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20年 第二十一期(总第445期)

2020-04-16 15:08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0﹞第二十一期(总第445期)  

中科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04月16日  

  

中科院老科协理化所分会举办  

“预防新冠肺炎知识”线上答题活动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继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虽然春暖花开,疫情却未彻底结束。为了向会员深入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及增加个人防控预防意识,正确引导会员防控预防意识不松懈、不麻痹、不厌战,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营造分会健康的良好文化氛围。老科协理化所分会于2020年4月9日-13日举办“老科协理化所分会预防新冠肺炎知识答题活动”。

  此次活动通过易于参与、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线上知识答题,题目涉及政策、饮食、心理防护等知识内容。答题为多选题,20余人次参与答题活动。活动旨在增加分会凝聚力,使会员们通过答题活动了解防疫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对这场突入其来的疫情持有正确的心态,把科学防控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次答题活动圆满结束。老科协的会员们普遍认为答题设计根据老同志的实际情况,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遇到常见的问题,通过答题过程,进一步普及了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正确掌握个人和家人防控的方法。会员们认为这样的答题方式增加了大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理解,科普了知识,增添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漫话口罩的由来 

 

  老科协理化所分会 赵 扬

 

  在这一段时间,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在中国、在世界上人们戴的最多的,无疑是口罩。口罩的发明与演变是源于人们对粉尘、烟雾、气息、细菌、病毒及空气对人体呼吸系统和食物的影响及保护的认识不断地加深。口罩的历史可上溯到距今已十分遥远的年代。小小口罩的历史就是人类持续不断地对抗疾病的历史,医学发展进步的历史。最早具有这种认识的人当属我国的先民。早在公元前1066一前771年的西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逐渐地意识到由口、鼻出来的飞沫和粘液对人的污染,以致人们为了避免口鼻的飞沫污染交谈者,常常侧着头交谈。故《礼记.曲礼上》中有如此记述:"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礼疏》中也有"掩口,恐气触人"的记载。成书于公元前475一前221年战国时期的《孟子》更加意识到口鼻飞沫的传染性,写道:"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那时宫廷里的人用丝巾遮盖口鼻以防粉尘和口鼻飞沫的污染。公元前六世纪的古波斯,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为,俗人呼出的气息是污浊的不干净的,故在进行宗教仪式时,便要求信徒用布遮掩脸面。据说,在一些信教人的古墓墓门上的浮雕中,就可见戴着"口罩"的主持仪式的祭司。在中世纪对霍乱、黑死病等传染性疾病,西方医学界认为其是由空气中的"瘴气"引起的。由此,有一些医生在治病时就戴着里面装了几种香料和草药的面具,用以防止"瘴气"的侵入。在我国13世纪初的元朝,在宫延里的侍者为了防止呼出的气飞落到皇帝及皇后皇妃们的食物上,就使用了一种蚕丝和黄金线织成的绢布做的"口罩"。与皇室有着交往的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传世的名著《马可.波罗游记》中对此有翔实的记载,他说"在元朝宫殿中,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块用于掩捂口鼻的布,也就是如今口罩的雏型。十六世纪,法国路易十三的御医查尔斯.德洛姆发明了一种用以防感染的医用套装"鸟嘴服"。在这套服装用以遮盖口鼻的鸟嘴部里填充了一些以为可以吸收或阻止气味传入的香料。

  时至1861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用实验证实,空气中确实含有微生物细菌,细菌会引起有机质的腐败。1897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弗鲁格观察到,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对着创伤口交谈可能引起伤口感染发炎。他认为是交谈时唾液内的细菌污染了患者的伤口。就在同年,德国一位外科医生米库里兹提出,在做手术时医生要戴上可遮住口鼻用消毒纱布做成的"米库里兹氏口罩"。这是有记载的首款医用口罩。这款口罩是用一层或数层消毒过的纱布简单地把脸部紧凑地缠绕起来。此后,"戴口罩"成了医护人员的标准形象或曰"标配"。也就过了二年,1899年英、法两国的外科医生对米氏口罩进行了改进。英国的一位外科医生将纱布剪成了长方形,在纱布内装了一个框形的细铁丝支架,使纱布与口鼻间留有空间,解决了以前戴上口罩后易产生呼吸不畅和被唾液弄湿的不足。随后,法国的一位叫保罗.伯蒂医生起先是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手术衣的衣领上,用时将衣领翻上即可。后来,他用一个环形带子连接在纱布上,这个带子挂在耳朵或者后脑勺上。由此,现代口罩的基本形状便诞生了。

  在人类大规模使用口罩的历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清朝的最后一年1910年。这一年哈尔滨暴发了一场鼠疫。当时担任"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的伍连德博士解剖了病尸,在尸体的肺部发现了大量的鼠疫杆菌,他由此断定这场鼠疫病是"肺鼠疫"的传染病。他以为这种病菌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呼吸飞沫传染,为了阻止鼠疫患者的这种传播,伍连德发明了一种用两层纱布制作的口罩。这种口罩的特点之一是在双层纱布口罩内放了一块药棉。这种被称为"伍氏口罩"的大量使用,有效地遏制了疾病的传染。这也是口罩在我国防疫中最早最大规模的使用。8年后的1918年,在欧洲暴发的大流感中,为了抗疫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特别是医护人员。1952年,在英国伦敦发生工业性空气污染期间,口罩成为当时人们防止工业污染的必需品。近十几来,口罩在非典疫期、禽流感期、甲型H1N1流感期、雾霾天气中都发挥了巨大的阻断传播的作用。

  目前口罩的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主要有医用口罩、棉布口罩、纱布口罩、海绵口罩、防尘口罩、防油烟口罩、活性炭口罩等等。

  目前口罩的生产标准各国均有标准,如中国标准的KN系列、美国标准的N系列、欧洲标准的FFP系列等。

  写到此处,我真是不明白弄不清楚原本东西方人戴口罩主要是健康人用以保护的一种措施,怎么现在西方人会顽固地认为病人才戴口罩呢?

  (理化所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