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简报(20.20)郭红锋老师为海淀区上地街道作科普报告
2020-10-27 09:19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0﹞ 第20期(总第826期)
中科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0年10月24日
-----------------------------------------------------------
郭红锋老师为海淀区上地街道作科普报告
2020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图书馆前馆长郭红锋高工早早来到海淀区上地街道活动中心,为居民作科普报告,题目是:“ 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老师以绚丽的画面,清晰的话语,首先讲述:在国际单位制中有七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时间是一切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告诉大家:二十四节气堪称我们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有科学道理,获世界公认。在说明“地球的运动规律是构成时间单位的自然基础” 之后,释析日的由来、真太阳日、平太阳日、我国古代人与西方人表述时间的不同方式。接着,讲解历法改革历程,我国古代人测时间、季节的方法,太阳高度周年变化、白昼时间长短变化与节气的关系;特别通过图表详解了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科学、准确性。在与听众互动中,讲解太阳高度与季节的关系,“不同纬度、太阳照射角度不同,气候不同。与日地距离无关。”最后,满怀激情地说:“二十四节气,自古至今科学实用,不愧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老师的话音刚落,听众报以热烈的鼓掌。
听众盛赞增长了知识,看到了我们古代先贤的绝高智慧,敬佩,自豪!
(科普论坛供稿)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2020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