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八十二期(总第506期)
2020-11-05 10:53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0﹞第八十二期(总第506期)
中科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0年10月28日
中科院老科协空天院遥感分会
举办遥感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发展趋势学术沙龙
2020年10月21日,北京骤然大风降温,让人们提前领略了秋后的寒意。但在中国科学院奥运科技园区空天院A座504会议室由中科院老科协空天院遥感分会举办的学术沙龙活动现场却场面热烈,热气腾腾。来自院内外8个单位、涵盖天地生、信息、技术等领域的23位专家,紧紧围绕着“遥感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农业为例”的议题结合不同专业经历,各抒己见,争先恐后竟相论点争鸣。
中科院老科协空天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分会田国良研究员和李爽研究员主持了这次学术沙龙。
此次学术沙龙聚焦“遥感”,以“农业遥感”和“创新发展”为中心议题。空天院的李强子研究员结合科研实践做了“遥感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农业为例”的主旨报告。他从对遥感的理解、遥感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分析、农业遥感的基本内容、农业遥感技术研发、农业遥感应用举例等五个方面综述分析了遥感科学的前世今生,应用的发展趋势,并对农业遥感情况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李强子研究员指出:卫星遥感从低到高分辨率不断发展,航空遥感有人机到无人机也在发展,一定程度让我们重新认识和深入理解地球的环境,遥感是我们人类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应用层面上遥感作用非常大。首先是查家底,我国的资源状态看得非常清楚,比如土地质量、环境质量、农情的监测和水的情况。第二是对大政方针的支持:“一带一路”、粤港澳、秸秆焚烧等等过程进行的遥感监测;还有我国高铁建设、重点基础设施规划,南水北调等遥感也在定期跟踪动态过程。现在各个行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和运行团队,建起全国和各个省的遥感中心,很多外部力量也在充分的引入。遥感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发展遥感也有不可忽略的“瓶颈”问题,遥感技术也有“天花板”,面临着深度挑战。遥感技术与应用模式必须进行适应性转变。大势所趋,思维、模式、算法、领域、产业化/服务等方面都要有所改变。
在沙龙的讨论中,空天院罗修岳研究员指出,必须正视遥感的瓶颈、天花板问题和遥感专业队伍的促进。农业遥感是中国遥感碰上的一个比较大的难题,也是世界遥感应用所面对的困难问题。因为中国是小农经济,我们的地块都非常小,而且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对于宏观的遥感图像来说,处理非常困难。如今大数据时代遥感的理解大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空天院魏成阶研究员说,遥感应用是面临着三个瓶颈,首先多源遥感应用的问题,什么样的应用对象使用什么的遥感什么分辨率;二是如何快速准确的从遥感影像上挖掘出要应用的对象,人机交互识别也是一个瓶颈;三是中国自己开发的遥感应用系统。作为一个国家遥感应用研究机构,当前情况下如何利用大数据开发遥感应用,使其广度和深度上再进一步非常重要。
国家天文台屠乃琪研究员说,通过介绍我们看到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从军用到民用方面的发展以及到科学研究的发展有很大的提高,嫦娥4号登月之后探测月球的背面,月图是由遥感技术绘制出来的,这世界上唯一的一幅图,也是利用遥感技术制作的。遥感技术在多方面的应用和发展是为我国带来了强大的福音。遥感所做了细致的大量工作。
理化所赵震声研究员说,遥感对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很多强有力的数据,农业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方面,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我认为首先要有自己搞的数据。但是怎么样和同行间要有统一概念很重要。因为国内不是我们一家,比如农业部和其他的部委也有,至少同行的数据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才有所谓的权威性的。其二,关于话语权。我们有了所谓的准确性,才能够有底气向国家有关部门去呈报数据。
地理资源所陈洪经副研究员说道,遥感技术现在成果、做的工作、现在的竞争力和二三十年代之前大不一样了,我们应该看到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应用的范围更宽了,也就是说没有竞争力肯定就被淘汰。原来开始遥感用的是二维的平面信息、静态的,但是实际上现在发展应该从二维向三维空间发展,除了三维空间以外也要四维发展,要把遥感信息的变化过程纳入进来,只有有了变化过程才能发现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特征、才能发现变化过程中的规律。
院老科协副理事长桂文庄研究员谈了他的感想:遥感技术发展到今天,包括无人机、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拓展了遥感应用的发展前景。这些新的技术给遥感应用技术带来很多新的发展方向、很多新的挑战,需要进行深度的信息融合。包括如何判读,现在信息来源更多更丰富了,需要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例如深度学习,才能更好地处理。遥感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是一个发展趋势。同时,遥感应用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不仅要用二维和三维的空间数据,现在还要四维的,因为还要有时间序列的分析。这就更加需要各种各样信息的融合,现在更加需要这个方面的发展。他还提出,遥感技术和应用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队伍。我们要科学院的定位是什么、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要很好地思考。他认为遥感应用要从普适化向专门化发展,在专业化基础上把遥感信息应用系统化,科学院要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新的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发展系统理论,提高我国遥感应用的整体技术能力和应用质量,同时抓住若干跨领域的重大应用系统地进行研发和提供国家层面的服务。
院老科协顾问、原执行理事长何远光指出,农业是历届中央领导非常重视的问题。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讲的就是农业问题、粮食问题,今天的沙龙是很好的贯彻了农业第一的思想,非常好!今天的沙龙讲了很多遥感应用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虽然遥感在农业应用具有快速、实时、全面系统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模型的完善,就必须需要与大数据、物联网、遥测等等技术紧密的合作,因此也为今后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方向,所以非常好。遥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发展中的科学,也是前进中的学科,科学院最早做的遥感非常好,我们应该做别的部委做不了的事情,我们要做引领性的、先导性的、不可替代的工作,这是工作的一个方针。院老科协同意空天院设立两个分会,遥感分会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保留下来。你们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你们的专家建议工作做得很好,朱振海的建议曾三次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过,这是你们的光荣;另一篇写给白春礼院长的建议,针对我院遥感队伍分散提出意见,促成了相关的改革,你们的工作做德非常好。今后也要保持好的态势,把工作做好,今年沙龙做得好,明年沙龙做得更好!
田国良研究员从综合角度全面总结了遥感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发展趋势与挑战。他认为,我国各个行业应用系统都逐渐的强化了,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关注的热点,开展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模拟,建立全球变化分析的平台,围绕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开展空间的研究。面对巨大的挑战和多层次的需求,国家必须加强政策引导,重视新型遥感器研制,以产业促进发展,使卫星遥感产业真正实现三个转变。
陈正谊、林恒章、林世昌、师振荣、周上益、朱重光等专家也做了发言。
纵观整个沙龙活动,主旨报告论点明确,内容丰富。自由发言与之呼应,互为补充,应用效果显著。特别是结合演讲安排的研究成果和系统演示,比单纯演讲更增加了说服力感染力。
李强子做主旨报告
田国良做总结报告
自由发言
(中科院老科协空天院遥感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