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24年 第一二九期(总第1089期)

2024-07-29 18:0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4﹞ 第一二九期(总第1089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4年7月29日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地质地球所分会组织收看科普论坛

关于我国草原保护和绿色发展之路的思考”


719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组织科普论坛报告会,地质地球所分会组织老同志在家里收看了“关于我国草原保护和绿色发展之路的思考”的报告。

宋秋生副理事长主持科普论坛,陈建伟教授做了精彩的报告。

陈建伟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林业部规划院副院长、林业部保护司副司长、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巡视员、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等。是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的创始人之一,首位自然保护区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他长期从事森林、荒漠、湿地、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规划、科研管理工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一百多篇学术论文,主持的项目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普作品金奖等,作品曾入选科技部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在国际公约高级研讨班、全国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调查、监测、保护管理等培训班上多次授课。

他基层技术业务部门的出身,结合行政管理高层的视野,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出版了多部作品,并获有关方面颁发的国家奖。

陈建伟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于2008年提出的“师法自然”,其内容就是:以自然为师,按照自然规律去做。

草原的定义是什么?

农学定义:草原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及牧草和其他许多生物产品,是多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生态学定义:草原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包括林间草地及栽培草地的多功能土地—生物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服务,生产建设,文化承载等功能。

植被学定义:草原是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有时为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与森林、荒漠、草甸、沼泽等并列,使用范围较窄,仅指半湿润半干旱区的地带性植被。如欧亚大草原、北美普列里草原、非洲南部的维尔德草原等。

草原法定义:草原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不包括城镇草地,草原具有自然资源属性,发挥重要生态功能和价值。

中国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水体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统称“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希望人工干预越少越好,农耕生态系统希望人工干预越多越好。而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草、畜、人”协同进化的生命共同体,是兼有生产和生态两个功能的生态系统,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一.草原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草原生态系统的一个特点是极其脆弱,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人工干预多了不行,人工干预少了也不行。自然成长的草原并非是优良的草原。

在游牧文化中,草原五畜:绵羊、山羊、牛、马、骆驼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生态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它们喜欢吃的草也不完全一样,不同牲畜的采食对象不同,能够刺激不同草类的生长,科学家叫“补偿性生长”。另外,牲畜的粪便是草原最好的肥料来源,这对于牧草的生长以及整体草场的改良都是有益的。

我们草原的大面积退化沙化就是人工干预过度,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去做,动态平衡被人为强行打破的结果。

有研究证明,草原“生产者”牧草的营养,被“消费者”家畜采食大约2/3,通过消化可吸收其中的53%。此外还有35%转化为家畜粪尿进入草原土壤。通过“分解者”微生物转化,可再被牧草吸收利用其中的97%。在这个循环系统中,牧草是草原的第一生产力,家畜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驱动力。当牧草与家畜采食达到动态平衡时,这个放牧系统就会促进草原的不断更新与持续利用。

我们要认识草原。我们不能只讲畜牧不讲生态,也不能离开人畜去讲所谓没有畜牧的“理想草原”;我们也不能以牛羊数论成败,也不能以无牛羊为“理想”。我们必须清楚,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草、畜、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与森林、湿地、荒漠、海洋、农耕都不相同的,极为特殊的生态系统,是兼有生态、生产双重功能的生态系统。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监测评估显示,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沙化。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草原大面积退化,部分草原干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地下水位下降,净化空气、防污固碳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区域沙尘暴频发。可以说,草原是我国目前各种生态系统中,受人为干扰最大,破坏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

草原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大任务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二.师法自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人类从森林里走出来发展至今的历史,就是一个如何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狩猎的饮毛茹血到火的应用,再到利用野生动植物来种植养殖而产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至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到现在的生态文明,无一不是在利用和保护自然的历史。

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就要受到大自然的加倍惩罚,人类在过去、现在都有非常沉痛的教训。

而惧怕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畏缩不前、无所作为的历史也不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至今的历史。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及与大自然打交道中成功的累累硕果,无一不是“师法自然”的结果。都江堰水利枢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哈尼梯田”的建设等等,都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今天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进程中,高举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旗帜,我们就更应该师法自然,更要遵照自然法律去做。

草原就是游牧文化的“天”(腾格里),草原保护的精髓就是游牧文化的精髓,这就是几千年来这片广袤典型草原没有遭受大的破坏、没有退化沙化、几度繁荣保持到今的大道理!

草原生态系统里各种动植物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与人的关系协调的动态平衡的健康生态系统,是草—畜—人共存的生命共同体、是兼有生产和生态两个功能的可持续的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游牧畜牧业的特点在于移动,在于生态平衡,在于大自然的融合,在于师法自然!

三.草原绿色发展建议

保护和修复好既有生态功能又有生产功能的草原,必须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以生态学、保护生物学为基础的综合治理。坚持休牧,轮牧和游牧的草原利用方式。

宋秋生副理事长感谢陈伟建教授接受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的邀请,来为我院的老科协的科普论坛做报告。

地质地球所分会的老同志们收看后,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包括许多分支,草原生态环境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维护草原,让草原造福于人类。

图一.陈建伟教授的报告题目

图二.陆地生态系统之大成,拍摄于新疆哈密。

(照片由上向下分别是:蓝天,雪山,森林,沙漠,草原,湿地)

图三.两溪湿地、哈尼梯田和都江堰

图四.从自身做起保护好花草自然生态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地质地球所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