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24年 第五十九期(总第1019期)

2024-05-01 19:0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4﹞ 第五十九期(总第1019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4年5月1日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分会举办

小行星防御与利用”的学术沙龙活动

2024415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老科协支持,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分会承办了主题为“小行星防御与利用”的2024年度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李明涛研究员作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顾问何远光,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国家天文台分会副理事长郭红锋、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会秘书长王哲、空间中心党委书记王树志等近30位老中青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沙龙活动由空间中心分会理事长庞红勋主持。

首先由王树志书记致辞。他代表空间中心党政领导班子对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王书记简要介绍了空间中心在2023年度取得的主要工作进展情况,聚焦布局、重塑队伍、提升效能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战略,介绍了空间中心牵头的以“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为科学主题的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规划制订情况;同时简要介绍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夸父一号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SMILE)卫星、鹊桥二号中继星、嫦娥六号卫星等卫星的工程研制、发射任务、科学研究等进展,以及将要进行国家验收的子午工程二期项目情况。另外,空间中心在风云系列、海洋系列等国家民用航天卫星任务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王书记希望各位专家对空间中心未来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李明涛研究员作了《小行星防御与利用》主旨报告。李明涛研究员在报告中系统综述了小行星防御的重要意义、小行星的轨道与物理特性分布、小行星监测预警与在轨处置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未来开展小行星利用的任务概念方案,并对我国小行星防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首次小行星防御在轨验证任务进行简单介绍。

小行星撞击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灾难性威胁与长期挑战。开展小行星防御是赓续人类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牵引空间技术进步的重要抓手。

李明涛研究员指出,通过对小行星进行监测和预警,人类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降低潜在的灾害风险。在全球望远镜协同作业方面,他强调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小行星防御的挑战。

在沙龙活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小行星防御与利用的重点研讨问题: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祸与福?如何对危险小行星监测预警?如何对小行星实施在轨处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结合自身从事的研究领域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李明涛研究员分别回答了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的问题。

空间中心庞红勋研究员对李明涛会议中提及的中国科协征集的重大科学问题作了简要介绍。近年来,伴随科技进步,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的观测研究成为前沿科学的研究热点,并不断取得新的发现。2019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申报的“近地小天体调查,防御与开发问题”入选中国科协年度“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吴季主持召开了学术研讨会。朱日祥、叶培建、范本尧、杨孟飞等院士及50多位专家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给出了3条建议: 1.小行星撞击危害大,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密集;先防御,再谈利用;2.小行星防御活动能够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能够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3.该领域研究意义大、有难度,技术带动性强;庞红勋研究员认为可以结合研讨会的成果,拓展思维,展开讨论。

空间中心张玉涵研究员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在地球生命起源和进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指出,人类应该认真研究这一现象,并探索如何利用小行星来促进航天事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空间中心张立荣研究员关注如何开发利用小行星的资源,特别是关于捕获和推动小行星的技术和方法。她提出了多个问题,包括如何有效捕获小行星、如何推动小行星改变轨道等,希望在国际合作下寻找解决方案。空间中心王拴荣研究员从历史事件中总结出,大城市受到小行星撞击的可能性较低,但并非没有发生过。他建议结合科技手段,采取措施防范潜在的风险,并探索将小行星转向无人区的可能性。空间中心刘波研究员关注小行星防御效能与运载火箭能力的关系。他认为,针对不同的小行星特性和撞击场景,需要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法,并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和经济性,科学评估各种处置手段的效能。空间中心朱光武研究员强调了小行星捕获器的重要性和功能,提出了捕获器需要具备的识别能力和重复使用性。他认为,小行星的资源利用和防御应该结合在一起,探索更加经济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国家天文台分会郭红锋副理事长介绍了国际组织每月进行的小行星搜集活动,强调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她指出,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全球的学生和科学家的力量,共同参与小行星的监测和研究,为人类面对的挑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空间中心路立研究员建议能够综合考虑小行星防御与空间科学探测之间的关系,分析在空间科学探测任务中搭载小行星观测载荷的可能性。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会王哲秘书长强调了天体物理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更深入的天文学研究方向,并指出小行星的监测和防御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空间中心梁金宝研究员提出了关于仿真计算小行星陨落预测的问题。空间中心王楷铎博士生从天体物理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小行星与地球的起源和演化的关系,呼吁人类深入研究天体物理,提高对地球及其外部环境的认识,以更好地应对未知的挑战。空间中心赵洁凝博士生分享了自己对小行星轨道的研究成果,强调通过短时间数据确定小行星与地球相交的风险的重要性。空间中心周琪工程师表示,小行星防御任务可以为资源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帮助人类更好地利用小行星资源。李明涛研究员在回答了老师们问题的同时,介绍了我国在小行星监测预警任务的规划及落实情况,指出小行星防御非朝夕之功,需要我们持之不懈、久久为功;小行星防御和资源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小行星的特性、轨道、质量等。他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小行星防御的挑战,并探索利用小行星资源的可行性。

何远光顾问对此次沙龙活动作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学术沙龙活动讨论热烈,增长了知识,不同观点有益拓展思路。与会人员了解了小行星防御和利用的世界动向和我国的科研进展。此次学术沙龙符合科学前沿学术定位的重要性。空间中心在这场竞赛中跟上了世界的步伐,开展了突出的工作,取得了超凡的业绩,为我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明涛团队提出了“以石击石”防御新理论,体现了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队的一个责任担当。在此感谢报告人,感谢领导的支持,也要感谢在座的年轻同志支持以及空间中心同志支持。何远光顾问同时建议空间中心分会在做好分会的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分会工作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的工作。

通过此次沙龙活动,与会者对我国小行星防御与利用的发展规划和最新进展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深入思考,共同探讨了小行星防御领域的关键问题,指导和促进我国深空探测事业发展,为推动我国空间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整个沙龙活动充分展示了空间中心在小行星防御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探索,同时也为未来的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契机。

报告中的李明涛研究员

学术沙龙现场

参与沙龙的部分专家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分会供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