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20年 第八十八期(总第512期)

2020-11-06 17:19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0﹞第八十八期(总第512期) 

  中科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0年11月4日 

  

  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分会举办

  “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的未来方向”学术沙龙活动

  并宣布分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

  
  2020年10月29日,中科院老科协地球物理所分会举办了主题为“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的未来方向”学术沙龙活动。地质地球所、力学所、空天院、大气物理所、国家天文台和国家地震局地球所的近30位专家和老同志参加了活动,中科院老科协副理事长桂文庄、顾问何远光、理事陈冸勤出席。地质地球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钟华代表所领导班子讲话。地质地球所滕吉文院士做主旨报告。分会副理事长汤克云研究员主持了活动。
  滕吉文院士在主旨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由一个科技大国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挺进”的前夜,社会要发展,经济要繁荣,科学要进步,都需要有大量矿产资源作保证。依据国家战略需求,应迅速建立起安全的、稳定的、且可保障长期供给的矿产资源的战略后备基地。新的方向是“上天”、“下海”、“入地”。
  月球上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鉴定出来的矿物有100多种,且蕴藏着地球上短缺的矿物,特别是氦3。它很可能是未来替代化石能源的可控核聚变能源“燃料”。
  海底潜藏着大量金属矿产资源,如各种富含金属的矿物结核、结壳、硫化物矿床和砂矿等。海底热液活动的发现,“黑烟囱”的发现,嗜热生物群的发现,为勘查、开发海域矿产资源拉开了序幕。
  地球内部深处是金属矿产资源的源地。2006年,滕吉文院士提出“强化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新理念以来,在全国各地发现了一系列的大型、超大型矿床与多金属矿集区,包括铁矿、铜矿、铅锌矿、金矿、银矿、镍矿、铀矿等等。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俄罗斯曾在北极附近的科拉半岛打过一口深达12.26km的钻井,在不同深处发现了30多种矿化现象。如在1540—1810m区间的“产矿层”中发现了含镍超基性岩带,更为突显的是在9500—11000m深处发现了含有大量银的自然金。
  因此,“上天、下海、入地”将是保证未来矿产资源供需的必然征程。
  主旨报告后,到会科技人员对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金属矿产资源存在的理论依据,探测和开采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了热烈讨论。
  我国的矿产探测与开采,要有长远的考虑和规划。上天、入地和下海探测和开采矿产,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目前,我国已经登上了月球,已经对深海进行探测。对于入地,我们对地下500米以内的矿产开采已不成问题。对于更深的矿藏,我们已经做到5000米能探测,3000米能分辨,2000米能保证。我们国家对于深部探测已经迈出一大步。
  现在,我国的高精度的地质、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大部分还是进口,尤其是各类的传感器,急需着力进行研发。在地质探测方面,地震仪、重力仪等仪器研制,还需投入一定的力量。
  桂文庄副理事长说:上天、入地和下海勘探矿藏,是个战略性问题。上天和下海比较清楚,但入地太难了。对于深部的金属矿产,勘探和开采是个大工程。我国的探测仪器发展较弱,对于一些卡脖子的问题,如何发展和部署,中科院应该考虑。要开展长远性的基础研究,研发出高级的探测仪器,应该创造出让科研人员能静心研究的环境。我们老科协的学术沙龙活动,可以讨论一些重要的科技政策问题,向科学院、国家提出建议,建言献策,供领导部门参考。沙龙上网也很重要,可以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中科院的工作,共同讨论一些科技问题,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可供领导参考。
  何远光顾问说,首先对滕吉文院士表示感谢,感谢他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其次,要向滕院士表示致敬,第二深度空间是滕院士在2006年首先提出的理论,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地宣传这一思想,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这一理论得到了习主席的肯定,并写入国家有关报告,列入我国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滕院士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京区有30个老科协的分会,理事长级别最高的是滕吉文院士。中科院老科协成立于1988年,在1988年第一个成立分会的就是地球物理所分会,理事长是滕吉文。滕吉文院士积极支持中科院老科协的活动,有求必应,亲自做沙龙报告和主持沙龙的活动。滕吉文院士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学术沙龙活动结束后,分会理事长滕吉文院士宣布了地质地球分会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理事长滕吉文,副理事长汤克云;秘书长孙克忠,副秘书长王哲、彭丰林和马玉光。
 
 

 

(中科院老科协地质地球所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