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2025年学术沙龙在兰州成功举办

2025-09-22 17:05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5﹞ 一三一期(总第1314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5922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2025年学术沙龙在兰州成功举办


829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老科协”)、兰州分院主办,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支持,兰州分院老科协和近代物理研究所共同承办的“核技术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应用”学术沙龙在兰州举办。

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栏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组长黄勇,甘肃省老科协会长杨祁峰、副会长周邦贵和任贵忠,兰州市老科协会长宋海慧,兰州分院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吴建刚,近代物理所纪委书记宋华龙,以及分院系统单位相关领域老专家、离退休工作人员等共40余人参加活动。

吴建刚代表兰州分院分党组致辞,对多年来致力于老科协工作的老同志们以及长期以来支持老科协活动的相关单位及领导表示感谢,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核技术在清洁能源领域研究、应用与发展现状的认识,缓解对核技术安全性的疑虑。

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靳根明作了题为“核技术与清洁能源·资源环境”的主旨报告,从全球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出发,深刻讲述了发展清洁能源——核能的必要性与潜力,系统介绍了核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领域及分布现状,深入剖析了核电发展的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态势。他还为大家展示了近年来核技术在材料、环保、医疗、空间和农业等领域的重要成果与贡献,并展望了核技术在跨学科研究、核科技普及教育、人工智能与核技术融合以及核聚变发电等方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表示,在不远的将来,核技术将以“零碳电力核心”和“环境治理工具”的双重角色成为绿色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不仅能直接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通过跨领域创新保护生态和优化资源利用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底层支撑,在碳中和进程中释放更大的潜力。

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光作了题为“核裂变能和平利用与发展前沿—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研究”的特邀报告,介绍了核裂变与核聚变原理、特点及应用,国内外核电机组运行与建设现状,尤其重点介绍了“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研究”项目的意义、进展与未来规划,并对未来核裂变能和平利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何兆忠作了题为“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的特邀报告,详细介绍了先进核能现状、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以及高功率钍基熔盐堆的设计思路、建设背景、安全性、经济性和项目进展情况。

在沙龙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核技术与核能发展应用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和观点碰撞,现场学术气氛浓厚而热烈,并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识。黄勇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活动是一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沙龙,希望老科协继续发挥桥梁与平台作用,举办更多优质活动,为助力抢占科技制高点、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进步贡献更大力量。杨祁峰也作了点评发言,充分肯定了本次沙龙的专业水准和科普价值。

本次沙龙聚焦核技术在清洁能源领域应用带来的善恶问题、环境问题、安全和可靠性问题、从事核技术相关活动人员的职业伦理问题、核技术应用所涉及到的核政治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取得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与建议,达到了沙龙预期成效。

1 :学术沙龙现场

2:靳根明研究员作报告

3王志光研究员作报告

4何兆忠正高级工程师作报告

5参加活动人员合影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老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