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24年 第九十二期(总第1052期)

2024-06-07 18:0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4﹞ 第九十二期(总第1052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4年6月7日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中国科学院大学分会举办

化工行业酸性气体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学术沙龙


202463日,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支持,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中国科学院大学分会承办的主题为“化工行业酸性气体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发展趋势”的学术沙龙在玉泉路校区举办。此次学术沙龙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郝郑平教授做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离退局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副理事长曹以玉、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顾问何远光、中国科学院高能所、动物所、植物所、生态中心、国科大等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沙龙由国科大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刘渝珍教授主持。

国科大老科协常务副理事长刘渝珍教授主持学术沙龙

郝郑平教授作了“化工行业酸性气体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发展趋势”的主旨报告。首先,郝教授介绍了酸性气减污降碳治理技术发展趋势。酸性气是含硫化石能源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的工业气。为了降低酸性气对环境的影响,我国执行国际最严环保标准(6B31571-2015),这对酸性气污染控制的减污降碳技术要求极高。目前我国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酸性气高效硫回收与低排放技术,实现了酸性气H2S与杂质气(NH3/HC)协同催化氧化,高效低温有机硫水解催与协同制硫,低浓度H2S低温选择氧化制硫,新型氨法尾气碱吸收深度治理等重大技术;二是酸性气体多组分资源回收与转化利用,实现了含氮酸性气硫氢资源的回收以及酸性气H2SCO2催化转化制硫碳化合物。目前,酸性气体分组资源回收与转化利用仍在不断探索更高效,更易推广的实践方法,为化工行业酸性气污染控制与资源回收转化利用提供技术基础。

挥发性有机物是导致大气环境恶化的关键,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至关重要。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种类多,涉及行业广,需要各种治理技术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郝郑平教授以包装印刷行业为例,介绍了控制包装印刷行业污染排放的具体方法。通过开发环保型水基油墨,减少有机溶剂;研制水基油墨印刷机;开发无溶剂胶粘剂;研制无溶剂复合机;开发吸附材料,吸附回收挥发性有机物(溶剂),如酚醛活性碳纤维;创新并改进吸附工艺等方式,成功降低了包装印刷行业的污染排放量,实现绿色印刷。郝郑平教授带领团队在十三五期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之一,在减排控制方面做出了卓越成果和巨大贡献。

最后,郝郑平教授对工业气体污染控制治理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总体上,工业废气控制治理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进展。第一,蓄热燃烧技术与设备开发技术的进步;第二,分子筛转轮与吸附浓缩装置技术的发展;第三,重点行业全过程减排与控制技术。但由于工业排放量巨大、行业种类多、工艺复杂,减排控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减排控制需要从产业、科学、管理三方面共同努力,使治理更加规模化、精细化。郝郑平教授指出“科学上要深入,才能规模化减排、资源回收、转化利用、深度治理,这样才能使控制治理走向深入”。

国科大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郝郑平教授做主旨报告

参会教授们对郝郑平教授汇报的内容感到十分振奋,对郝郑平教授所研究的相关领域以及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做法进行了热烈讨论。赵战生教授提出在中国科学院2024年度会议中指出要强化“抢”的意识,“高”的标准。在郝教授的研究的领域应该“抢”什么?往哪“高”?郝郑平教授提到环保领域相比于其他科学领域,与现实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研究所追求的是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使其更加贴合实际生活需要,更加贴合工业生产需求,帮助国家实现环境保护的需求,最终目标是将产业彻底改造成清洁产业,绿色环保。刘铨良教授感慨如今化学学科发展迅猛。国家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十分重视,技术也不断发展先进,这一举措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国民素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环境治理取得了长足进步。张闯、王昌燧、张谦琳等教授十分认可郝郑平教授及其团队的工作,同时指出将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值得推广。不能只埋头科研,不考虑实际的产业应用,要“接地气”,进一步发挥科学院的优势,使科学更好地服务于人、服务于国家。吕述望教授和卢文强教授就碳排放标准、人才培养提出问题和建议。田维熙教授和钟良玮教授从生物学角度,提出可以探索使用酶或细菌等来实现污染控制治理中催化剂的作用的可能。同时指出了环保治理应当多学科交叉,从不同角度探索更高效、便捷的环保措施。

交流讨论

最后,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曹以玉副理事长及何远光顾问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科学技术前沿沙龙主题选择有深度,报告内容有广度,使科学走出了科研院所,走进了社会,解决了民生问题。未来面临诸多挑战,科研团队仍需不断进步,攀登科学山峰,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同时提出建议,沙龙可邀请院内外、产业界等专业认识共同参与探讨,碰撞出更多思维上的火花。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副理事长曹以玉、顾问何远光发言

参会人员会后合影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中国科学院大学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