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科普工作简报(2025.01)

2025-02-14 18:3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5﹞ 第1期(总第1121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年 2月14


常进院士为“科普论坛”2025年作首场报告


2025年2月14日,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常进院士(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以深厚的科研积累,详实的资料,为“科普论坛”2025年作开篇报告,题目是“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天文学”。老师铺开了中国天文学快速发展的现状,开宗明义,详述暗物质的发现,告诉听众“宇宙的组分,暗物质和暗能量占宇宙的95%”。然后解释了为什么要探测暗物质,展示了研究暗物质的科学意义后,介绍如何探测。老师给出了三种方法:加速器探测,地下直接探测,空间间接法-宇宙线及伽马射线探测。老师行云流水般地阐释了暗物质的提出、研究的历程及获得的成果。

接着,老师展开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研究历程,发射过程的介绍。老师作为首席科学家,深情地介绍了依托中国科学院的战略先导项目——空间科学的支撑,提出并领导实施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项目,实现了我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老师展示了获得的累累硕果,特别是其中代表性的科学成果:直接探测到了正负电子能谱在~0.9 TeV处的拐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0.3-0.8 TeV的电子宇宙射线流量超出;发现了宇宙线质子、氦核在~10TV处的能谱新结构;发现了硼碳和硼氧比例能谱的变硬现象。老师分析了“悟空”号卫星研究了4年,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对研究、组装、测试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 有比较才能鉴别,老师列举了卫星优于国外探测器的方方面面;也讲解了“悟空”号卫星实验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最后,老师以卫星目前工作的状况良好,探测器工作完美结束。展示了科学家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勇攀高峰,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刚毅决心和丰硕成果。

常进院士多次获重奖,如: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01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年获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201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听众纷纷表示要学习,效法!

(“科普论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