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简报(2025.02)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5﹞ 第2期(总第1122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年 3月14日
陈建伟教授为“科普论坛”作报告
2025年3月14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业部规划院原副院长、林业部保护司原副司长、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的创始人之一,首位自然保护区专业的博士生导师陈建伟教授,应邀为“科普论坛”作报告,题目是:多样性的中国荒漠。
荒漠是地球陆地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与森林、湿地共同维系着万千生物的世代繁衍和地球生物圈的动态平衡。陈建伟教授依据多年科研生态考察、研究的深厚积累,展示大量不同荒漠区域的生态摄影照片,图文并茂,从荒漠的概念开始带大家走进了多样性的中国荒漠。
陈老师介绍了荒漠化的形成、类型以及中国荒漠具有的特点、中国荒漠生态功能,荒漠地区景观、植物、动物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师重点从松辽平原半湿润半干旱区-中国地势第三阶梯东北部,该地区发育了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内蒙古高原半干旱区-中国地势第二阶梯,该地区发育了呼伦贝尔沙地、乌珠穆沁沙地;阿拉善高原与河西走廊干旱极干旱区-中国地势第二阶梯正北部,以流动沙丘和戈壁为主,区域内库布齐沙漠改造列入联合国沙漠治理范例;北疆盆地干旱极干旱区-中国地势第二阶梯西北部,四面环山,在六大沙漠中是降雨量较多的区域;南疆盆地极干旱区-中国地势第二阶梯西北部,属暖温带极干旱地区,区域内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沙漠;青藏高原高寒干旱极干旱区-中国地势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唯一荒漠区,以详述六大主要分布区讲解了中国荒漠生态系统。
最后陈老师提出治理沙漠的7点措施和成就:顶层设计 科学治沙;保护为本 建立自认保护地;沙漠、草原公园建设;师法自然 实行综合治理;工程治沙 生物治理;发展沙产业 沙区精准扶贫;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
陈建伟教授的报告让受众对中国荒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珍惜、爱护沙漠生态系统的意识。并大力倡导、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共同治理,建设更多的沙漠绿洲,造福当地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论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