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简报(2025.40)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5﹞ 第40期(总第1150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年 8月19日
探秘航空母舰 点燃科技热情
—四季青镇和泓四季社区“海淀创新大讲堂”主题讲座
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丽史诗中,航空母舰始终是最耀眼的传奇。为普及国防知识,激发社区居民对海洋军事的兴趣,四季青镇和泓四季社区于8月19日举办了“航空母舰的秘密”主题讲座,带领观众穿越钢铁巨舰的神秘世界,解锁这一震撼场景背后的科技密码!本次讲座共有30余人参加,不仅有辖区内的青少年,更有热爱军事的老年朋友。
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论坛”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焦国立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焦老师以丰富的图片、精彩的视频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揭开了航空母舰的神秘面纱。
飞机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被焦老师称为甲板上的“芭蕾舞”,也是本次讲座的焦点。刚开场,焦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模拟如何驾驶战斗机,同时还邀请了一位小朋友上台给大家展示他学到的驾驶本领,对他的精彩表现颁奖并合影留念,这一互动活动为本次讲座拉开了序幕。
随后,焦老师告诉大家,中国的航空母舰能停放30-40架战斗机,并详细介绍了战斗机在航母上主要采用的三种起飞方式:弹射起飞、滑跃起飞、垂直起降,他还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了各种起飞方式的优缺点。其中,因飞机起飞速度无法达到安全起飞标准或者降落时尾钩未能成功勾住拦阻索,导致飞机冲向大海,飞行员只能跳伞逃生的画面,看的大家惊心动魄。老师特意指着视频中的飞行指挥官,告诉大家起飞动作发出后他需要立刻抱头趴下来保护自己。此外,老师还向大家展示了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的必备条件——着舰勾与拦阻索,两者的配合是舰载机实现降落的关键,直接决定了航母回收机的效率和安全性,也是航母战斗力持续输出的重要保障,而一段我国辽宁舰上战斗机的起降视频,更是引发了热烈反响。
讲座最后,焦老师还留出充足的时间回答大家的疑问,大家纷纷就关心的问题提问:“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是哪里?”“美国的航母是不是发展的最快?”老师都给予了一一回应。讲座结束后,听众们仍沉浸在对航母科技的赞叹中,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很有意义,希望社区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此次“航空母舰的秘密”讲座不仅让居民朋友对航空母舰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大家对国防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未来,和泓四季社区将继续举办更加精彩的科普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根据四季青镇和泓四季社区供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