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普专家走进乌海市作人工智能报告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5﹞ 第一三九期(总第1322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5年9月29日
中国科学院科普专家
走进乌海市作人工智能报告
2025年9月26日,在内蒙古乌海市“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乌海行暨党员领导干部科普大讲堂”活动中,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团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李双双博士以《围绕中心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智”与“能”》的主题,在乌海市党校为300多位干部作了一场内容生动、科学视野前沿的人工智能科普报告。本次活动由乌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乌海市委组织部、乌海市委党校承办。
李老师的报告以生活化场景为切入点,从智能停车调度、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操作和ChatGPT等典型案例出发进行讲解,让听众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已经加速融入日常生活,正在改变社会运行方式。在建立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李老师以IBM“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冠军、AlphaGo破解围棋难题、AI挑战星际争霸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线索,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在算力推进、模式识别和策略优化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并对AI的核心概念与历史演进作了深入阐释。
李老师在剖析技术边界时,以自然语言处理突破、自动驾驶进展等成果展示AI的赋能潜力,也客观指出语境理解偏差、长尾问题处理能力不足等现实存在的局限性。他强调对人工智能保持理性判断的重要性。围绕未来趋势,李老师重点解析了大模型的智能涌现机制、类脑智能的神经形态架构等前沿方向,并展望了多模态融合、具身智能驱动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演进路径。
面对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李老师结合政务应用场景,深入分析“AI+”对治理方式和社会协同的深刻影响。最后,他回归“技术向善、为人赋能”的核心理念,倡导以终身学习应对时代变革,通过跨学科知识整合与人机协同实践,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双向驱动。整场报告从技术原理、产业趋势、现实挑战到应对策略构建了完整的认知框架,有助于青年干部提升智能时代的理解力、判断力与决策力。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