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科普工作简报(2025.32)

2025-08-08 18:3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532期(总第1142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88


四季青镇闵香社区举办“海淀创新大讲堂”

探索远古世界—“从牙和脑谈恐龙”


202585上午四季青镇闵香社区举办“海淀创新大讲堂”,活动室变身"史前探秘基地"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报告专家,国家自然博物馆王文利研究员,为30余位青少年与老年朋友携手开启了一场穿越6600万年的恐龙探秘之旅。这场别开生面、“穿越时空”的科普报告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共同感受了古生物学的魅力。

沉浸式课堂揭秘恐龙传奇

古生物专家王老师以生动活泼的"恐龙成长日记"拉开序幕,展示从破壳幼崽到庞然巨物的生命轨迹。当屏幕上出现仅有小狗大小的窃蛋龙宝宝化石时,8岁的阳阳不禁感叹到:"原来恐龙妈妈会像鸟类一样筑巢孵蛋!

讲座最火爆的当属"我和恐龙比智商"环节通过对比恐龙脑腔化石与现代动物,60岁的张奶奶恍然大悟:"梁龙虽然体长30米,但核桃大的脑子解释了它们为什么总撞断尾巴!"现场笑声不断,这种寓教于乐的科普方式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乐在其中。

化石鉴定掀起探索热潮

"我和恐龙比牙齿"互动环节,王老师对比了食肉恐龙与食植恐龙牙齿的显著差异,青少年们化身古生物学家,对恐龙牙齿进行鉴定。“肉食龙的锯齿像牛排刀,植食龙的牙齿像打磨机”,闵香社区活动室的孩子们抢答声此起彼伏,王老师为积极参与的观众赠送了科普读物作为小礼品,现场气氛活跃。居民朋友们更带来珍贵的恐龙蛋,让观众亲手触摸现场响起阵阵惊叹。

进化之谜引发代际对话

讲座最后,王文利老师探讨了恐龙灭绝的多种假说(如小行星撞击、火山活动、气候变化等),并鼓励听众从科学角度思考生命演化的复杂性。活动中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青少年朋友们踊跃提问:“恐龙化石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有的恐龙蛋化石很少见?”王老师一一耐心解答

居民感言

一位参加活动的初中生表示:“原来恐龙的牙齿和大脑能透露这么多信息!王老师的讲解让我更想研究古生物了。”老年听众也对这种“接地气”的科普形式赞不绝口,认为讲座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穿越亿年光阴,探索永不止步!

闵香社区将持续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科普品牌,让科学之光照亮每个年龄段的求知之路。

(根据四季青镇闽香社区供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