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举办“海淀创新大讲堂”活动科学家进校园——走进大自然探索石头的秘密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5﹞ 第91期(总第1201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年 11月4日
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举办“海淀创新大讲堂”活动
科学家进校园——走进大自然探索石头的秘密

10月24日,人大附中实验小学“海淀创新大讲堂”活动如约而至。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白勇军高级工程师受邀作报告,为该校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岩石科普课。
报告伊始,白老师以岩石标本为切入点,通过展示花岗岩,向学生讲解岩石的矿物构成,指出所有石头均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比如黑色的磁铁矿、红色的长石等,均为构成岩石的基础矿物。老师的讲解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为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地质认知,白老师进一步向同学们科普地球结构知识。他将地球比作“鸡蛋”,以“蛋壳”对应地壳、“蛋白”对应地幔、“蛋黄”对应地核,生动解释了地球圈层构造。同时白老师还以“煮稀饭”类比地幔岩浆运动,向孩子们说明了岩浆从地壳薄弱处喷发形成火山岩的过程。老师的讲解让抽象的地质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助力学生理解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地壳主要岩类的形成逻辑。


随后,白老师展示数十张矿物图片,带领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矿物,涵盖常见的石膏、黄铁矿,以及珍贵的红宝石、蓝宝石,还有价值较高的砷钙铜矿、葡萄玛瑙等。期间,他特别说明红宝石与蓝宝石的关联性 —— 二者同属钢玉矿物,仅因颜色差异而分类不同;同时提醒学生,常见的朱砂手链含汞成分,长期佩戴可能危害健康,需谨慎对待。
在互动环节中,白老师通过提问“钻石、红宝石、黄铁矿、石膏中哪些属于金属矿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一名学生准确判断出黄铁矿为金属矿物、其余为非金属矿物,获得了全班的掌声。此外,白老师还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国石”图片,鼓励学生描述石头图案,在互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课程尾声,白老师结合科技前沿,介绍了岩石与矿物的实际用途。例如石英石可提炼硅元素用于制造电脑芯片、玄武岩因适应月球极端环境可应用于月球探测、稀土是制造导弹与战斗机的关键材料等。同时白老师鼓励学生,强调岩石中蕴含丰富科学奥秘,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未来积极探索地球更多 “宝藏”。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仍围绕白老师继续提问
此次岩石科普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岩石与矿物的基础知识,更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为培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少年搭建了优质平台。
(根据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供稿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