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23年 第一八三期(总第954期)

2023-12-20 15:35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3﹞ 第一八三期(总第954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3年12月20日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老科协举办

“热带海洋典型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学术沙龙活动

12月8日上午,南海海洋所老科协举办“热带海洋典型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学术沙龙。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副局长曹以玉,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副理事长赵震声,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广浩,南海海洋所党委书记谢昌龙,所内外专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研究生70余人参会。陈广浩、谢昌龙分别致欢迎词,南海海洋所原党委书记黄羽庭主持沙龙活动。

此次沙龙由南海海洋所老科协会长黄良民研究员作主旨报告,研究员喻子牛、研究员黄小平作邀请报告。会上,大家围绕海洋典型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分布格局、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途径、对策和有效措施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热带海洋特色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包含了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独特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为各类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防止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其次,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吸收和储存能力,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再则,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其他海产品,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确保这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黄良民研究员作了“海洋特色生态系统恢复重构以及保护思考”的主旨报告,主要介绍了海洋特色生态系统恢复重构与保护的重要性。他回顾了生态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和相互关系及国际上新的生态系统划分方法,特别关注了海洋特色生态系统如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并针对全球性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提出恢复重构和保护对策与建议。

喻子牛研究员作了题为“珊瑚礁大型贝类-砗磲的人工繁育及其资源恢复”的邀请报告。他对砗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砗磲的独特性,砗磲的食物链,以及生存环境对其影响等,阐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砗磲资源对于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黄小平研究员作题为“海草床的关键生态过程与服务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的邀请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海草床的分布特征与生态服务价值,及如何进行海草移植及其利用新的技术方法改善海草床的状况,并为维护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与会专家着重围绕主旨报告提出的特色海洋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的退化问题和恢复重建与保护对策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建议:一是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例如澳大利亚在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而美国、澳大利亚和荷兰则在海草床修复研究与实践中处于领先地位。对于各种类型的特色生态系统,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至关重要。二是鼓励和支持多学科的合作,开展多种途径的珊瑚移植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包括复杂的生境重构、先锋种进入时期的确定、物种搭配以及生态演替与竞争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开展外来种的繁殖规律和与本地种竞争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利用本地种进行修复。同时,也需要深化对海草种子法、模块法、根状茎恢复技术的研究,建立海草床生态系统恢复示范区,并推广其成功案例。三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执法管理,坚决禁止违法的捕鱼、潜游等活动对海洋生态造成的人为干扰。四是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自觉行动。

赵震声提到,来参加南海海洋所的学术沙龙每次都有很大收获,邀请了重量级科学家和年轻的学子参与。黄会长提出了全面的海洋生态建设思路,强调保护好南海的重要性,并指出南海海洋所要站在海洋生态恢复重构研究的前沿阵地,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更好的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曹以玉总结了本次学术沙龙活动,认为南海海洋所老科协举办的学术沙龙符合中国科学院沙龙的学术定位,报告主题鲜明,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重点围绕海洋特色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参与人员范围广,包括所内外、院内外,老专家、在职人员和青年学生,讨论深入且有价值。组织工作严密,并感谢南海海洋研究所为老科协沙龙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