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科普工作简报

科普工作简报(2024.71)

2024-10-18 18:0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4﹞ 第71期(总第1095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410月18


郭正堂院士为“科普论坛”作线上报告


2024年10月18日,郭正堂院士以从事新生代地质与古气候学研究的丰厚成果、绚丽的画面、详实的资料,带领大家深入了解“黄土与地球环境的演变”,并阐释其对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意义。

郭老师开宗明义,“为什么要研究地球环境演变?”在列举多个案例,展示地球环境始终在变化,特别是演变之快后,释析地球为什么不会一直冷、暖下去,能维持宜居性?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以碳循环为核心的“自调节系统”。同时,着重解读了研究地球环境演变,除学习、增长科学知识外,有三点重要意义:一、理解现代、未来环境变化规律和机制的基础;二、许多矿产资源受板块运动、环境演变两个系统相互作用控制;三、大部分灾害与环境演变密切相关。老师在摊开地球演变的地质记录后,诠释新记录的获取往往导致认识突破。

郭老师讲解了黄土及其气候、地质意义。告诉大家:黄土是沙尘暴的产物,荒漠是黄土的母亲。着重详解了风尘堆积独特的气候、地质意义。在讲述中国黄土及地层年代学中,讲解了黄土如何定年;中国风尘堆积序列的建立经历了四个阶段后,着重论述了两个案例。其一,黄土与亚洲气候重组。通过介绍一系列缜密的科学研究,把陆地风成堆积序列从800万年拓展至2200万年;厘定了亚洲季风及内陆荒漠的起源时代。独立于本世纪的主流观点。其二,黄土与青藏高原隆升。老师带领团队进行了十分重要的数值模拟工作,成功证明了青藏高原在2200万年前隆升足以改变大气环流,导致了大气环流重组。支持一个关于东亚环境演化和高原隆升的独立看法,解释了华夏山水的由来。

受众反响热烈,深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认定:自古至今,探索创新,一脉相承地坚持、坚守。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郭正堂老师带领团队炽热报国,勇攀高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腾跃,学习!致敬!郭正堂老师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历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共同主编。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与古气候学研究,在风尘堆积地层学、古土壤与古环境等领域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等奖励。

(“科普论坛”供稿)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202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