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附小举办“海淀创新大讲堂”科普活动孙莹高级工程师应邀作报告庆首个“科普月”(三)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5﹞ 第52期(总第1162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年 9月17日
北京林业大学附小举办“海淀创新大讲堂”科普活动
孙莹高级工程师应邀作报告
庆首个“科普月”(三)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科学家精神”扎根心田,2025年9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成员孙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走进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为学校五年级137名同学作了题为“致敬两弹功勋,弘扬伟大精神”的科普讲座。
孙老师首先由“两弹是指什么”引出话题,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随后,她讲述了钱学森、钱三强、于敏、孙家栋这四位科学家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带领着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在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不仅是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火箭技术等多个领域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钱三强是我国原子能科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于推动中国核武器的研发起到了关键作用;于敏攻克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技术,形成从原理到构型完整的物理设计方案,为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做出了贡献;孙家栋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北斗导航卫星和深空探测技术的重要开创者。
在比生命更重要的故事中,孙老师讲述了郭永怀在飞机坠毁前,不顾一切护住了装有中国热核导弹绝密数据的公文包,展现了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中,因氢弹没有成功爆炸,他亲赴危险区寻找未爆的氢弹碎片,导致身体遭受超量核辐射,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的感人故事。这些生动的叙述,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光辉岁月和崇高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科学家精神更是整个中华民族追求科技进步、勇攀高峰的真实写照。孙老师鼓励同学们要热爱科学,以实际行动向科学家们学习。
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让同学们深感敬佩,他们不仅是科学的探索者,更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骄傲!此次科普讲座不仅是一次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宣讲,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心。
(根据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供稿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