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刘卓军研究员为人大附中昌平学校宣讲科学家精神

2025-11-06 18:00 来源:
放大 缩小

科学家精神宣讲简报

2025﹞ 68 期(总第285 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116


刘卓军研究员为人大附中昌平学校宣讲科学家精神


2025115日,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卓军研究员受邀走进北京市人大附中昌平学校,为六年级全体100余名师生带来“走进吴文俊”专题报告。本次活动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中科科技培训中心携手助力北京市科技社团服务中心“2025年高水平推进组织建设—老科技工作者作用发挥项目《科学家进校园 科普报告活动》重要环节。本场讲座旨在通过科学家事迹分享,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感悟数学魅力。

本次报告围绕“吴文俊是谁”“向吴文俊学习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三个核心部分展开。在“吴文俊是谁”的分享中,刘卓军老师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这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中国数学家吴文俊先生。作为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代表之一,吴文俊先生在拓扑学领域深耕不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贡献。刘卓军老师强调,优秀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离不开“再接再厉、不断前行”的执着追求,这为学生们理解科学家精神奠定了基础。

随后,围绕“向吴文俊学习什么”这一部分,刘卓军老师提炼出四大核心品质:一是不吃老本、努力再立新功的干劲。吴文俊先生在深耕数学领域之后,开创性地提出了数学机械化概念;二是时时刻刻都可以工作的劲头;三是在逆境和挫折面前不气馁的精神。即便曾遭遇考试零分的打击,吴文俊先生仍坚持认真听讲、潜心钻研;四是自立自强,有敢于走自己道路的勇气。面对“国外研究均用数理逻辑方法”的质疑,吴文俊先生坚定回应“为什么一定要用”,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之路。

最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部分,刘卓军老师以“数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热烈互动。在同学们踊跃发言后,老师给出精准定义:数学是“数”与“形”的学问。为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的本质,老师带领大家试算北京市面积等,也直观展现了学习是反复打磨、不断精进的过程,让学生们明白学数学并非易事,需持之以恒;通过解析“立方和”与“和平方”的关系,让学生们了解到二者计算结果虽可能相同,但本质并非一回事,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树立质疑精神,鼓励大家在学习中多问“为什么”。

本次专题报告不仅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们在探索中感受数学思维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知识的求知热情,更让大家了解到吴文俊先生的事迹,通过真实故事传递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北京市人大附中昌平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为学生搭建接触科学、感悟精神的平台,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让科学家精神扎根成长,让数学思维的魅力持续滋养学生成长之路。

(根据人大附中昌平学校供稿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