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科普工作简报(2025.26)

2025-08-04 20:0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526期(总第1136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84


中关村街道举办第一场“海淀创新大讲堂”

邀请王文利研究员作“从牙和脑谈恐龙”报告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中关村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于202584日举办“海淀创新大讲堂”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报告专家,国家自然博物馆王文利研究员作“从牙和脑谈恐龙”主题科普报告,40余名小朋友和家长踊跃参加。

王老师的报告围绕恐龙的牙齿与脑展开,通过动画短片、趣味讲解、化石观察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带领孩子们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

牙齿——恐龙的生存工具包:

活动以“侏罗纪小片”中的梁龙、剑龙等明星恐龙引入,王老师结合化石图片,生动讲解了恐龙的分类与特征。孩子们通过学习“同型齿”“终身换牙”等知识,对比人类“异型齿”,理解了“牙齿决定菜单”的科学原理。现场还分享了阿根廷农民埃雷拉发现恐龙化石的故事,强调科学发现源于生活观察。

脑容量——恐龙的“智慧密码”:

通过对比不同恐龙的脑容量比例,孩子们了解到恐龙并非全是“笨脑袋”——如伤齿龙的脑容量相对较大,可能具备较高智力。老师还结合最新研究,解释了科学家如何通过颅骨化石复原恐龙大脑结构,并探讨了脑容量与行为复杂性的关系。

互动与思考——科学精神的传递 :

在“恐龙灭绝猜想”环节,孩子们踊跃发言,提出陨石撞击、火山爆发等假说,老师耐心倾听每个孩子的想法,并适时引入最新科研成果进行引导,培养孩子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在问答互动中表现优异的小朋友获赠《科学世界》杂志,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科学探索热情。许多家长表示,这场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丰富的古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的种子。

本次活动以“小牙齿”串联“大科学”,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培养了青少年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知识传播与兴趣培养的双重目标。

(根据中关村街道供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