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七十期(总第494期)
2020-10-10 11:26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0﹞第七十期(总第494期)
中科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0年10月6日
中科院老科协遥感与数字地球分会举办
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空天信息系统学术研讨会
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我国则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基于此,2020年9月16日中科院老科协遥感与数字地球分会举办了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空天信息系统学术研讨会。来自院内外7个单位的24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开始,主持人李爽研究员开宗明义,宣讲了研讨会主题重要意义和研究进展。她讲道: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党中央国务院把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并列为国家三大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世界级城市群是新时期我国解决区域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重要实践,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对进一步优化生态布局和区域发展空间的结构最大限度的提升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研讨会做主旨报告的是空天院的李强子研究员。他以“京津冀生态质量问题监测和评估”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1、京津冀主要生态问题;2、生态质量;3、生态质量监测评估;4、关于系统建设和运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李强子研究员结合多年课题实践认为,京津冀生态环境监测治理起步虽然比较早,但问题依然比较严峻,对发展已形成了瓶颈和制约因素。技术上主要是传统监测平台生态要素考虑不全。大部分是要么完全靠植被分析,要么拿着监测站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样的结果意义不大。尤其是数据采集和数据的管理,后期的数据分析和与决策有关情景基本上缺失。考虑的因素也相对比较单一:要么是环境的数据,要么是环境监测站数据;要么是统计数据,要么是来自纯遥感简单植被监测数据,综合性的分析评估非常少。
为此必须从京津冀生态质量的发展考虑多种监测手段协同问题。宏观用遥感,微观可以靠监测站的数据和网络上的信息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各种各样新技术,同时倡导社会力量参与,这是生态环境发展大势所趋。
监测评估要和定量模拟相结合,要建立跨部门区域系统,多维全息描述是需要的,除了正常环境也要考虑自然资源、农业等等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京津冀联防联治模式的运行,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
他建议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把监测系统运转起来,以便得出相对客观独立的结果。
研讨会做特邀报告是空天院张源博士。她报告的题目是“京津冀环境质量综合评估变化分析的结果”,与李强子研究员的报告互补相成。
张源博士通过实践认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底子差、矛盾尖锐、治理不到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容,也是最大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如何进行比较完善的、比较可信、可靠地进行京津冀环境质量的评估呢?她认为应该回答四个问题:一是是否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既定目标?二是回答京津冀环境质量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治理成效怎么样?评估需要能够做变化上的分析;三是需要回答哪里好哪里坏?要求评估达到细粒度的空间分异;最后是是否包含全面生态系统要素?很多评估只说到生态环境质量就是植被,其实生态要素不仅仅包括植被,而是涉及到指标全面性的问题。
基于以上思考和问题她开展了京津冀环境质量综合评估与变化分析十月,得出了一定时间段内各个生态要素评估结果、综合环境质量评估结果。
她认为:监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时间短促,数据不能空间分辨率低,不然可能反应不出城市植被斑块,经济尺度可能也会有影响。
魏成阶研究员从构建系统的意义、具体目标、系统设计原则、系统结构和组成、主要工作流程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京津冀生态环境空间信息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及其基本框架”。
田国良研究员从学科背景、科技动态、技术储备、工作积累等方面阐述了构建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的京津冀生态环境空天信息系统必要性与可行性。
李爽研究员经过长时间调研认为:京津冀地区处于华北平原背靠山、面临海,属于京畿要地、首都经济圈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她介绍了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土地覆盖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京津冀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策略和途径。
长期担任科技部该领域首席专家的刘纪远研究员对专家们的发言表示认同。他认为会议议题及发言符合中国科学院学术和技术长项,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针对京津冀首先定位是大城市群主体功能区,所有的工作要全面服务于国家的黄金宝地优化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情况下,应该强调以城市为核心的监测体系。城市群监测过程中也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动态监测,包括人的扰动、人的正向的努力、人的生存生产包括生态,三生空间内人的活动才是主题和命题。
要围绕大城市群做足文章。把大城市群外围根据重要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和梯度,同样是生态屏障区,梯度上就有以优良品质的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的类型和高品质的生态大农业和生态服务业生产基地,“两山理论”践行的基底性质的圈层,退化生态系统持续治理,共同构成了京津冀的外围生态屏障区。
我们必须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建议咱们的系统在协同的监测、评估、管理机制体制中我们科学院扮演着部分的角色,而不是生态环境包打天下的角色。要把我们长项突出出来,就是生态长、环境短,要以遥感为核心讲监测体系和内容。要谈到它和各个部门和各个地方的来自非遥感各类数据相互协同、互馈、通过大数据协调后共同有个分工合作,提升到决策支持的目标,所以目标要清晰。
监测对象监测内容不要仅仅守住几个标的参数,要有治本的内容。建议在京津冀地区牢牢的抓住遥感能够监测的首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的内容,也有遥感能够抓得住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引导京津冀未来的走向。
谈天津必须谈渤海湾,岸线的人工化、填海、河口海港和渤海湾这条海岸线的关系和近海生态环境的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海陆统筹很重要。
用遥感可以监测得出来的动态化人在改造产业的态势也是可以做的工作。
具体内容建议:城市热岛环境的消除,生态宜居必须进入眼界。我们要通过辐射能量平衡原理,研究潜热显热,研究城市内部的大气陆地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没有这个没法谈城市宜居的指标,没有宜居指标,大城市群监测系统就没有内核。辐射能量平衡捎带出来的是水气,蒸散发和降雨间的关系。
重要的排放源遥感是有手段的,污染物重要排放源的监测是由部门掌握的。遥感监测的对象要和环境部门遥感监测联动互动。
水体的问题。必须和环境部门的所有断面监测数据有联动机制。
渤海的问题,渤海岸线人工化、河口、港口向海洋输送污染物质和泥沙悬浮物质,渤海湾内部水质、赤潮和其它的叶绿素、富营养化的问题,肯定要补充进来。
当谈京津冀的时候,在国家关注的热点上没有任何点睛之笔没有意思。所以我建议热点区域、热点的事至少要梳理出五六件。如雄安、首都核心区、副中心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的作用功能的发挥、冬奥会要有。切实为国家关切问题做决策支持。
体系当中要有模型体系。模型体系可能遥感所的人比较熟悉的是参数反演体系。系统模型体系需要的是和大城市群及周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理循环密切相关的机理模型,没有这些做不透、量化不了。西方很多人批判种树,实际上中国的植树造林在某些地区的效果是和温室气体相互叠加导致当地继续增热,这不是严重问题吗?我们怎么才能产生这些结论呢?必须得把地球化学机制和生物地球物理机制一起搞清楚,两者之间叠加胁迫梳理出来,所以模型体系是要占分的。
土壤,土壤侵蚀,水蚀、风蚀,是由系列方程体系构成的,模型很简单,但是参数化的难度非常大,参数化做实质性贡献的是遥感。
洪延超研究员提出系统建设里边要考虑降水的问题。单对水本身的监测已经有了,有空气、水、土壤、植被这些方面,增加降水量,降水量和土壤质量有密切关系。对这些数据分析当中,这些数据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内在的关系。融合分析的时候,如果是各自分析当然是需要的,里边的融合分析有没有分析出来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孙建国、何远光、王庚辰、林世昌、王柏懿、林恒章等专家也先后发言,对系统的构建及相关问题发表了意见。
专家们围绕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空天信息监测系统的服务对象、系统模块、功能、运作方式等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
1、时不我待,尽快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空天信息系统非常必要。
2、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系统建设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空天信息系统必须和地方、专业部门紧密结合。在协同的监测、评估、管理机制体制中我们扮演着部分的角色,而不是生态环境包打天下的角色,要把我们长项突出出来,就是生态长、环境短,要以遥感为核心讲监测体系和内容,要谈到它和各个部门和各个地方的来自非遥感各类数据相互协同、互馈、通过大数据协调后共同有个分工合作,提升到决策支持的目标
3、系统要结合“热点”做出“亮点”。在国家关注的热点上梳理出五、六件事,如雄安、首都核心区、副中心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的作用功能的发挥、冬奥等。及时为国家关切的问题上做决策支持。
4、取经学习,立足前沿。我们要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新鲜经验。向长三角协同机制中的平台建设;《美丽中国》A类先导专项中的长三角协同机制项目;福建生态环境云平台等学习取经。为定位前沿,少走弯路,奠定基础。
专家们建议: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科研进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建议立项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科技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专家们表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京津冀是我们的家园,支持京津冀协同持续高效健康的发展,我们责无旁贷。遥感技术具有海量的图像数据又有连续实时对地观测的能力和资源,遥感资料既可以进行宏观规律性的分析又可以进行微观的定量分析等优势。毋庸置疑,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空天遥感监测系统,必将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监测治理、灾害预警预测以及可持续辅助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爽主持研讨会
李强子作主旨报告
张源作特邀报告
魏成阶做专题报告
田国良做专题报告
刘纪远发言
洪延超发言
何远光发言
研讨会专家合影
(中科院老科协遥感与数字地球分会 王为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