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24年 第一七四期(总第1134期)

2024-10-29 18:0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4﹞ 第一七四期(总第1134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410月29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动物所分会举办2024年度

“濒危旗舰动物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2024年10月28日,“濒危旗舰动物研究与保护”的学术沙龙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举行。沙龙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支持单位是中国老科协和中国老科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动物所分会承办。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副理事长赵震声、曹以玉、顾问何远光、动物研究所、遗传发育所、地质地球所、国家天文台、国科大、生态环境中心等3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沙龙由动物所分会理事长高家祥研究员主持。动物所所长、党委书记乔格侠致欢迎辞。

胡义波研究员作了题为“濒危旗舰动物研究与保护”的主旨报告。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保护是当今全球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目前普遍认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到来。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评估显示,我国的脊椎动物濒危状况更为严峻,22.02%的脊椎动物处于受威胁等级;其中,37.5%的两栖动物、30.8%爬行动物、25.9%哺乳动物、22.3%的鱼类及11.2%的鸟类处于受威胁状态。最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共列入野生动物988种(类),其中脊椎动物有858种(类),占比86.8%。因此,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严峻,急需继续深入研究珍稀濒危动物的濒危机制,创新濒危物种解危技术和有效方案,保护和复壮濒危动物小种群。濒危旗舰动物保护是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抓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保护生物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动物监测新技术、多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在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濒危旗舰物种的濒危机制、演化适应、遗传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我国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保护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如如何快速高效地解析物种的濒危机制,濒危物种解危技术和手段尚不成熟、不系统,如何将保护生物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保护实践,逐渐增多的人与濒危动物冲突的问题如何化解等。

王代平研究员做了题为“鸟类性选择与保护研究”的邀请报告。鸟类作为物种数最多的脊椎动物之一,表现出形态、行为生理以及生态与进化的丰富多样性。鸟类色彩多样的羽毛以及形态迥异的姿态启发了达尔文提出性选择理论以及框架(包括雄性间争斗获取雌性,以及雌性对雄性的选择)。传统的性选择研究主要关注典型物种中雄性性二型特征的发育与功能,以及雌性对性二型特征的选择,比较受限于野外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难以获得足够的数据样本。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组学生物信息等交叉学科的发展,使得大数据跨物种以及深入的机制研究成为可能。本报告中,通过大量数据的积累、人工智能、进化模型、多个物种表型的系统发育比较等来系统地开展鸟类的性选择研究。并且探讨性选择理论和行为生态学框架下的保护生物学实践。

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分别就濒危物种保护、旗舰动物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大熊猫的研究与保护、朱鹮的发现与保护研究等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旗舰动物”的科学定义和种类规范提出了建议。曹以玉副理事长做了会议总结,此次沙龙主题贴近科技前沿、定位准确,是一场高端科普交流活动,是前沿学术问题的交流研讨;沙龙专家参与广泛,讨论热烈;活动组织规范,准备细致;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将继续支持动物所老科协的各方面工作,期待明年沙龙办的更加精彩!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动物所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