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懿研究员科普进校园点亮长沙学子航天梦——“宣讲团”庆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二)
科学家精神宣讲简报
﹝2025﹞第39期(总第256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年9月11日
王柏懿研究员科普进校园点亮长沙学子航天梦
正值全国科普月之际,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力学研究所分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原副所长王柏懿研究员受湖南省老科协诚挚邀请,不顾炎炎酷暑,专程奔赴长沙,先后走进芙蓉区育才学校、大同小学及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三所校园,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承航天梦想”为主题,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场浸润心灵的科学启蒙与精神洗礼。王柏懿研究员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系主任为钱学森先生),是一位在高速高温气体动力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致力于传承科学家精神的科普践行者。
一、育才、大同:聆听钱学森故事,纸飞机里探科学
2025年9月11日上午和下午,王柏懿老师分别为芙蓉区育才学校、大同小学五年级学生带来了题为《钱学森爷爷的故事》的精彩讲座。在育才学校,讲座以同学们饱含敬意的诗朗诵《那年那时的英雄》拉开序幕,为让更多的同学共享到这场科学盛宴,讲座除在该校多媒体教室设置主会场外,还通过直播形式覆盖全校,1320余名学生在各自教室同步聆听。
王柏懿老师在两校讲座中,结合自己在中国科大和力学所的亲身经历与科研生涯,用朴实的语言和感人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钱学森先生淡泊名利、赤诚报国,“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家国情怀,深刻阐释了其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王老师的讲述娓娓道来,史料详实,情感真挚,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师生,赢得教室内掌声阵阵。
讲座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折纸飞机比赛将活动推向高潮。同学们根据讲座中提到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亲手折叠,并依次投掷。这场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直观感受了科学的魅力。
在两校活动同时,还举行了赠书仪式。湖南省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伟达、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陈浩伦代表省老科协向两校图书馆赠送了一批精心挑选的科普读物。这份珍贵的礼物寄托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对青少年殷切的期望,旨在鼓励同学们广泛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力量,追逐科学梦想。
二、长郡雨外:走近钱学森大师,科普航天知识
9月12日上午,王柏懿研究员的长沙科普之行迎来了第三站 —— 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左家塘校区)。她面向该校初一、初二100余名学子,以《走近大师钱学森》为题开讲,在延续钱学森先生家国情怀、科研精神讲述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融入了核弹、导弹等国防科技知识的科普讲解。一位初二老师听了讲座后,在班级微信群里发表感言说:非常感谢湖南省老科协为孩子们悉心联系了这场精彩且意义非凡的讲座。9月3日,我们刚刚一同观看了气势恢宏的大阅兵,孩子们对我国先进的国防武器充满了好奇与自豪,此时又正值初二开学,他们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充满魅力的科学。这场讲座来得正是时候,它如同一座桥梁,完美地将国家荣誉、国防知识与物理学的实际应用连接起来。
三所学校对这次科普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并对效果感到非常满意,一致认为是一场浸润学子心灵的科学普及与科学家精神宣讲教育!育才学校校长柴坤表示,此次活动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和科学启蒙课,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乐于创造的热情。学校将继续搭建此类优质平台,让科学家精神滋养孩子心灵,引导他们努力成长为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事业的下一代。活动的影响还延伸到了家庭,一位长郡语外学生家长在班级微信群中分享感受:这样的讲座对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意义重大。也许在潜移默化中,钱学森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就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一辈子的正能量。
(根据湖南省老科协新闻报道供稿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