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简报(2025.19)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5﹞ 第19期(总第1139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年 7月28日
中关村街道白塔庵社区举办“海淀创新大讲堂”
戴进业正高级工程师应邀作第三场报告
7月28日,白塔庵社区的活动室内掌声阵阵,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报告专家,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戴进业正高级工程师带来的“海洋世界探秘”科普报告,让30名社区青少年沉浸式感受了海洋的无穷魅力。这场融合知识讲解与实物观察的科普盛宴,不仅解开了孩子们对海洋的诸多疑惑,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
戴进业老师深耕地质与海洋科学领域多年,现任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始终致力于青少年科学教育。报告中,他从“地球71%表面积被海洋覆盖”这一基础认知切入,层层深入解答“海与洋的区别”“海洋的形成年代”“最早的海洋生物样貌”等问题,更对百慕大三角、幽灵岛等神秘现象进行科学解读。并运用丰富的图片,精彩的视频以及自身研究实例,将复杂的海洋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从海洋的起源与形成,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从神秘的海底世界,到令人称奇的海洋现象,再到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孩子们仿佛被施了魔法,沉浸在海洋知识的奇妙世界中,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报告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孩子们积极踊跃与戴老师互动交流,纷纷举手回答问题,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有的孩子好奇地问: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是什么?有的则问道:百慕大三角是否真的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呢?戴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他的讲解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更点燃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报告结束后,孩子们仍围着戴老师带来的标本不愿离开。一位小朋友激动地说:以前认为海洋就是蓝色的水,现在才知道海底还有这么多矿产,还有这么多神奇的远古生物。戴老师带来的化石让我明白了,科学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能摸得着、看得见的历史。另一位同学则表示:我要好好学习地质知识,以后也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化石,探索更多海洋秘密。
此次活动中,戴老师用专业的讲解,珍贵的化石标本,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可感可触。白塔庵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邀请专家开展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在触摸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成长为有好奇心,敢探索的新时代少年。
(根据中关村街道白塔庵社区供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