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温泉校区举办 “海淀创新大讲堂”铭记 918 筑梦向未来 专题讲座直击庆首个“科普月”(七)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5﹞ 第56期(总第1166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年 9月19日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温泉校区举办 “海淀创新大讲堂”
铭记 918 筑梦向未来 专题讲座直击
庆首个“科普月”(七)
当 九一八 的警钟在耳畔回响,当民族记忆在心中激荡,在这个缅怀先烈、警示未来的特殊日子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9月18日下午,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温泉校区举办 “海淀创新大讲堂”活动,特邀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论坛”专家,人民日报原常驻加拿大、常驻联合国首席记者邹德浩高级记者以《祖国在我心中,我在联合国当记者》为主题,为高一高二年级师生带来一场直击心灵的专题教育讲座,让师生在回望历史中筑牢爱国信念,在聆听奋斗故事中汲取前行力量。邹德浩老师以深沉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回顾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遭受的深重苦难。他用详实的历史资料,讲述了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中国人民所经历的屈辱岁月。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接下来,邹老师详细讲述了钱学森、邓稼先、杨承宗等杰出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隐姓埋名、呕心沥血,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最后,邹老师通过自身在联合国工作的经历,生动讲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历史性提升。他
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图片,展示中国如何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如何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邹老师指出:百年来,正是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懈奋斗,推动着中国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本次专题讲座为师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引导大家以全球眼光重新认识中国 百年历史,激发了每位同学的民族自信与家国自豪感。邹老师在报告中勉励同学们,要在日常学习中夯实基础,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在未来能为祖国稳立国际舞台中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一(1)班朱礼轩同学说:"听了邹记者的讲座,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高一(2)班蔡瑞鸿同学说:“听完邹老的讲座,我深受震撼。80 年前,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抗战的胜利;60 多年前,"两弹一星"元勋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国之重器。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要铭记这段苦难辉煌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的精
神。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高一(3)班李冠霖同学说:”邹老讲述的"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我要以这些科学巨匠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将来用科技报效祖国。让我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青春和智慧书写科技强国的新篇章!”
高一(4)班闫思睿同学说:”这场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要追的是什么样的星——是投身科学研究,为人民福祉挺身而出的人。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找到正确并合适的星,持之以恒地追求那心中的星,只待明日成为那颗闪耀的星!”
(根据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温泉校区高一年级学生会供稿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