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简报(21.24)刘卫东研究员为“科普论坛”作线上报告
科普工作简报
﹝2021﹞ 第24期(总第874期)
中科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1年5月14日
-----------------------------------------------------------
刘卫东研究员为“科普论坛”作线上报告
5月14日上午,“科普论坛”线上报告会举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卫东研究员作“科学认识‘一带一路’倡议及其进展”的报告。
刘卫东老师以丰厚的科研积累,丰富的研究和历史数据,作了精彩的报告。老师首先从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崛起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讲起,进而解析了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巨大进展,引起了国际各国高度关注;中非、中拉、中东盟、中东欧以及中国—海湾国家的合作风生水起,国际阵营不断扩大;正在全面开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占世界GDP的比重,从七十年前的低谷跃上世界第二的高度。老师认为:我们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来越近了,而决定崛起的关键因素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接着刘老师从“一带一路”建设回顾、深入理解“丝路精神”、理解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宏观背景、丝路沿线概况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六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诠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呼吁与欧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呼吁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自此我国开启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征程,打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至2020年底,已有138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一带一路”建设赢得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取得了重大进展。接着,刘老师逐一详解“一带一路”建设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而不是恢复古代丝绸之路。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既带来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大幅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我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宏观背景是基于全球格局的大调整、第二轮全球产业转移、地缘环境和战略资源保障的需要。在讲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时,刘老师强调: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共同绘制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精谨精细的“工笔画”,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目标。
最后老师还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撰写出版的“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外文书籍。并介绍了“一带一路”决策支持系统、中科带路手机APP,供大家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情况时使用。
刘卫东研究员的精彩报告,让听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发起背景和取得的重大进展、成就有了全面的了解,受到线上听众的高度赞誉,不断有听众发来小红花点赞。
(“科普论坛”供稿)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2021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