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郝天珧研究员在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海洋地球物理专题会议上宣讲科学家精神

2025-11-01 18:00 来源:
放大 缩小

科学家精神宣讲简报

2025﹞ 66 期(总第283 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111


郝天珧研究员在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海洋地球物理专题会议上宣讲科学家精神


20251019日,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在成都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郝天珧研究员应邀在海洋地球物理专题会议上作特邀报告,报告题目为“大海扬帆天地阔——刘光鼎先生学术思想与精神”。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同济大学宋海斌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徐亚研究员主持会议。

首先,郝天珧研究员用详尽的资料和丰富的图片讲述了刘光鼎先生从年轻立志到老年壮怀的科技报国经历。刘先生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己任,报效祖国地学事业的爱国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从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中国第一支海洋物探队开始,到带领团队编制出了我国第一份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刘光鼎院士在中国油气和海洋地球物理领域深耕数十年,对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与权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世纪70年代,刘先生为了中国海的基础地质调查,不顾胃部被切除了3/4,长期与家人分隔,奋战在一线。为了早日发现海洋油气,他和团队成员奋战海上,调查航次、钻井平台,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1989年,他放弃到亚洲近海联合勘探组织任高级专家的机会,出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他说“我是中国地球物理学家,首先要为中国地球物理干事”。这是他舍弃高薪来任所长的唯一理由,因为在他的心中,国家利益始终置于首位。

1995-2001年期间,刘光鼎先生针对我国经济增长迅速、石油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的实际情况,高瞻远瞩提出中国石油工业二次创业,出路在于突破海相残留盆地油气的科学论断,尽管在当时他的观点得到的共鸣还是少数,但他坚持宣传呼吁毫不动摇。他指出中国人创立并发展的“陆相生油理论”曾彻底驳倒了国外地质学家的“中国陆相贫油论”,年产原油曾达到1.7亿吨,这个成就举世瞩目。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油气需求,需要寻找陆相油以外的油气资源。他从我国已有的海相油气事实出发,认真分析对比我国与其他油气产国的实际地质情况,于2001年大胆向中央提出“关于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建议。2005年后,全国各地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传来的喜讯、特别是普光大气田的发现为刘先生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勘探开发实例,辽阔的海相之光映照出他长远的目光和超人的胆识,这是老科学家不断创新精神的最佳写照。

郝天珧研究员还回顾了刘光鼎先生高瞻远瞩,呼吁布局地球物理装备自主研发的经历。特别是他出任863计划820主题专家组成员期间,大声呼吁自主研发认识地球的“千里眼”、“顺风耳”,积极推动自主研发海洋装备的项目实施。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包括国产海底地震仪在内的一批海洋探测装备技术向着“零”的记录开始了挑战。刘光鼎先生在国产海底地震仪的研发过程中亲临教诲,鼓励打气,在仪器试验遇到挫折时又中肯建议,讲授经验,激励大家不惧失败,实现零到一的突破,这位战略科学家的洞察力和科技报国的责任担当深受后辈敬佩。

在报告中,郝天珧研究员以一些实例介绍了刘光鼎先生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境界,特别是老科学家的爱国、求实、创新和奉献精神。她寄语年轻科技人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技报国精神,勇于创新,脚踏实地,为国家地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宣讲在与会科技人员中引起强烈共鸣。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刘光鼎院士,但对老人家的科研经历与家国情怀并不十分了解。会后有的听众说强忍热泪,从内心更加佩服刘光鼎先生,也感觉和老科学家的距离更近了。通过宣讲,展示了刘光鼎先生的科技强国突出贡献与高风亮节,深深地鼓舞了听众,大家表示要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为祖国地学事业的发展奋力奉献。

(根据会议供稿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