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十六期(总第1199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5﹞ 第十六期(总第1199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5年3月7日
中国科学院科普专家在海南开展科普活动
2025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研学导师团团长李承森应邀在琼海观复轩读书会上为40多名青少年和家长作《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葡萄沟和古代文明》的讲座。
李老师首先介绍新疆的地理、地貌、气候。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16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的山川格局在宏观上是三山夹两盆,即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高耸于疆域之上,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则错落其间,用一个“疆”字就可以概括新疆独特的地貌格局。
讲座现场
李老师将新疆与海南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比。这两个地区分别位于我国西北部与东南部,两者相隔万里。新疆是我国陆地上最大省份;而海南,包括南海海域200万平方公里在内,则成为我国海陆面积最大省份。新疆地貌是高山与盆地相间,海南是岛屿与海洋相连。新疆是温带干旱性大陆气候,海南是热带湿润性海洋气候。新疆是陆路丝绸之路,海南是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存在极大差异的省份却被丝绸之路相关联。
中亚与新疆地理格局 一个“疆”字囊括新疆地理
新疆地处亚洲腹地,远离海洋,所能够接受大气中的湿气有限,因此降水稀少。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人民在荒漠中依托绿洲发展经济,建设家园,培育出甜美的瓜果梨桃,做出各种美食:手抓饭、拉条子、烤包子、羊肉串,特别是馕,备受百姓喜爱。
李老师介绍了他的团队在新疆,尤其在吐鲁番开展植物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通过研究了大量出土的植物遗存,用以恢复古代人文明。
新疆沙漠与驼队 吐鲁番葡萄大道
吐鲁番处于极度干旱地区,火焰山是它的典型代表。吐鲁番人民建造了坎儿井,将天山上冰川融水通过地下通道输送到绿洲,并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种植葡萄,经年累月,吐鲁番的葡萄誉满天下。
自古以来,吐鲁番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东西方商贸与文化交流的枢纽。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凭借勤劳智慧,创造出葡萄文化,每年葡萄节,各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葡萄大丰收。
李老师在野外开展考古工作 木制与陶制容器,桶沿镶嵌植物种子
李老师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的资料和大量精美的图片讲述新疆吐鲁番的故事,引起听众的极大兴趣,不断有问题询问李老师,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讲座结束后,孩子们争着与李老师合影留念。大家表示期待下一次的聚会与讲座。
李老师与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研学导师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