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2025年 第一一一期(总第1294期)

2025-07-28 22:55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5﹞ 一一一期(总第1294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5728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与库伦旗科协召开科普教育座谈会


为了深入推动青少年科普活动创新发展,充分利用科普教育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推动科普工作向社会基层延伸覆盖,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2025723日,库伦旗科协与中国科学院老科协联合召开科普教育座谈会。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常务理事、老科协科普讲师团与研学导师团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工委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承森研究员,库伦旗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朝伟,旗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宝玲,旗科协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张志有及相关业务部室负责人出席会议。

座谈会现场 王朝伟与李承森交谈

座谈会围绕科普教育实践中的两大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一个是如何创新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形式,通过更贴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载体培育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二是如何深化科普教育在社区与乡村的落地实践,使其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厚植基层科学文化的重要战略支点。

王朝伟介绍了库伦旗开展科普教育工作中的亮点,一个是力推“科学家进校园传播科学知识”的活动。这几年不断邀请中国科学院与各个大学的科普专家深入库伦旗中小学校,传承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取得显著效果。今后要将科普活动拓展到社区与机关单位,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开展针对性强的科普讲座,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对科普教育的需要。另一个是将科普资源下沉到苏木乡镇与嘎查村,建设乡村层面的科技分馆,目前已经成功建成下扣河子嘎查科技馆、敖海白兴嘎查科技馆与阿其玛科普社区。这两个嘎查村科技馆是内蒙古地区首批乡村科技馆,开创了科普教育更加接地气的新形式,借此打通了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让青少年和农牧民不出远门就能过够了解最新科技进展,学习到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今后,旗科协要进一步加强乡村科技馆建设,以其为载体拓展与延伸科普活动,实现科普教育立体化、系统化。

参观库伦科技馆分馆

李承森在谈到充分利用好优质科普资源时,介绍中国科协、中国老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以及各省、自治区、盟市县的科协、老科协、教育局等都在发挥重大作用,组织科学家深入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锻炼动手能力,提升大众创新意识,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变革新局面。库伦旗地处祖国边疆地区,属于革命老区与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库伦旗格外需要科学知识的普及。李承森表示,作为中国科学研究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在开展科普教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汇集了一批优秀科学家,他们是开展科学教育的中坚力量。我们愿意与内蒙古各级科协与老科协机构开展合作,为内蒙古科普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参观库伦科技馆分馆

经过深入交流,与会人员达成共识:科普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对接需求——既要紧扣青少年兴趣点设计活动,也要契合社区乡村居民的实际需要,确保资源投放与科普活动开展靶向有效。会后,参会人员前往敖海白兴嘎查科技馆、阿其玛科普社区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基层科普设施运行效能、活动开展成效及现存短板,为后续精准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创新服务模式积累第一手资料,切实将会议共识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具体举措,推动库伦旗科普工作创造新局面,取得更大成绩。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研学导师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