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2025年 第一零六期(总第1289期)

2025-07-14 19:05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5﹞ 一零六期(总第1289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5714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专家

为通辽市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培训班授课


2025711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协举办2025年全市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培训班。其宗旨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科协工作的意见》,突出党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实施《通辽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进一步提高基层科普工作人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更好地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参加培训的有市科协、各旗县市区科协、开发区科技局的领导、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科普信息员80多人。

2025年通辽市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式

培训班在库伦旗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开班。通辽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玉龙主持开班仪式;库伦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库伦镇党委书记赵刚致辞,他指出,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基层科普能力,对于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辽市科协主席邬君明讲话,他向参加培训的全市科协系统人员提出: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培训的重要意义;要展现良好风貌,营造积极向上的培训氛围;要坚持学以致用,推动科普工作取得新成效。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研学导师团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承森研究员应邀为培训班作《新时代科普工作与案例分析》的报告。中国要建设成为高科技强国,不仅要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发展生产力方面加大投入,更要在青少年和民众中广泛开展科学教育,提升全民族科学素质。前者是科技强国的硬实力,后者则是软实力,二者共同构成国家创新发展的两翼。只有科研工作与科协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协工作要精准定位自身职能,提高开展科普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创新科协工作的新路径,结合通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区域特色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让科协工作成为提升生产力的加速器,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李承森作报告 尹传红作报告

科普时报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应邀作《科普资源发掘与科普创意新视野》报告。他以《科普时报》开辟大量科普栏目宣传科普知识为例,介绍科普选题与视角、科普创意与表达,以及科普理性与思考等内容,以实现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引导公众欣赏科学与促进公众参与科学,传扬理性、发掘理趣的科普“功用”。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加入科普大军,科普作品日益增多,科普创作形式呈现多样化、数字化,例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科普的美术作品、影视作品、展示作品、网络作品也持续走热。当今科普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公众科普阅读和信息获取时,如何解决科普知识碎片化、移动化、视频化、游戏化、社交化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出更多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精品力作。

开班仪式后,全体学员在库伦旗开展观摩活动。库伦旗土地面积4709平方公里,下辖8个苏木乡镇,共有187个嘎查村。库伦旗总人口15万,由11个民族构成,是“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荞麦文化之乡”与“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城关镇库伦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拥有“名寺三大寺、名舞安代舞、名食荞麦、名药蒙医药、名沙塔敏查干沙漠、名镇库伦镇等”六个名牌。2022年库伦旗创建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在库伦镇下扣河子嘎查分馆观摩 在银沙湾荞麦科普馆观摩

培训班科普观摩活动包括参观库伦旗科学技术馆与所属库伦镇下扣河子嘎查分馆,以及银沙湾荞麦科普馆。这些馆在旗与乡镇不同层面上为青少年提供了科普活动场馆,扩大了科普工作范围。2024年,由库伦旗科协携手库伦旗文旅局、内蒙古银沙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荞麦科普馆在探索“科普+文旅”融合模式上做出贡献。

李承森与通辽市科协副主席王玉龙(中)参观库伦旗科技馆

通辽市科协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科普工作,专门举办培训班,通过授课与观摩提升科协系统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此次培训班将有效推动通辽市科普工作,创造新局面,取得更大成绩。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研学导师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