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2024年 第二十五期(总第985期)

2024-03-06 18:0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4﹞ 第二十五期(总第985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4年3月6日


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专家的“积极老龄观”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植物学研学实践活动纪实


正值全国两会开幕之际,35日中央电视台在CCTV-12《夕阳红》栏目中播出《中国养老2024》之《积极老龄观》节目,其中报道了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研学导师团与植物所分会联手开展青少年植物科学教育的活动。

北京八中的同学们来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开展植物科学研学实践活动

中国老科协、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以及各级老科协组织是全国2000多万退休后依旧充满活力的老科技工作者与渴望科学知识的广大青少年之间的桥梁。老科学家究其一生积累的科学知识恰是青少年需要补充和汲取的科学营养,老科学家的科研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指导青少年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走上科学生涯的启蒙之路。通过老科协的桥梁,老科学家退而不休、发挥余热、量力而行、造福社会,这就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积极老龄观”。

张会金老师在温室讲解现生植物

2023116日,北京八中素质12年级60多位同学冒着寒冬冷风来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研究所的四位老专家,他们也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研学导师团的成员,共同开展植物科学的研学实践活动。

傅连中老师在植物标本馆讲解标本制作

依托植物研究所及其所在国家植物园,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工委的植物科学教育基地,李承森、张大明、张会金、傅连中等四位老师,以及植物园的韩小燕老师为青少年讲解植物科学知识,指导动手实践的实验操作。整个研学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在植物展览温室学习现生植物,在标本馆学习制作植物标本,在实验室学习植物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实验操作,在古植物馆学习生命演化,探究消失的古植物世界。

张大明老师在讲解分子生物学知识

在植物展览温室,张会金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现生植物的分类,带领同学们认识各类植物,包括裸子植物、食虫植物、荫生植物、棕榈植物、多肉植物等等。同学们带着极大的热情学习识别植物的方法,了解植物栽培技术,以及涉及植物的传统文化。丰富多样的植物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生物知识面,也激发了他们认识植物的兴趣。

李承森老师在讲解发现古莲的故事 李承森老师在讲解化石形成过程

在植物标本馆,傅连中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标本保藏设施。他讲解了植物标本在植物学研究与植物资源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傅老师还讲解了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介绍生物命名法规——双名法。同学们观摩了标本装订制作过程,学习了制作方法。同学们在标本馆的研学活动丰富他们的植物命名与标本制作的知识。

韩小燕老师在讲解组织培养 同学们在学习操作实验

在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张大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个体发育与系统演化的基本概念,讲述了近年以DNA证据、化石证据和形态学证据构建的生命之树,以及生命演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植物细胞生物学实验室,韩小燕老师讲解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并指导同学们在超净工作台中亲手实践操作,将紫花地丁的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同学们无不惊叹于植物组织、细胞,与分子结构的神奇,感叹植物生命力之顽强,以及植物经过数亿年演化而形成的无穷智慧。

聚精会神记录新知识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在中国古植物馆,李承森老师讲述了地球诞生发展的历史,讲述了生命诞生在海洋里的,只是在四亿年前海洋藻类植物登上陆地后,才在陆地相对恶劣环境里发生迅速的演化过程。从此陆地上的荒芜景象得到彻底改变,动植物界大发展直至诞生人类。李老师请同学们探究各类植物的化石,体验大自然沧桑巨变的威力,感受生命演化的魅力。

张大明老师特别指出,青少年的创新能力要从小培养,而关键是他们要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促使他们具有无穷的动力去探索大自然。李承森老师指出,从科研岗位转移到科普教育领域,科学家会有一个学习、转变和提升的过程,要将自己研究领域的高深的科学知识和术语转变成为青少年能够听出得懂的口述语言。作为老一辈科学家能够继续为祖国科学事业发展培养年轻一代科技人才做努力就是“积极老龄观”的重要体现。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研学导师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