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25年 第一一七期(总第1300期)

2025-08-25 17:0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5﹞ 一一七期(总第1300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5825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高能所分会举办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学术沙龙


202564日,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高能物理研究所分会成功举办了主题为"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报告了BNCT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围绕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关键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及其推广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沙龙活动由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支持,高能物理研究所分会具体承办。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副理事长曹以玉、监事长赵震声、办公室主任黄玉萍,以及特邀嘉宾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志教授出席。此外,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分会理事长蔡安生、生物物理所分会理事长赫荣乔、力学所分会陈宏研究员等兄弟单位代表也参加了本次沙龙。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老科协马建华副理事长、张晓萌副秘书长、青年学生代表、离退休党总支代表和从事快中子治疗、理论物理、粒子加速器、同步辐射、实验物理等方面研究的16名老科协成员出席会议。高能所老科协分会理事长张闯主持本次沙龙活动。

沙龙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傅世年研究员作题为《BNCT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主旨报告。傅世年研究员,博士,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高能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曾担任高能所加速器中心副主任和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副经理兼加速器分总体主任,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中带领团队于2018年建成我国首台高能量高流强质子加速器,2020年建成我国首台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

本次沙龙还邀请了李娟副研究员做《硼中子俘获治疗硼药专题》报告,分享了她在硼药研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李娟副研究员,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担任中国抗肿瘤协会纳米抗肿瘤协会委员,中国微纳技术学会机器人分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会员,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担任国际期刊 Diseases & Research (ISSN) 主编,长期从事纳米颗粒的生物效应及安全性研究和硼药研制。

高能所分会理事长张闯研究员主持学术沙龙

傅世年做报告

李娟做报告

傅世年研究员报告的主题是“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研究进展与产业化推进”。报告介绍了BNCT发展历程、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形势,以及BNCT的技术基础,即基于加速器与中子转换靶产生中子的过程。报告指出,在科技部973项目的支持下,高能所与北大、原子能院合作于2006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台高束流功率的RFQ加速器,是我国在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技术的重要技术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强流质子RFQ技术的空白,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能所同时还具备高功率中子靶技术,2010年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一台铍靶,质子能量3 MeV,流强1.25 mA2018年为中国散裂中子源研制出钨靶,打靶质子能量1.6 GeV,束流功率170 kW。报告还介绍了我国首台加速器BNCT实验装置的发展历程、BNCT的临床装置与产业转化的情况。报告最后介绍了BNCT未来的发展方向--普惠型BNCT以及它对加速器和靶的要求。报告指出,目前BNCT仍处于发展阶段,我国BNCT设备技术水平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已掌握了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李娟作了“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硼药专题报告”。报告分为四个部分:BNCT二元疗法;硼药的发展历程;亮点工作介绍;创新性与科学问题。报告介绍了硼药团队近年取得的一系列的研究亮度成果,包括新型纳米硼药递送系统;BNCT硼携带剂研究的新方法;拓展BNCT适应症。报告最后也给出了总结与展望。

报告之后,参会专家围绕主旨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青年学生代表分享了参加学术沙龙的感受。

曹以玉总结时指出:本次学术沙龙很成功,选题前沿,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各方面专家济济一堂,还有学生代表,就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高能所的专家在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响应党中央关于科学技术“四个面向”的号召要求,特别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硼中子俘获治疗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感谢高能所及其老专家们,为国家、为人民生命健康所做的贡献。

张闯研究员代表高能所分会表示,将继续努力,按照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要求,不断为科学院、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参会人员合影

(中国科学院老科高能物理所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