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24年 第二一九期(总第1179期)

2024-12-26 19:0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4﹞ 第二一九期(总第1179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4年12月26


力学所分会联合所教育处

成功举办“关于成功与失败”报告交流会


为了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宣传和学习工程科学思想、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力学所分会联合力学所教育处于2024年12月14日成功举办了以“关于成功与失败”为主题的报告交流会(图1),会议由洪友士主持。

会前,力学所分会与所教育处进行了多次会商,对会议的内容、流程、报告人邀请等事项进行了策划与安排。所教育处还进行了问卷调研,归纳出研究生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科研和成长经历”、“科研方法”和“科学家精神”。会议邀请了洪友士研究员,陈宏正高级工程师、王展研究员、王静竹副研究员作为报告人,力学所2024级和部分高年级研究生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图1  报告交流会现场

在报告环节,洪友士作了“知行合一与经历感悟”的报告(图2),讲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通过王阳明被贬龙场悟道的经历,显示了失败与成功的辩证关系。同时,他介绍了周光召先生青年时期在前苏联杜布纳的杰出科研成就和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做出的重要贡献,由此引出“成功要素”:质疑、求索、强基、勤奋。此外,他还分享了在英国访问工作期间的研究经历,鼓励研究生们勇敢面对科研过程的曲折,积极交流,走出内卷。

陈宏作了“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报告(图3),详细介绍了俞鸿儒先生践行工程科学思想及其在热分离器、乙烯制造、冲压发动机推力研究、JF - 12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等科研中的实践。这些项目体现了俞鸿儒先生立足国家需求、勇于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其成果为我国相关领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报告还讲述了他个人成长和求学经历,以及在科研工作中的探索。报告以“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反而成为我们通向成功的阶梯”寄语研究生。

图2 洪友士作报告                 图3 陈宏作报告  

王展作了 “At the Bench: how to succeed in graduate school” 的报告(图4)。他从研究生成长的角度,讲述了成功的标准,包括按时毕业、掌握科研技能、具备沟通能力等。同时,他提出了成功的要素,包括个人主动性、勤奋努力、积极心态等,并针对科研过程中的问题,如文献阅读、项目组织、实验问题处理等给出了实用建议,激发研究生们提升科研能力。

图4 王展作报告                 图5 王静竹作报告  

王静竹作了“《青椒十问 — 励志、砺智、力痴》报告的学习感悟与思考”的报告(图5)。她引述了杨卫院士在 2020 年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学术沙龙活动中针对青年人才成长问题给出的指导,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从团队合作、研究方向选择、数量与质量平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享,并以“弘扬钱学森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勉励研究生们树立建功立业的志向。

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研究生们踊跃提问(图6),他们就科研困惑、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等提出了问题。老师们一一回应了研究生们的问题,并进一步与研究生们分享了“成功与失败”的体会和工程科学思想的实践经历,解答了研究生们的困惑。

此项活动以老师们生动的简短报告、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而不是以长篇报告宣讲的方式开展。研究生们专注听讲、踊跃提问、融入到报告交流会的主题里。此次报告交流会起到了很好的“思政教育”的作用。

图6  研究生们踊跃提问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力学所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