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一六零期(总第931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3﹞ 第一六零期(总第931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3年11月2日
“科技考古--探索华夏文明的圭臬”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第六期高端学术沙龙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顺利召开
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2023年10月30 -31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国科大分会联合承办了以“科技考古--探索华夏文明的圭臬”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第六期高端学术沙龙。
与会专家合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曙光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柳晓军副局长、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曹以玉副局长、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孙建国、副理事长陈树堂、马扬、赵震声,顾问张志林、何远光以及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数学与交叉科学处沈连成副处长等出席了会议。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电工研究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力学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十余家研究所和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董纪昌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老科协赵震声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柳晓军副局长、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曹以玉副局长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牛晓莉副校长对本次高端沙龙的顺利召开先后致辞祝贺。
中国科学院大学董纪昌副校长主持会议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赵震声副理事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柳晓军副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曹以玉副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大学牛晓莉副校长致辞
与会专家汇聚一堂
本次沙龙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安排两场报告,并分别以“科技考古对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作用”与“科技考古中的前沿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教授作主旨报告
上午,沙龙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王昌燧教授作了题为“科技考古——探索华夏文明的圭臬”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进化论催生了考古学,地质学和生物学激活了考古学,而现今现代科技的全面介入,导致了考古学的飞速发展,使之从"冷门绝学"升华为"热门显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考古凭借陶瓷考古、冶金考古和断代测年领域的传统优势,业已在国际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考古发掘的持续开展,一大批震惊世界的重要遗址得以重见天日,而科技考古不仅可望提供遗址的结构信息,更能开发原创研究方法,诠释相关发现的重大意义。例如,人类起源与迁徙,冶金起源与传播,稻作与粟作农业考古的基础探讨等。报告还指出中国科学院应该是揭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年文明史的主力军。目前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考古队伍亟待整合,呼吁筹建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考古中心与若干科技考古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杨益民教授作主题报告
接着,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作了题为“科技考古视野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的主题报告。他强调指出:西周至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时段。其间,游牧文明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不断碰撞,逐渐形成了农牧交错带。水利工程的大开发、金属犁具和牛耕的使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青瓷的发展、釉砂的引入和普及、漆器的推广和铅釉陶的兴起,手工业的大变革似乎与观念变化密切相关。得益于华夏先民的高温技术,外来冶铁术和钠钙玻璃一经传入,本土的铅钡玻璃和生铁铸造便应运而生。青铜器标准化和组合工艺的推行,使之使用更为普及。湿化学和油脂技术的采用促进了化妆品产业的兴起。集农业、牧业、高温技术、纺织技术、信息传播和畜力利用等生产力之大成,秦汉王朝重塑了社会经济基础和组织架构,夯实了大一统的坚实基础。
围绕上述报告内容,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他们充分肯定了科技考古对于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认为中国科学院应在科技考古、文物修复以及建立相关标准与理论体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坚决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立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以便联络、组织院内外相关专家,针对考古学中的基础性科学问题持续开展深入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下午的学术活动由牛晓莉副校长主持。首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作了题为“以骨寻踪,数往知来:分子证据下的东亚人群史”的主题报告。无疑,人类演化一直是地球与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前沿实验技术与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使古基因组学令人惊喜不断。“让考古遗存说话”——即通过直接提取和解析古代人类遗骸或生存遗迹中的古DNA,为揭示过去人类迁徙、演化与适应的历程提供了许多重要证据和新的见解。付巧妹介绍了古基因组学研究在早期人类演化,特别是欧亚早期现代人的遗传特点、人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和迁徙扩散历史等方面的具体进展。如破译世界和东亚最古老现代人基因组,解锁欧亚末次盛冰期前后人群的动态变化与适应性基因的演化特点,揭示我国万年来人群南北分化格局与迁徙融合的历史,追溯南岛语系人群的来源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董宇辉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董宇辉研究员作了题为“大科学装置与核技术助力科技考古”的主题报告。他首先阐述了核技术与射线技术在古陶瓷研究中典型应用案例,接着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运用核技术进行文物保护研究及其设备研发的四十多年历史以及业已获批运行的“文物领域核技术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最后,向与会专家展示了建成不久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和即将建成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并展望了它们在科技考古和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诱人前景。
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针对“科技考古中的前沿技术”主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对许多新兴前沿领域,如宇宙射线缪子成像及DNA溯源等问题,从老中青科技工作者共同参与、碰撞观点的过程中,充分反映了老专家们丰富的学术经验和新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探索精神,同时也为科技考古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借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发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曙光院士发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吴小红教授发言
各研究机构的老专家和科研一线专家热烈讨论
闭幕式上,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孙建国作了总结讲话,他认为本次沙龙四位专家的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富于探索、观点新颖、成果显著,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科技考古对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作用和科技考古中的前沿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气氛极为热烈,沙龙非常成功。同时指出,应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要求,将中华民族和文明的起源提升到更高的政治位置,聚焦脊椎动物演化和人类起源研究领域,将相关研究布局更加合理和紧密地安排,谋取更加突出的原创科学成果。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新兴技术支撑平台,促进实验方法与技术创新、实验能力升级和科学问题研究的有机融合,引领本领域研究范式升级,巩固和提升我国在本领域的优势地位,使我国逐步成为本领域的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董纪昌副校长作总结发言,首先他感谢各位来宾积极贡献的真知灼见,并指出本期沙龙是对习总书记在今年10月27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精神的领悟和体会。科技考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这期沙龙的召开,希望院内外的领导和专家继续大力支持国科大科技考古的发展,盼望中国科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科技考古有进一步的统筹规划,实现引领国际科技考古的发展。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校内科技考古队伍的发展,将科学技术史稳定在A+队伍。以期在国内和国际上讲好中国考古故事,揭示灿烂的中华文明、推动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科技考古研究领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创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科谱写新的篇章。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孙建国讲话
会后组织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与会专家学者在“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展区,重温了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的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艰苦奋斗、谋求民族复兴的杰出事迹。在功勋事业展厅内,参观了许多“两弹一星”工程时期留下的珍贵资料:复原图、手稿、请示书、机械设备……,物件无言、历史有声,深刻体会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参观结束后,与会代表合影留念,本次高端沙龙圆满结束。
与会专家参观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活动结束后,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国科大分会将继续完善后续工作,整理沙龙学术报告文集与讨论成果,将专家学者们的观点建议落于实处,切实服务于我国科技考古事业,充分发挥高端学术沙龙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中国科学院大学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