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一七九期(总第950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3﹞ 第一七九期(总第950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3年12月11日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主编的
青少年科学教育图书《走进广西》完成野外实地调研工作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中国老科协中国科学院分会)主编的青少年科学教育专著《走进广西》的第一阶段广西实地调研工作于2023年3月完成。根据编写工作进展,第二阶段广西实地调研工作于2023年11月20日至12月3日顺利完成。
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研学导师团专家组成《走进广西》第二阶段调研的编写专家组,中国科学院老科协赵震声副理事长担任领队,李承森、戴进业、肖方、卢建光、陈冬等一行来到广西,调研工作集中在广西南宁、百色、来宾、柳州与桂林等5个地区15个地点。在两周调研时间里,编写组克服气候、交通、生活等各方面困难,圆满完成任务,收集到大量编书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共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与照片20000余条,收获颇丰。
南宁地区调研
编写组首站来到广西首府南宁市,拜会了广西科学院的领导。编写组向广西科学院黄副院长和何处长等领导汇报了该书编写工作进展情况。中国科学院老科协赵震声副理事长对广西科学院黄副院长、何处长等给予编书工作大力支持表达了感激之情。双方深入讨论了此次调研工作的具体安排。
在南宁期间,编写组奔赴南宁广西自治区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学习与采风。
广西博物馆 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博物馆创立于1954年。馆内展出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珍贵文物,反映我国南方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情况,成为了解广西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风情、服饰、织锦、蜡染、刺绣、挑花、建筑,以及民族节日等传统文化的首选学习的地方。
编写组专家在馆内调研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收藏、展示和研究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兼顾广西周边省份各民族以及东南亚各民族的文物资料收藏、研究和宣传。2017年,该博物馆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专家组与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开展交流,共同商量《走进广西》编写内容里需要介绍的广西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以及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等重要内容。此项工作得到馆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百色地区调研
中国红军会纪念馆
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百色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乐业县居住着壮、汉、瑶、苗、布依、彝、仫佬、仡佬、京、水、侗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占50%,汉族占48%,其他少数民族占2%。编写组首先考察了红七军与红八军会师地纪念馆,缅怀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红军。随后主要考察了罗妹喀斯特溶洞、大石围天坑和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
乐业县科协主席与文旅局局长陪同调研 大石围山天坑
地处黔桂两省区8县交界结合部的乐业天坑属于岩溶地貌中的典型类型。天坑又称为"喀斯特漏斗",是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和物理风化、化学风化与生物风化等作用而形成的。在方圆不到2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里分布着29个天坑,构成世界上最大天坑群。大石围天坑是乐业天坑群中的典型代表。
天坑地貌景观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典型块状岩溶区发育有两大地下河系统,形成了峰丛地貌,造就了全球最大的天坑群。这里有凤山洞穴大厅、天窗群、最大跨度天生桥,以及洞穴沉积物。这里还有天坑独特生态环境里形成特有的动植物多样性,例如布柳河河谷森林群落、中国兰花之乡和洞穴动物群落等。岩溶地区的自然环境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养育了多民族融合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乐业县李副县长、科协杨主席与文旅局杨局长陪同编写组实地调研,并与专家座谈交流。他们表示中国科学院专家能够来到乐业县调研,提升乐业地区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科学价值,把以天坑为代表的岩溶地貌和少数民族风俗民情通过《走进广西》加以介绍,成为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素材。这对乐业发展来讲是一次非常难得和极为宝贵的机会,一定配合好编书工作。
来宾地区调研
金秀县盘王节主会场
地处广西中东部大瑶山地区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人口14.73万人。其中瑶族占34.4%,是全国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金秀的瑶族分为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等5个支系。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始祖盘瓠的盛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盘王节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盛大的瑶族盘王节活动是瑶族与其他民族欢聚一堂,共同欢庆的重要节日。
参加盘王节的各地瑶族群众
大瑶山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带,生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植物213科870属2335种,陆栖脊椎动物373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和珍稀动物。金秀银杉公园位于县城东北的原始森林中。在公园1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被比喻为“植物界大熊猫”的银杉分布有11个大的群落。国务院和国家林业局分别批准建立“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瑶山国家森林公园”,银杉就是最重要的保护对象。
银杉王
红豆杉
位于金秀县城西南的圣堂山,又称圣塘山,最高峰海拔1979米,为广西第五高峰、桂中第二高峰。编写组专家对圣堂山的地质与自然景观进行调研,观察与拍照生长在不同海拔的植物类群,特别是生长在高山上的铁杉植物,同时收集植被分带的详细资料。
圣堂山高山景观
金秀县委谭书记、经贸局陈局长、科技情报所钟所长与编写组专家见面,交流,共商《走进广西》金秀地区所能够选进书里的内容。钟所长陪同我们在大瑶山开展调研活动。
柳州调研
位于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的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41.8万人,为侗、苗、瑶、壮、汉等民族居住地,其中侗族占58%,是广西唯一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5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县,素有“千年侗寨·梦萦三江”和“中国侗族在三江”的美誉。
三江不仅民族风情浓郁,而且三江侗族木结构建筑群独具特色,闻名于世。全县现有鼓楼230余座,风雨桥200余座。侗族村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名录6个,侗族大歌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江侗族博物馆作为介绍侗族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窗口,展示了古老侗寨、侗寨建筑与工匠、古朴习俗、侗族服饰、织锦和刺绣、侗乡文艺等。
编写组在三江程阳侗乡八寨采风,以及在三江侗族博物馆与馆员交流与收集资料。
柳州市柳江区原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廖局长在金秀与三江调研工作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指导。
桂林调研
桂林地区的调研工作聚焦在两个自然保护区:花坪自然保护区与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花坪自然保护区跨临桂县与龙胜县,总面积 15133.3 公顷。保护区内生长的20多种杜鹃花,春季到来时,满山绚丽的花卉,其中不乏名贵品种。保护区内丰富的花卉资源构建成我国一个重要花卉基因库。
花坪保护区刘科长介绍保护区动植物保护 花坪自然博物馆
花坪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面积广,四季花妍,终年常绿, 成为一个浩瀚神秘的大自然博物馆。1955年,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特有孓遗植物——银杉。银杉是继我国1948年发表活化石水杉后的又一次引起世界轰动的植物。
银杉 南方红豆杉
花坪林区里还栖息60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有黑熊、金钱豹、水獭、鹿、角雉、娃娃鱼等。
观察地层岩石构造
猫儿山自然景观 记录高山景观
猫儿山保护区内的越城岭山脉的最高峰神猫顶,海拔约2143米,是华南第一高峰,居五岭之冠,号称"华南之巅"。猫儿山是漓江、资江、浔江三江发源地。山体主要由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代加里东运动早期(距今约5亿年前)的古老花岗岩构成。山体狭长,山峰高峻。保护区内绝大多数山地保存着原始风貌。山高水深,林海茫茫,原始森林1515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6.5%。八角田的铁杉苍翠挺拔,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原生型铁杉纯林之一。
猫儿山上生长的南方铁杉
此次桂林研学资源调研得到广西植物所、桂林林业与园林局、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花坪保护区刘科长亲自陪同我们上山调研;猫儿山保护区为我们安排好调研行程,确保调研活动顺利圆满完成任务。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研学导师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