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科学家精神宣讲简报(2024.77)

2024-11-29 18:00 来源:
放大 缩小

科学家精神宣讲简报

﹝2024﹞第77期(总第211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4年11月29日


王柏懿老师为翠微小学南校区宣讲科学家精神


2024年11月19日,翠微小学南校区举办了一场党团队一体化活动。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原副所长、院老科协力学所分会秘书长王柏懿研究员应邀宣讲“讲述钱学森爷爷的故事”。此次活动聚焦于科学知识普及与科学精神传承,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南校区全体党员、团员以及少先队队员约180余人参与了此次学习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讲座由南校区党支部宣传委员、大队辅导员梁欣蕊老师主持。南校区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吴久勤致辞,首先向王柏懿研究员的到来表示感谢,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科学家精神指明了本次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活动的价值定位和行动目标。

王老师通过讲述钱学森爷爷的三个科研故事,生动展现了钱学森敢于创新的精神、严肃认真且脚踏实地的作风,以及他在‘两弹一星’事业中的卓越贡献。王老师鼓励大家要学习钱学森爷爷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钱学森爷爷的教诲对孩子们至关重要,她强调在科学的钻研中,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精益求精,连一个小数点的差错也不能容忍。在学习和生活的旅程中,掌握技巧和方法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只有通过勤奋学习、刻苦练习和不断解决问题,才能牢固地掌握这些技巧。这些教诲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南、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

纸飞机为什么会飞?钱学森从小就展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非凡的才华。王老师给学生们介绍说,在学校里,钱爷爷叠的纸飞机总是能飞得最高、最远、姿态最好看。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灵巧的手工,更因为他对飞行原理的深刻理解和探索。钱学森总是选择轻盈光滑的纸张,并把棱角折得整整齐齐,还会在纸飞机的头部夹上一根小小的笔芯,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他从小就对科学的认真态度和对飞行的热爱。

在宣讲接近尾声之际,王老师别出心裁地带领同学们 “穿越时空”,回到钱学森爷爷的小学时光。同学们效仿钱学森爷爷折、扔纸飞机,亲身感受那份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科学探索并非遥不可及,就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情中,只要有钻研精神,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这种互动体验,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同学们内心深处对科学的热情。

最后,王老师将她亲自撰文的、名为《太空,我们来啦》的绘本赠与翠微小学四年级 18 班。这本书承载着无数关于太空探索的奥秘与梦想,寄托着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王老师还在扉页上亲笔写了“爱科学,学科学”的题词,希望他们能够在科学的海洋中继续畅游,追逐星辰大海的梦想。

这次活动宛如一场知识与精神的盛宴,学生们不仅满载知识而归,更在心灵深处受到了科学家精神的强烈震撼与鼓舞,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科学家精神里所拥有的宝贵的经验和感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将激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卓越。南校区的党员、团员老师们也都积极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为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宣讲科学家精神极大地激励着师生们!翠微小学在宣讲之后组织了师生“写感想”活动。下面展示的11位学生和6位老师所写的感想,诠释了科学家精神会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成长,生根开花;会让老师们受到激励,严谨授教,勇于担当。体现了科学家精神的宣讲是宣讲人和受众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 

队员感受

四年级 马莞芳 今天,我认真听了钱学森爷爷先进事迹讲座。最让我感动的是,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爷爷立即决定回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放弃了在美国的金钱、地位和名誉,只为回去建设贫穷的祖国。他创造了两弹一星的神话,一生贡献巨大。钱学森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他虽然已逝世,但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他的故事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四年级 赵陈诺今天下午,听了王奶奶介绍钱学森爷爷先进事迹的讲座后,我深受教育和感动。钱爷爷放弃国外优越的待遇和条件,决然回到祖国,投身于航天事业。在环境非常落后的情况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不懈努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钱爷爷的爱国情怀和追求科学的精神,使我非常敬佩,是我们的光辉榜样。我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年级 王意慈今天下午,我在翠微小学本校区学习了钱学森、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其中关于钱学森爷爷的两个故事让我感到非常敬佩和感动。钱学森爷爷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在美国学习了很多知识,成为了一位非常厉害的火箭专家。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留在美国,心里时时刻刻都只想回到祖国,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国,自己的心也在中国。这种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忠诚,让我非常感动。还有一次,当中国的东风一号导弹即将发射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导弹上出现了一个大坑,大家都很担心,不敢发射。但是钱学森爷爷没有放弃,他仔细分析了情况,认为只要加注燃料,这个大坑就可以恢复。他的勇气和智慧让大家都相信了他,最终导弹成功发射了。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应该害怕,而应该勇敢地去面对,有信心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通过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要努力为祖国做贡献。同时,我也学到了,面对困难,我们要用勇气、智慧和信心去战胜它们。

我作为一名小学生,虽然现在还做不到像钱学森爷爷那样伟大的事情,但是我会努力学习,争取能将来也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故事,将会一直激励着我,让我不断前进。

四年级 孟可心今天我听了钱学森先生的光辉事迹,了解了钱老创造了模型火箭T-7试验、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与发射等一个个辉煌的成就,和他胸怀祖国、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我深受震动和鼓舞。现在,我们拥有前辈们难以想像的优越条件,更要迎难而上、在知识的海洋中勇于探索,学习钱老“严谨,严肃,严格,严密”的科学精神,当好新时代的接班人,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四年级 李怡霏今天,由王老师给我们讲钱学森爷爷的故事。说起钱学森爷爷,他可是个爱国的人呢!1935年去了美国,1955年回国。他在美国住了20年,可他从没有想过一辈子永远在美国。虽然环境艰苦,但他一心想为国争光!他不仅爱国,也是个科学达人,他是我国的航天之父,有一次在运载导弹的途中,发现导弹被挤压了,但是在钱爷爷仔细观察一番后,发现这枚导弹是可以发射的,结果这枚导弹真的发射成功了。除此之外,他还发明了速度非常快的飞机,突破了声障。我们要学习钱爷爷的故事,好好学习,长大也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四年级 饶舒涵王教授精心为我们准备了课件和小活动。她在讲的时候会说一些高级词语,我有些不懂,但王教授都把一个词语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王教授给我们讲述了她和钱爷爷所工作的地方和三个钱爷爷的小故事。在讲到纸飞机时,让我们还做了手工纸飞机。前三名还获得了专属挂件。我觉得王教授的讲课水平极高,还想让王教授给我们讲一次课!

四年级 杨若坤通过本次讲座,我认识了一位被誉为“两弹一星”的大科学家钱学森。他为中国航天技术做出了伟大贡献,更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研制尖端科技武器,为中国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严谨的求学态度。钱学森爷爷曾说过一句话:“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心里钱学森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对祖国建立了丰功伟绩 ,具有精忠报国的品质。以后我也要向钱学森爷爷学习,做一个具有坚韧不拔定力的人,好好学习,并能克服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四年级 李辰晗今天,我们班级有幸请来了中科院科学家王柏懿奶奶为我们分享“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爷爷的故事。钱学森爷爷以其卓越的科学成就和无私的爱国情怀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以钱学森爷爷为榜样,传承和发扬他的科学精神,长大以后好好报效祖国!

四年级 路晨曦钱学森爷爷是中国的航天之父,也是一名科学家。一直以来都在为祖国贡献,制造了火箭和卫星。之前他去了美国,他从未想过要待在美国,他说“我是中国人!”虽然美国的条件更好,但是他还是回到了中国,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不停实验,解决了航天的许多难题,成为了中国人民的骄傲。我要向钱爷爷学习,在学习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努力学习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奋斗。明日中国,我是栋梁!

四年级 姜苏禾今天我们来听了王奶奶的讲座,听完以后我大受震撼,被钱学森爷爷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感动了。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所以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发愤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造福全人类,成为向钱学森爷爷一样的人!

四年级 韩雨桐听了王奶奶的讲座,我觉得钱学森特别伟大,他参与了很多卫星的设计,还帮助建造超音速飞机,突破了声障热障黑障,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听完讲座,我觉得有股神奇的力量鼓舞了我,我必须好好学习,长大后像钱学森那样,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为祖国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老师感受

党员崔琳老师:非常有幸今天和学生一起深入聆听了钱学森的事迹,他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着眼于细节,多教育学生努力提升学习知识,只有文化水平高,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钱学森先生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爱国者,他的事迹更加激励我在生活中坚持不懈、追求卓越、勇往直前。

党员翟琬平老师:钱学森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一提到他的名字,所有人都会很自然的脱口而出“两弹一星元勋”,但是对于钱学森同志的生平事迹,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有这些。今天有幸和少先队员们一同聆听了钱老的弟子—王教授讲述了钱学森教授的三个小故事。作为党员,我们深知教师对孩子们的影响,我们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通过知识丰富自己,赢得尊重;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注重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

党员陈艳波老师:今天听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王柏懿教授讲述钱学森爷爷的故事,让我们党员老师和孩子们近距离地了解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精神。钱学森从1935年去美国,近20年的在美国学习、工作,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回国的准备,因为他深知自己是中国人,要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做点事。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令人钦佩,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

党员王凌燕老师:今天和学生们一起参加了科学家王柏懿老奶奶关于钱学森老爷爷的故事的这次讲座,收益颇大。王奶奶的讲座让学生们非常的感兴趣,她讲了钱老爷爷当初是如何艰难的回到祖国,如何指导并参与祖国航天技术的研发,为中国的航天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的。王奶奶不但讲了关于导弹、火箭……等航天知识,还时刻告诉孩子们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在学习上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后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83岁的王奶奶从头到尾一共站着讲了有50分钟左右,全程精神抖擞,底气十足,反应灵敏。在护送王奶奶离开学校的过程中,听王奶奶讲,她虽然已经退休好多年了,但是她每天还要去单位工作。她认为人只要每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永远保持年轻。短短一个小时的学习,我从王奶奶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很多,除了知识上的,我觉得更多是精神上的,我要时刻用王奶奶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激励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为社会贡献到老。

党员张傲老师:通过今天讲述钱学森的故事我由衷地敬佩他那炽热的爱国情怀。惊叹于他卓越的科研能力与智慧。他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顶尖的建树,为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些开创性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展现出他超凡的学识与钻研精神。此外,还能感受到他那坚韧不拔的毅力。这种在艰难条件下依然奋勇向前的精神特别鼓舞人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时也要坚持不懈、努力奋进。

团员赵一赫老师:今天有幸听闻王柏懿教授讲述有关钱学森先生的故事,可谓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钱学森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不止是一位杰出的、伟大的中国科学家,更是一位有着坚定爱国主义思想,满怀家国情怀的民族英雄。在祖国科技发展,拼搏探索的道路上,钱学森先生倾囊以助,一手高举,撑起我国两弹一星科技发展;一手挥锤,敲实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基础;一道背影,激励众多学者在国家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一种精神,感染万千华夏儿女唱响爱国之歌。作为一名肩负重任的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习钱学森精神,努力学习知识,磨练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翠微小学南校区供稿改编)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202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