正准备奔赴投入建设祖国的各条战线。

  数学系58级学生的毕业照

  数学系59级学生的毕业照

  数学系60级学生的毕业照

  (金雅芬 中科院老科协数学院分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