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一区’学术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决策咨询沙龙
2020-06-28 18:44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专家咨询团)
中国科学院老专家咨询团在2019年开展“学术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其中包括“学术创新文化环境”的专题调研和举办“‘三城一区’学术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决策咨询沙龙。在前一项工作中,中国科学院老专家咨询团通过对五个研究机构的调研,初步了解了学术文化环境的现状、科技人员的要求和意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在此基础上,举办“学术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决策咨询沙龙,进一步讨论学术文化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从管理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为营造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学术文化创新环境献计献策。
一、召开沙龙储备会
为了办好沙龙,取得应有效果,咨询团专门召开沙龙筹备会,有9位专家参加研讨,这些专家曾是学术带头人,有些还同时做过科技管理工作、领导过研究所的创新文化建设。通过讨论大家认为:首先,沙龙一定要有主旨报告,报告人层次要高,最好是从事学术文化研究的专家,或者是科研机构的领导等。有人推荐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专家做主旨报告;第二,咨询团要做“学术创新文化环境”的专题调研报告,使与会者了解调研结果,了解目前学术文化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科技人员对文化环境的看法和要求,以及优化学术文化环境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便于启发与会者有针对性的讨论。第三,主题讨论环节设立多人做有准备的发言,除了负责研究所调研的老专家(5人)而外,邀请一些在职学术带头人做主题讨论发言,要提前一个月发出主题发言人的邀请函,函中提出发言内容的参考提纲。第四,将有准备的发言和即兴自由发言相结合。
二、成功举办沙龙
沙龙在10月28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举办,会期时间一天。沙龙由咨询
执笔:洪延超
团团长洪延超研究员主持。主持人首先介绍沙龙举办的目的意义,他说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的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引领和支撑我国进入创新国家行列,这是北京的近期建设目标。为此,目前北京正在实施“三城一区”建设。从“三城一区”定位看,研究的学科领域必然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为北京经济开发区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科技部长王志刚等相关负责人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问时说,中国创新生态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他说,“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人来开展,要让科研人员有更好的科研环境。”他还说,要加强学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操守。
在加强“三城一区”建设过程中,除了硬件建设外,也要加强在制度、机制和文化环境上的建设。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是引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学术文化环境对学术创新有重要影响,为了提升北京“三城一区”学术创新能力,有必要了解目前学术文化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中国科学院老专家咨询团通过对五个研究机构的调研,初步了解了学术文化环境的现状、科技人员的要求和意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在此基础上,举办“学术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决策咨询沙龙,进一步讨论学术文化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从管理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为营造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学术文化创新环境献计献策。
沙龙特邀中科院科技战略研究院樊春良研究员给沙龙做主旨报告。中科院老科协理事长何远光、副理事长张志林、原中科院离退休干部局局长孙建国,中科院研究所的原党委书记谭福安、陈树堂,大气物理所党委副书记王生林、原副所长李军以及咨询团专家王柏懿、王庚辰、林世昌、李爽、徐家远、马兵以及研究所专家孟庆岩等30多位专家参加了沙龙。讨论紧紧围绕学术文化环境问题,讲观点,提建议,畅所欲言。
沙龙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院樊春良研究员做主旨报告。樊春良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科技政策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家。他长期从事科技政策与管理方面的研究。他的主旨报告从分析科研环境的概念出发,回顾近十几年关于学术环境方面的调研情况,提出长期没有解决的影响学术文化环境的主要问题,梳理中国与科研环境相关的科技政策,分析主要科技政策对科研环境的影响,对改进和优化学术文化环境提出了建议。
咨询团副团长马兵研究员做了学术文化环境的调研分析报告。通过对五个研究所调研的结果分析,给出目前学术文化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科技人员相关反应和要求,从文化、制度和管理层面初步提出优化学术文化环境的对策等。
中科院老科协理事长何远光首先祝贺“三城一区”学术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决策咨询沙龙顺利的召开,也预祝会议圆满成功。他借此机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老科协工作的批示。他说这是最高领导人的批示,对老科协非常重视,也给了我们鼓励核力量,我们要好好学习落实。今天的决策沙龙,是一次很好学习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的举措。他要求要把沙龙办好,写出一份让北京科协满意的咨询报告、体现中国科学院老同志水平的报告。
大气物理所党委副书记王生林致辞说,最近几年的咨询团专家汇编我认真看了,启发很大。咨询团成立十年了,现在被批为北京科协智库基地试点单位,每年要开展多项研究,这些研究不管从形式还是成果都非常有意义,形成的这些咨询建议为领导政策决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大气所作为团长单位,积极支持咨询团的工作,在办公用房、办公场地、经费方面每年都给予很大的支持,以后会继续支持。他还建议咨询团尽量吸收年轻人,并预祝沙龙圆满成功!
在主题讨论环节中,有8位研究员,其中有在职的学术带头人,做了有准备的主题讨论发言,其中有两位还用了PPT报告。讨论紧紧围绕学术文化环境问题,讲观点,提建议,畅所欲言。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李爽说,要营造民主的学术环境,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二是鼓励发表不同意见,鼓励标新立异,宽容失败;三是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营造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林世昌认为,科研工作需要发扬“安专迷”精神。“安专迷”是一种默默干事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要制订合理的人才政策使尽量多的人有“安专迷”的条件。
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徐家远提出要营造科技成果服务强国建设的良好氛围。他说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工程量大、耗时长;二是投入大;三是一次“再创造”。对于营造适合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文化环境氛围,他提了多条建议。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庚辰从人才评价、科研评价的角度谈一些看法。现在“四唯”横行霸道,主要是对中央文件精神没有很好执行,文件原则性比较强,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此外,“四唯”已经在科技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需要强化执行文件。现在基金委的项目评审已有了好的苗头,所以还是有希望的。
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刘新建谈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问题。他说,求真求实是科学的本质,问题导向是科学的基础,人才建设是关键,评价更不能“一刀切”,分类评价,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才能形成 “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科院原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局长孙建国说,对于营造学术创新文化环境,中央不是没有政策,突出问题是没有制订实施细则,没有认真执行。文化建设还不自觉,就要有政策、要有制度去约束。要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使出台的文件能够很好落实。评价指标体系很重要,喊了很多年,大家都讲要分类评价,要有一些可操作的具体的建议。他还对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宽容失败,成果转化等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孟庆岩讲了改进科研评价体系,提升创新能力问题。他认为不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已成为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其主要问题是急功近利。首先,不再简单地以发表论文数量以及项目成果作为评价标准,更要注重科研成果影响力和实际价值;评价体系要有利于长期性、集体性研究工作的持续性开展,避免急功近利,克服“小、散、杂、低水平重复”等问题。他认为科研评价要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科研的性质、领域制定相适应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其中,科学创新应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标准;技术创新应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关键技术的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等要素为主要标准。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柏懿认为科技评价涉及项目、人才两方面,是一种政策的导向,对于学术环境的营造、科技产出的质量均有深刻的影响。对于真正的“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思想,在其萌芽阶段,研究者未必有十分把握的方案和路线,这种原创思想是否可行尚需探讨摸索。目前的立项评价缺少对这类课题的鼓励。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树立“支持原创,尊重原创,保护原创”的思想,构建能够推进营造创新学术文化环境的评价体系在国家以及北京的自然科学基金中,专门设立鼓励“原创科学思想”类别的基金项目;国家和地方科技成果奖励评议模式应当改变,建议将申报制改为推荐制。
原中科院人事局局长、老科协副理事长张志林积极评价了沙龙的主旨报告、调研报告和各位专家的讨论发言,并对咨询团撰写好决策咨询建议提出了要求:总结报告不能太长,要凝练。他充分肯定了从90年代开始,科学院设立的定性、定量评价体系。提建议就要认真的研究中央的有关政策,针对政策里的一些焦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原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党委书记陈树堂认为过去的评价体系还是比较健康的。评研究员学术委员会要通过,五个同行评议要通过,答辩要通过。 他认为对于科技人员评价,定性和定量两者不能偏废。比如成果转化失败了,就认为成果一定不行了、不先进了吗?不见得。因为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他还就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李军谈了科技成果如何落地问题,并对怀柔科学城吸引研究机构提出了建议。他认为SCI论文量化评价体系,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出台的与利益挂钩的评价方法,现在应该再进一步的提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安专迷”并不过时,是优良的文化传统,应该提倡。信念、理想很重要,对新的典型事迹要大力的宣扬,造成一种氛围,让大家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制度层面要跟上,从管理创新要科技创新。
由于我们认真设计沙龙的各个环节,邀请合适的专家,沙龙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沙龙的主旨报告、调研报告和主题发言内容分别见附件一、二和三。讨论发言内容按速记稿整理(见附件四),内容有删改,未经报告人和发言人审阅。
三、提出的专家建议
针对这次调研结果和科研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依据这次沙龙的讨论分析,对学术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提出如下观点和建议, 提供给北京有关部门“三城一区”建设中制定科研体制和科技评价制度、建设科学城文化环境参考。
1、改革学术考评制度,尤其是要慎用定量考核制度。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是导致学术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和重复研究、学术腐败的根本因素,是我国科研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定量的考核使人不能沉下心来做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研究,考核成绩又与个人的物质利益和职务晋升挂钩,因此他们急着发论文、出成果,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急功近利搞实惠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突破做人底线,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管理部门应纠正以往单纯以论文等科研成果为标准的定量考评机制,建立对科研人员公正、公平、更加理性、科学的学术考评、人才评价、职称晋升体系;重视同行评价,包括国际同行评价;延长评价考核周期,重点评价学术带头人,学术群体内部人员应由学术带头人去考察;以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和解决的科学问题的评价为主,发表论文等定量指标只作为参考。
2、科研机构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要分开。由于行政权力控制了所有的资源、人事、甚至研究任务,而学术权力在单位里基本没有地位。目前有些单位学术权威又是行政一把手,亦官亦学,制定并操纵游戏规则,难免产生一些学术界的腐败。所以对一些有一定影响的学科权威,建议让其专心搞研究,不要再担任繁杂的行政领导工作。要充分发挥和用好学术委员会的相关权力,建章立制,使其成为科研部门学术审议和决策机构,成为学术行为的仲裁机构,使学术真正独立。
3、改革科技管理制度,使科研人员有条件“安、专、迷”,持续深入研究某一科学问题。科技政策对学术文化环境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科研事业单位80%的项目都靠竞争经费,这样就是竞争过度,创新就很难推行。建议对基础类研究机构,60—70%的科研经费由国家稳定支持,30—40%经费由研究机构通过竞争获得。这样把科研骨干人员从每年的争取课题的大战中解放出来;避免科技人员的个人收入与课题研究经费挂钩;科研人员工资待遇完全由国家提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中去;科学合理考核科技人员,考核周期延长到5年,才能使科研人员有跟踪一个科学问题、发扬“十年磨一剑”精神,潜心研究的条件。以科学合理方式配置科技资源,解决科研人员多头应付问题,使其能自主安排和跟踪持续研究的项目,避免研究多面,这样的政策环境不适合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难以坚持持续创新活动。
4、“小、散、杂、低水平重复”研究是当前科技界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是定量考核制度造成的。由于定量考核,发表文章的数量直接关系到科技人员的职务晋升、工资待遇,科技人员不愿意从事难度大的创新研究,跟踪模仿成了主要研究方式。要改变这种状况,改革定量的科技考核制度是重要对策。
5、对于应用型研究机构,技成果成功转化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对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前景进行认真的评估並取得共识。技术和市场决定着企业生命力和效益;而共识,则是研发方和企业方双方合作成功的基础。
(2)产业化需要一批精通技术、热爱成果转化工作的科技人员。除了需要有研究人员,还应配备一些懂工艺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能工巧匠。
(3)对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所有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评价,要按从事工作的不同,分类评聘。评价要注重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最终的转化结果。评判标准有别于基础研究。
(4)资金支持是成果转化过程的一个重要保证。建议国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加大对成果转化的孵化阶段扩大实验或中试放量工作的支持,以保证成果转化全过程顺利推行。
(5)重视对合作对象的选择,这是产业化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对合作对象的技术基础、资金实力、市场运行和管理能力以及领导者理念和企业文化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计划和措施,保证成果转化的顺利成功。
6、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科研不能自娱自乐,要到“奥运会”上拿奖牌。基础科研其目的和使命是探究未知、发现新知。基础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是存在不确定性。要建立宽松自由、资源共享的环境和条件,让大批的优秀年轻人自由探索是一条正确之路。北京“三城一区”建设中,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搭建研究平台,给优秀人才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让他们自主选择课题、自由开展探索;制定统一的考核规则,对研究群体负责人五年进行一次国际、国内匿名评估,评审团队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科学价值;通过的留任、提高薪酬和科研经费,通不过的走人。同时开展学术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建设鼓励年轻人心无旁骛、精耕细作的科研软环境。
7、支持原创,尊重原创,保护原创,鼓励原创性研究。关于科研项目申报和和奖励的建议。目前在申报科研项目时,一般要写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等。
但是,对于真正的“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思想,在其萌芽阶段,研究者未必有十分把握的方案和路线,这种原创思想是否可行尚需探讨摸索。目前的立项评价缺少对这类课题的鼓励。这样,我们的研究只能是跟在前人的后面做一点点改进型的工作。
综上所述,建议有关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树立“支持原创,尊重原创,保护原创”的思想,构建能够推进营造创新学术文化环境的评价体系。具体如下:
在国家以及北京的自然科学基金中,专门设立鼓励“原创科学思想”类别的基金项目,经费不必很高,不要求完备的“可行分析”,但需阐明原创性。对于这类项目,允许失败,但需说明失败的原因,给出更新建议。
8、科技成果奖励评议模式应当改变。目前国家奖励的评议采用自主申报、主体评审、专家选定的模式。这有不少弊端,它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缺乏客观性,申报者总是自主不自主地“拔高”自己,往往都是“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加之是申报单位组织评审会,往往只找“赞同派”(若有反对者,以后便“出列”了),“面对面”的评审也不利于同行坦率表达意见,这样的“评审结论”也多是流于形式,基本上是申报单位事先拟定评审意见,请同行专家签字而已。至于到了国家科委的专家评议,现在的“走后门、拉关系”现象层出不穷,禁而不止,已成为一种人人皆知的潜规则。这种评奖制度是无法促进学术创新的,而且污染了学术创新文化环境。此外,目前国内的奖励存在“重实物轻思想,重集成轻原创”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我国“跟踪迅速,原创不足”的原因之一,这种状态应当尽快改变,评价体系的导向是十分关键的,对学术创新文化环境有重大影响。
国家和地方科技成果奖励评议模式应当改变,建议将申报制改为推荐制,将面对面的主体评审制改为背靠背的客体评审制。提出原始科学思想者应当是第一获奖人。 最好设立像诺贝尔奖那样一类的褒奖首先给出发现或发明的科学家或工程师。
9、大力、持久地宣传科技界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先进思想和科学精神,老一代科学家爱国主义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要结合新的形势,在科技界广泛宣传优秀科学家在道德、学风、价值观方面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先进事迹;宣传他们在科技立项、招收学生、论文答辩、成果转让、发表论文、学术和项目评审、经费使用分配等方面的正确做法。
10、在选拔业务领导干部方面要处理好专业成就与领导的关系。要选拔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擅长科技管理、知识广博、专业优秀的年富力强的科学家担任各级业务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和管理方面的作用。但是,有成就的专家更应该在专业岗位上潜心研究、在专业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附件一:主旨报告
中国科研环境相关的科技政策
樊春良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本次报告讲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科研环境的概念;二是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关于科研环境的调研结果;三是中国近些年出台的关于科研环境的主要科技政策;最后给出若干结论。
一、科研环境的概念
国际学术界对科研环境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一般会用一些词来表达,例如环境、氛围、组织情景等等。《中国科研环境评估报告》对科研环境下的定义是,围绕科技人员周围及其中可以直接和间接影响科技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科研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硬环境指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的工作条件,包括科研设施、科研资料、科研辅助的配备;软环境包括为营造浓厚的科研气氛而出台的各种政策,包括科研经费、科研时间和科研工作量等等。
从宏观方面看,科研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
科研环境包括整个科研行为的循环过程,从科学家申请到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取得成果,到将成果反馈给社会。这个循环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研究经费获得机制,可以把它称为交换系统,通过信息与资金的交换,从政府或其他资源获得课题经费;二是规范系统按,照科学研究的技术规范、行为规划和组织规划开展研究;三是奖励系统,研究成果经过科学界使用得到承认,科学家根据研究成果获得各种奖励。从科学研究开始到获得科学成果,再到科学奖励的整个过程看,科研环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包括物质环境、规则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体制和制度环境、甚至包括大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追求很快取得效益,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科研的发展。
科研环境的主要作用是,一是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的作用;二是激励创造性的研究;三是规范研究,使科研可以健康的运行。
二、若干关于科研环境的调查研究
近十几年,有不少关于科研环境的调查,比较有影响的有:一是2006年陈健、何国祥做的《中国科研环境调查报告》,影响比较大;二是关于中国科协对科技工作者的调查;三是《中国科研环境的评估报告》;四是《转型中的中国科研》;五是2018年科协做的关于科技工作者的调研。
1. 中国科研环境调查报告(2006)
这项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要调研课题—“我国科研环境专题调研”,是2003年中国科协主持的“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 子课题之一。
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科研环境是非常差的,主要表现在经费不够、设备落后、科研人员生活条件很差。进入新世纪,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经费问题、生活条件问题和科研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科研环境问题逐步转移到软环境建设方面上。这项研究调查了七个研究所,涉及化学、基础医学、农学、林学等等领域,统计范围包括五个城市的问卷调研,调研对象大多数是高级职称的人员。得出结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时国家投入不足、后勤力量缺乏、科研人员生活工作条件较差的局面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2003年,科研经费持续增长,为科研环境改善奠定了物质基础。国家科研队伍的骨干完成了新老交待的代纪转移,科技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进入本世纪初重要的硬环境得到了基本改善,但是软的环境还是成为问题。宏观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国家科技预算监督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科研人员所处的微观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些问题成为阻碍科学研究的瓶颈。首先,课题申请难度大、竞争激烈;第二,小圈子现象背离公平竞争的原则;第三,科研投资渠道单一满足不了需求。对科研环境虽然有超过一多半人满意,但是也有接近40%的人并不满意。微观科研环境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课题组组成方式、团队队伍、学术封锁、经费使用等等都存在一些问题,科研人文环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结论是,由于目前我国科技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了大多数科研人员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随着我国科技投入的增加,原来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凸显;缺乏配套措施、缺乏有力的监管环境。
总的来说,中国科研环境出现的问题包括学术不端、同行之间不交流、重点实验室不开放、课题组遴选不够民主、非科研事务占用时间过多、经费渠道单一、竞争过度。
这项研究揭示的是十多年前的情况。通过这段历史的考察,对于认识今天的科研环境可以更有历史感,更加完整认识科研环境的演变。
2.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2013)
这项调查的结果表明,核心是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是导致急功近利的根本因素。有68.2%的科研人员认为科研评价导向不合理是我国科研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各类评价过多过滥,主要问题是应付评价而不是开展学术交流。我国学术评价的制度以论文和著作等量化指标为依据,使科研人员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而忽视了科学研究本身追求真理的核心价值。相对短期的学术评价与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前景之间联系过于密切,导致部分科研人员铤而走险,催生了学术不端,因为和各个方面待遇挂钩,造假各种问题也出现了。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不科学,导致科研人员多头应付难以自主规范研究,目前科技资源配置以竞争性课题为主,资源分配主体多样、渠道多样、要求多样、方式多样,使得科研人员不得不多头申请,在各种题目之间频繁的转换,科研人员由于缺乏自主支配稳定的科研业务经费,只能按照变化不定的项目指南设计研究途径,很难呈现新的安排持续研究项目导致研究多面。现行政策环境也不适合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难以坚持持续创新活动。
3.《中国科研环境:评估报告》(2014)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技研究所受中国科协委托,完成《中国科研环境评估报告》。根据对高等院校、研究所、大中型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的大量问卷调查,科研人员对当前环境总体上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但提出了六个突出问题:一是科研机构自身缺乏创新管理能力,大量机构缺乏系统高效的创新管理能力。这是首次被提出的。 二是科技经费投入和分配到人的针对性不强。三是多数科研人员仍然缺乏高层次和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机会。这个问题是有背景的,那些年,国家在收紧国际交流的政策。四是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的公共性和透明性不够。五是科技共同体和科技社团发挥的作用不足。六是社会整体创新文化氛围不够理想。 尽管近年来科研设施、技术条件明显的改善,科技管理部门也在加强绩效管理,推进科研合作并积极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调查发现,科研人员仍普遍感到创造力难以充分发挥,所在单位科技管理部门缺乏系统高效的创新管理能力,成为当前制约科研环境改善的主要障碍。同时,也进一步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科研机构,能够探索更加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宏观和微观环境。报告提出一些建议:努力保证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开展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强化“科学共同体”在全社会科技事务规划中的话语权, 建立更加透明和更高社会参与度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制定大力支持科研人员走出去的经费预算制度,探索实施普惠性的科技政策激发大众创新。
4.《转型中的中国科研》
此项研究是2015年自然集团在中国做的调研,发放1700多份问卷,研究了几十个案例,着重研究科技人员怎么更好的发挥作用。报告以《转型中的中国科研》为题发表。
报告指出,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努力保持这一引人瞩目的发展势头,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那就是要寻找到一条最佳路径,在未来实现知识驱动下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界需要在这个转变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国在科研领域显著和持续的投入,已推动了国家科研产出的大幅增加。但是,在这个关键的转折关头,中国的科研环境也面临着特有的挑战。
报告对中国科研体系在科研资助、科研实施和科研传播三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和发展的建议。
报告建议,第一,在科研资助阶段,优化支持,促进卓越和创新。(1)优化平衡。首先,中国的科研资助机构可更多地资助基础研究,以推动有深远影响的创新。其次,持续投资于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新想法,有望带来长期收益。再次,资助机构可更多地扶持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以提高科研生产力并获得长期效益。最后,增加人员劳务费可以帮助改善研究效率。(2)保证公平和效率。首先,科研资助机构可以更广泛地采用基于研究价值的同行评议机制,进一步提高科研环境的透明度。其次,在设计和发放重大项目的资助时,扩大科研界的参与面可以提高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3)严格尺度。首先,资助机构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行政障碍,并增加资金使用的弹性,以帮助科研人员提高生产力、提升效率。其次,简化资金使用的报告、评估和财务审计流程,让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专注于研究工作本身。
第二,在科研实施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培育支持型的科研文化;培训年轻的科学家;填补人力资源短缺,使科研回报最大化;资助机构和科研机构需要考虑采用更加细化的方式来评估科研,消除不利于正常学术交流的行政障碍,促进国际合作。加强科研道德和伦理教育。
第三,通过发论文与公众传播提升科技影响力。
5.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2018)
2018年,中国科协做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调查,对科研环境整体评价是:一是创新自信的大幅度提升。58.3%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我国的科研环境与五年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35.7%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能强国的科学家,比2013年增加了13.2个百分点;72.3%的人认为整体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得益于我国的国情体制。二是对国家创新激励政策知晓率偏低。表示了解《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的科技工作者分别占31.7%, 27.3%,22.0%和21.2%,表示没听过四个政策的科技工作者分别占27.1%,34.7%,42.0%和44.3%。三是最看重同行评议的评价。科研人员最看重是同行的认可,相对公众、政府、产业、同行四类评价主体,37.2%科技工作者更看重同行认可,16%看重产业界的认可,11.6%重视公众的认知度,9.4%重视政府部门的认可。科研工作者对能力水平比较看重,32.8%的科技工作者重视科研能力,其次为成果转化能力(22.3%),获得科技奖励(20.0%)和发表论文专著(15.0%),看重科学道德、科学精神、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普奉献的仅占13.9%、。7.3%、6.5%。四是科研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但是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在被调查的科研工作者中51.4%认为急功近利的学术浮躁问题较为严重,虽然比以前有所下降。52%的科研工作者认为科研人员创造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五是科研诚信环境明显改善,但相对薄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科研成果挂名、抄袭的学术不端行为。
二、关于科研环境的相关政策
从2003到近几年,与科研环境相关的科技政策大概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评价政策,第二类人才政策,第三类经费政策,第四类科研诚信政策。
第一个方面的政策是关于科研环境的评价政策。早在2003年,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改进科技评价工作的决定》,指出首先要明确科技评价的主要问题,充分认识改进科技评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必须有利于加强原始性创新,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实力;三是科技评价坚持以国家目标和科技自身目标为导向,针对计划、项目、机构、人员等不同的对象,根据国家、部门、地方不同层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产业化等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确定不同评价项目的目标、内容和标准,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指标,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四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原则,建立国际接轨的评价制度,增加科学技术评价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政府不组织机构排序、不干预具体评价工作。在建立健全专家资格审查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国内外专家库的建立共享,推行国际同行评议机制。第五,科学技术评价始终要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等短期行为,鼓励引导科研人员开展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工作,反对浮夸。不得以数量代替质量,加强科研成果评价工作的管理,改进现行成果评价方式,采用国际同行评议和专家推荐的方式。第六,坚持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激励科研工作者勇于从事原始性创新研究。人员评价要遵守分类评价的原则,注重对科技人员群体的评价,重点考察学术带头人,群体内部人员的评价应由学术带头人去考察。要淡化职称评价,重视岗位聘用等等。第七,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坚决反对任何不负责任的学术不端行为。这七条评价政策放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新的相关文件是科技部2016年发布的《科技监督与评估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一总体思路是:统筹设计,分布实施;制度先行,强化各主体责任;注重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全过程痕迹管理;注重结果的反馈和运用,促进科学决策和管理。二是建设统筹协调和监督的评价体系,包括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责任,突出法人责任,建立全方位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政府外部监督和评估工作的统筹。三是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监督与评估,要有全过程监督,强化各环节监督,统一信息平台,加强对科学计划绩效评估,对评估结果要强化应用。加强对专业机构的监督评估,建立内控体系,严格履行职责,加强部监督。要建设信用体系,与国家信息管理体系相结合,研究制定加强监督与评估队伍和能力建设的举措。
第二个方面的政策是科研环境相关的科技人才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18),内容有:(1)总体的要求和基本原则;(2)分类健全人才评价的标准,包括实施分类评价,突出品德评价,科学设置评价标准;(3)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包括创新多元评价方式,科学设置人才的评价周期,畅通人才评价渠道,促进人才评价、项目评价和机构评估的有机结合;(4)加强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的改革包括建立评价制度,科学评价社会科学人才、教育、医疗、技术技能以及企业方面人才。(5)健全完善人才评价管理服务制度。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建全市场化、社会化管理体系,优化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
最新的关于人才方面的政策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2018)。文件包括主要几个方面的内容:(1)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完善指南编制和发布机制,保证项目的评审公开公平公正,完善评审专家选取使用,提高项目评审质量和效率,严格项目成果评价验收,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绩效评估,落实科技奖励的改革方案;(2)改进科技人才评价的方式,统筹科技人才计划。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使用导向、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评价;(3)要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实行奖惩管理、落实法人自主权、建立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激励评价考核体系;(4)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过程的监督评估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5)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加大推进力度、开展试点示范。
第三个方面的政策是科研经费方面的政策。最近一些年出台了关于科研经费的一些文件,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技项目资金管理的政策。最重要的一个文件是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内容包括对经费使用的总体要求;加强科研经费和资金分配的统筹优化(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计划,建立健全协调统筹机制,建设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基础前沿性要突出创新导向,公益性科研项目突出重大需求,市场导向项目突出企业主体,重大项目突出国家目标导向),改进科研管理项目流程(改革项目制定指南和发布机制,规范项目立项,明确项目过程管理的职责,加强科研项目验收和结题审查);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规范项目的预算编制,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完善间接费用和课题费用管理,改善项目结余资金的管理办法,完善单位预算管理)。
2018年《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评价制度和绩效分级评价等在科研单位的试点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
第四方面的政策是科研诚信方面的政策。这几年科研诚信越来越受到重视。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内容包括:关于完善科研诚信信息管理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的诚信管理;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切实加强科研诚信的教育和宣传;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加快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以及保障措施。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主要内容有总体要求,践行大力弘扬新时期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造良好科研生态;加强宣传,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
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它把科研环境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对科研体系、人才和开放都提到了。首先是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垄断市场分割、改进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健全产业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价格倒逼的创新改制。其他部分——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等涉及到科研环境建设。具体提到优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强化对科研工作者的绩效激励力度,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评价制度。特别是在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方面,提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双向流动。
三、结论
1、不同的时期科研环境存在问题的重点是变化的。20世纪90年代时候,科研环境存在的问题是科研投入不足、科研设施落后、科研人员生活条件差。这些问题本世纪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涉及到科研课题经费的管理,此外科研评价过多、经费使用也有问题。总体上说,中国的科研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有些问题一直是存在的,或强或弱。如科研资助的机制以及科研经费问题,对科研人员影响很大,一直处于不断申请项目、不断写申请书,不能很好地稳定的做一件事。
2、科技评价的问题一直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是影响科研环境的主要因素。
3、科技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科研经费使用方面,这些年出台一些政策对科研人员有很大的激励。但未来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实际上在缩小,更需要的是体制机制的改革。如果科研事业单位80%的经费都靠项目竞争经费,这样就会竞争过度,科研环境很难稳定。只有一个科研机构确定有明确的使命导向,投入结构非常的稳定,如有60%可以稳定性的支持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现在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现在科研院所制度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影响着科研环境。
4、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在科研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当前,科学共同体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科研环境的建设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学术团体和学会以及群众性组织、科学家组织发挥作用。学会完全能够发挥比现在更大的作用,因为学会管着期刊等等,但是现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5.科研机构自身的改革是科研环境建设的关键,无论是制度上的改革、创新方式的改革,有些时候大环境不太可以变,但是小环境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
6.科研环境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有法律法治方面的保障,比如关于科研院所的地位和治理方式。如果在立法上有明确的规定,很多问题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科研诚信也是如此,虽然一般属于道德范围,但也需要由法律进行规范。
营造创新学术环境,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创新学术文化环境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科学院老专家咨询团)
一、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学术文化环境”专题调研是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在2019年开展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配合北京“三城一区”建设,了解学术文化环境的现状、科技人员的要求和意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学术环境的组成无非是人、财、物。在三个条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科技创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的因素并不仅仅指个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素质——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才智和素质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基础,而创新文化环境有利于产生和培养这样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主席最近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是艰苦的创造过程,需要以科学家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支撑力量。”科学家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文化。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对科学家精神进行了全面阐述,并要求全社会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努力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创新文化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学术环境。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发布的94号文件《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指出:‘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支持创新的学术氛围还不够浓厚,仍然存在科学研究自律规范不足、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活动受外部干预过多、学术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政府对科技界存在的问题是有了解的,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学术环境,更好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进意见。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成就已为全世界瞩目。然而,学术界的急功近利和作风浮躁时常饱受诟病。特别是受社会一些不正当思想的侵蚀,在学术上造假、抄袭、科研项目低级重复,拉山头、搞宗派、贪污腐败等也时有发生。在学术文化环境中为什么出现这样的负面现象?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我们这次调研的主要目的。
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目标的实现,要靠制度,但若缺乏环境,尤其是创新学术文化环境,再好的白纸黑字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成效。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有助于提升其学习和研究,其理念就是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以及围
绕上述理念推出的若干政策举措。所以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
** 此文是王柏懿、徐家远、李爽、马万顺、马兵撰写的五个研究机构调研报告的综合分析报告,执笔人马兵。
二、调研的措施与方法
具体措施是,抓住科技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对北京5个不同性质科研机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调研,调研的对象是从事不同性质研究工作的退休和在职的科技人员,充分了解目前我国学术文化环境存在的不利于创新的问题和广大不同级别科技人员和不同工作性质人员对学术文化和优化学术文化创新环境的要求、建议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出学术文化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对策。
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在3月份,咨询团召开了研讨会,研究如何依据调研的目标设计调查问卷。最终完成的用于调研的问卷题目是“关于营造创新学术文化环境的调查问卷”。问卷分四大部分:1、创新学术文化环境特质;2、学术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3、优化学术文化环境,提升学术创新能力;4、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内设17个大问题,供选择的答案有80个,还设了“其他”选项。
四月份,咨询团召开咨询团第二次研讨会,研究实施问卷调查。经落实,共有五个不同研究性质的研究所参与问卷调研:大气物理研究所(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力学研究所(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理化技术研究所(应用研究)、过程工程所(应用/技术研究)和空天信息研究院(偏重应用/技术研究)。在五个研究所共发放调研问卷300份。
五月份,已在五个研究所完成问卷调研工作,回收了300份问卷。各个参与调研的研究所对调研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6月底各所完成了问卷的分析工作,并各提出一份调研分析报告,咨询团再对调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完成了“学术文化环境调研分析报告”。
三、调查的基础情况与结果解析
(一)基础情况
图1.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
图2. 调查对象的组成
图3. 调查对象所从事的工作
本次调查的人群共300人,男士170人、女士130人。五个单位有;空天信息研究院、力学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调研对象主要分布在各单位从事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科研管理人员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图1、2、3所示。
参与问券调查人员中小于30岁(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人员月占12.6%,30到65岁占65%占80%;具有高级业务职称的占 58.6 %,中级职称占30%;就从事的工作性质而言,做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占22%,应用基础研究的占25%,应用研究的占22%,行政和管理人员占26%。
(二)调研结果分析
从5个单位调查结果汇总的统计,与总的统计结果趋势没有太大的差别。证明大家对问题的看法基本上趋同。统计采用不区别性别、职称、从事的工作和年龄区间,在答卷勾选的内容前不对上述因素加权。问卷规定可以多选,答卷中出现有单选、多选、全选甚至零选的情况,因此每个选题的“打钩”总数不等于300。
第一部分 关于学术环境的特质
1、 您认为目前的学术环境(调查结果见图4)
数据表明:认为目前学术环境“一般”的最高,其次是“有利于创新”,再次是“不利创新”,亦有少数认为“不好评价”。这反映了研究人员中有相当多的人对学术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评价不高,而“不利创新”与“有利创新”的占比很接近,说明了目前科研单位学术环境存在一些问题。这就提醒科技政策制定部门,应该注意纠正不利于学术创新因素。
有的所把正高和副高研究人员分类调查(见图5),数据则表明:在研究人员中,正高级和副高级认为“有利创新”的均不足15%,认为“不利创新”的均超过35%,而认为“一般”的均超过40%。应当说,正高级和副高级是目前科研一线的主力部分,他们对学术环境的评价必须引起科技政策制定部门的重视。
图5.某所对目前学术环境的调查结果
2.您喜欢什么样的学术环境(调查结果见图6)
本问卷设计的7个选项都是褒义的。因此得到答卷人的认可。从总体数据来看,排序结果是:第一位“可以潜心搞科研”,依序继之的是“崇尚学术、学术至上、尊重学术”、“宽松、自由”、“诚信”等。相比之下,“干净、圣洁”和“质疑、竞争、敢为天下先”排序较后。
上述信息数据提示科技政策制定部门,应当向7项全部满足的方向努力,力争把排在前列的项目重点抓好落到实处,包括“可以潜心搞科研”“崇尚学术、学术至上、尊重学术”“诚信”和“宽松、自由”等。
B.第二部分‘学术环境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存在学术腐败现象”的评价(见图7)
数据分析表明:排在首位的是“低水平重复研究的现象”。这说明科研人员对我国目前科研工作缺乏创新性的现状均有所认识。更令人鼓舞的是,大家能把它提高到一种“学术腐败”行为来看待。一般而言,如果科研人员具备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的素质与能力,应当不必从事“低水平重复的研究”。然而为何还有大量重复研究的现象呢?这和近年来许多部门唯“论文数量”的评价体系相关联:为了多出论文,一些人就选择容易出成果的问题来做。此外,有关部门的量化检查、总结活动过于频繁,不理解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非能一蹴而就的。当然,也不排除“江郎才尽”或者实力不够的情况,一些混迹于科研队伍而滥竽充数的人员则只能做一些重复别人的工作。所以,我们认为,科技政策制定部门应当仔细甄别“低水平重复研究”问题,以便区别对待。摒弃唯数量的定量评价体系,建立激励原创性科研的政策,是杜绝低水平重复的根本所在。
至于学术腐败问题的其它6个选项,不同程度的存在,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和采取什么措施,使其减少或者达到理想的极限值以下,值得研究。相比而言,“学术人不像学者,变成了包工头,将获得的科研经费打包分配”选项排列在第二位(力学所正高职的选择把此选项列为第四位。这可能和他们较多的是课题、项目的主持人有关)。这也表明它是目前我国科研领域里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当通过必要的制度予以解决。此外,在我们的调查中,“侵吞、挪用科研经费”选项的占比最低,表明大家不认为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一位研究员提出“利用权力垄断项目,及影响学术奖与人才的评审,尤其严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合一,学术腐败无人监管”意见值得重视。他一方面指出了利用权力垄断项目、奖励和人才的评审是学术腐败,也提出了学术腐败无人监管的问题。这些都是科技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政策问题。
2.关于“学术文化存在的问题”(结果见图8)
数据表明:对这一问题的选项没有太大差距,证明问题都存在。排在第一位的是“科研机构行政化,学术权力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科研机构行政化、学术权力受到行政权力干预的问题应该进一步细化,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交叉与正常关系的界定应该明晰。如学术带头人与部门领导的关系以及带头人既是行政领导又是学术带头人,所以在学术上,在资源分配上很难区分。其次,“重论文,轻专利;重成果,轻转化”,“追求真理精神缺失,导致学术上创新性不足”等依次排开,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些属于文化建设上的问题,大概难以从政策层面解决,应当考虑从全社会、从青少年教育和全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如关系到每个人提职、涨工资等问题,他得有个评判标准,过去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好猫’作为标准,以挣钱多少,论文多少,为标准,所以搞得比较混乱。
此外,针对“大胆质疑、开拓新领域、敢为天下先的氛围不浓”选项,有位答卷者的文字意见“质疑、开拓新领域的氛围中,不断要求颠覆性创新,导致假大空概念频出,浪费国家资源”值得我们深思:质疑、开拓新领域、有颠覆性创新,本是科研活动中正常现象的一部分,为何这种科研文化强调到某种程度时会引起反感并比较强烈?特别是有个别人为了猎奇和骗取经费支持,提出诸如“水变油”之类的概念。和谐的创新学术环境是培育创新文化的土壤,而良好的创新文化是产生创新成果的阳光雨露,所以,纠正过去给我们遗留下的错误和混乱,急需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及学术评判标准。
3.关于“学风在不同层面存在一些不良现象”问题
上述数据说明学术研究要重质量、端正学风、严谨求实、甘受寂寞是科技工作者群体做科研的基础。科技政策制定部门应该为维护优良学风保驾护航。应该反省学风存在一些不良现象背后的诱因是什么,是外部政策的诱因引起的,则应从政策层面尽可能消除这些诱因,例如评价体系的改进;科技人员职业操守与道德的教育等。
4.关于“学术管理和评价”问题(结果见表1—3)
问题设计有2-3个选项,我们分别对第1、2和3选项进行统计和解读。相应的统计结果分别绘制于表1、表2和表3中。
表1统计表明,“认为科学家科研时间不足”均是排名第一。这个问题应该是由“会议太多、活动太多”“检查频繁、填表过勤”等情况造成的。有关领导部门应当注意这个问题,适当减少检查汇报环节,减轻研究人员在非科研活动上的负担。特别是对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来说,不要追求短期效应。那些年年都能报出的“成果”大多是小成果,真正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往往是有着长期积淀的工作。
关于是否需要对科技人员进行考核以及如何进行考核的问题,表1和表3都有涉及。认为“需要”的占比超过认为“不需要”的占比。这说明对科技人员考核的必要性是存在的,但是考核应该抓住要害内容,删繁就简,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学术思想的活跃、学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他们在学术创新的路上走得顺利一些。目前的现状是考核的方式尚不够科学合理,需要做些改进。比较表1和表2,认为评估指标 “不科学,偏离正常轨道”的占比均高于认为“基本合理”的。也有部分人认为“严重违背学术规律”。这说明,设立定量化绩效考核指标不应该一面倒地否定,但需要认真考虑哪些指标确需定量考核?考核到何种程度?还有“严重违背学术规律”的勾选占比虽然不高,但是应该引起评估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如果问题确实存在,应该迅速解决或纠正,使其符合学术规律。
表2统计数据表明:很少人勾选“完全能保障”,而“基本能保障”比“不太能保障”选项占比高20%。这说明,目前在保障科技人员潜心做研究工作的学术环境方面,还是有一些工作要做的,因为对于“完全能保障”是很少部分人。当然,学术环境的主体是可以接受的。我们应该总结哪些是可取之处并适当优化之,同时解决哪些不可取的做法,使学术环境得以向“完全能保障”状态推进。
从表3看出,“对科技人员评价和考核方法不科学”和“科研管理不科学”选项持平,其次是“活动和会议太多”。其实“对科技人员评价和考核方法不科学”亦可以属于“科研管理不科学”的范畴。所以两者持平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认为 “科研管理不科学”是主要的原因。到底是哪些不当,有一位答卷人写了“帽子多”三个字,各级部门为吸引年轻人才设定了许多“帽子”: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在初期颇有成效,近年来“帽子满天飞”,出现了一些弊病。人才质量有所下降,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思考。
C. 第三部分 关于“优化学术文化和环境,提升学术创新能力”问题
1.关于“营造竞争性的学术环境,培育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学术生态”问题(见图10):
数据表明是第一位为“鼓励正常的学术批评”,第二位是“学术民主,倡导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第三位是“鼓励质疑批判、容忍异端邪说、宽容失败”,它们占比的差异不大。这说明,科技人员期待学术民主,欢迎学术批评。其实,在五个选项中,一个是“倡导”,四个是“鼓励”,都是褒义内容。 “鼓励标新立异”的占比较低,这表明从事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更看重严谨、严密、严格的学风。这也给政府部门提出一个管理的思路。
2.关于“强化学风建设,抵制不良学术风气,克服浮躁心理”问题(结果见图11):
在关于学风建设方面,问卷共有8个选项。从总体数据来看,排在第一、二位的是“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与“克服和摒弃学术浮躁”,其次“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有一位研究员在“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选项边上加标注“尤其重要”的字样。这说明“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环境”与“科学评价体系”在科研人员心目中的地位较之其它诸选项而言最为重要。在8个选项中,“着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制定严厉的惩治制度,使科技人员不敢违法”的勾选次数较低。这说明学风发生问题事后严惩并不是理想措施,大多数科技人员认为它不属于刑事层面依然属于思想道德范畴。类似地,“成立专门学风监督机构,加强监督,严肃处理不良学术行为”的勾选占比比较低。大体说来这两项措施的充分性在科技人员心目中最起码是存有疑问的。
3、关于“弘扬学术文化”问题(结果见图12)
一般而言,这里设定的7个选项都是应该做的。排在前三位的是“强化学术诚信意识,建立学术信用档案”、“树立学术至上的价值观念”和“强化学术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学术监督的体制机制”,依次是“营造学术至上的氛围”与“尊重学术权威,隔离学术和行政权力”。我们觉得“建立学术规章制度”和“强化学术诚信意识,建立学术信用档案”,有异曲同工之处。至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则是更高的精神层面上的考虑。
有一位在“其他”,留下文字意见“限制学术权威的过大学术权力”。应当说,“尊重学术权威,隔离学术和行政权力”和“限制学术权威的过大学术权力”,涉及到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在学术文化面上的彼此兼顾做到和谐平衡的程度,需要科研机构的领导层有高超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
4.关于“惩治学术腐败行为,加大对学术腐败的制裁力度”问题(结果见图13)
数据都表明:排序前三位的选项是“摆脱行政权力干预,改革职称评审制度” “加大对学术腐败的制裁力度” 和“改革定量化的学术评估制度”。“加大对学术腐败的制裁力度”一般而言,它只涉及少数人,但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而“摆脱行政权力干预,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和“改革定量化的学术评估制度”似乎和“学术腐败”没有直接的关联,但赞同的比例却很高,值得有关领导部门深思,应当着力改革当前对人才和成果的评估制度。相比而言,“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的勾选数,无论是总体统计还是分类统计,都是最低的,这表明科技人员普遍认为“学术腐败”可以在在学术界内处理。
5.关于“改革科技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问题(结果见图14)
这个问题只有两个选项。从数据来看,排序都是“改革定量化的学术评估制度,以质量为导向、科学合理”占先。这说明科研人员迫切要求改革当前的学术评估制度,真正建立起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实现去“定量化”。至于是否要把学术委员会变成为科研部门学术审议决策仲裁机构?问卷的占比并不高。这表明,多数研究人员并不期望把学术委员会改造成一个仲裁机构,依然保持它现有的审议和决策的职能便好。
D.第四部分 关于“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的调查结果
1.关于“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结果见图15)
从数据看,排在前三位的选项是“自然科学类项目指南应关注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严格项目成果评价和验收,参与评审的专家由项目管理部门确定”和“建立公正、科学、明确的项目评审工作规则”。依次“完善国家科技专家库”,“国家项目指南编制要广泛吸纳意见”,“建立完善评审专家的诚信记录、责任追究制度”。这些选项主要针对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评审管理上的一些缺陷,不同人员关注点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不同职别人员选择顺序有所差异,这是细节问题。所以,有关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制定必要的规则。此外,从某所正高级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国家项目指南编制要广泛吸纳意见”选项的占比超过了60%,而副高级、中级研究人员对此选项的赞同分别低于40%和30%。这和研究员们多为国家项目的主持人的地位有关,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应当受到有关部门的认真考虑,它关系到国家目标的确定和国家资源的分配。
2.关于“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问题(图16)
从统计数据来看,大家都赞同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这表明,研究人员认为,科技人才的评价必须科学,其指标应当是多方面的,包括道德、能力、成果等等。关于“在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类型科研人才的评价中,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各项指标(数量、影响因子、引用率)”问题的回答中,勾选“作为重要依据”的数量非常低。而勾选“仅作为评价参考”则超过了80%,无论是哪个层次的研究人员或者是全体调查对象。这说明将“SCI”为重要依据,在大多数从事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中间是不认可的,它只能作为参考依据。
3.关于“量化科技评价指标”问题
从统计结果来看,对于“量化”科技评价指标,认为“很难把握学术成果的创新性”的均为大多数,比例超过60%。这表明,科技人员并不认可“量化”指标足以证明学术成果的创新性的。然而,应当注意到的是,认为量化科技评价指标“公平公正”的亦有人在,占比在近40%上下。这表明,将成果产出数量的多少作为评价的一个指标,在科技人员中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对一般情况而言,有所谓的“公平公正”性。因此,作为科技管理部门,也许“讲”数量而不“唯”数量是一种可取的做法。
4、关于“评价学术成果质量”问题
此问题答卷的统计结果表明,大家将“解决的科学问题”选项作为首选。这说明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对此项内容的认可度占绝对优势。其次,对于“论文发表期刊级别”亦有一定的认可度,特别是正高级研究员,其中同意此项的人员比例将近40%。因此在评价学术成果质量时,主要是关于学术论文的评价,“论文发表期刊级别”是应当考虑的因素。对‘课题级别’与‘著作出版社权威’认可度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
(一)调研结论
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创新学术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科技人员对环境的需求以及对优化学术环境的要求有个初步了解。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科研单位的创新学术文化环境有了巨大的改观,但还有好多不如人意之处。调研结果表明,在300名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中,认为文化环境有利于创新的不足15%。大部分科技人员喜欢可以潜心搞科技研究的学术文化环境,其次是崇尚学术之上、尊重学术和宽松自由的环境,因此如何营造这样的环境值得研究。对于在学术文化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排在首位的学术腐败问题是低水平重复研究,其次是利用权力获得更多学术成果和学术人像老板和公关人员;在学术文化方面,最求真理精神确实,科研机构行政化,学术权力受行政干预,重论文轻专利,重成果,轻转化; 学风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心态浮躁,缺乏严谨求实精神,重产出数量而忽视质量。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中,学术管理和学术评价问题是其之一。由于科技管理不善,科学家会议多、活动多,应付的检查多,使科研时间不足,而且约有半数科技人员不能潜心搞科研。
如何优化学术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于这个问题,参与调研的科技人员多数认为:(1)要鼓励正常的学术批评,发扬学术民主精神。(2)通过加强科学道德建设,规范学术行为,建立学术自律和责任有效机制,营造宽松自由、开放和谐学术环境以及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来克服浮躁心理,潜心研究。(3)弘扬学术文化,就要营造学术之上的氛围,建立学术监督体制机制,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和规章制度等。(4)对于根治学术腐败问题,需改革学术职务评审制度,加大对腐败现象的制裁力度;同时需要改革学术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必须改革定量化的学术评价制度。
(二)建议
目前我国科技投入已入世界第二位,科技人员的数量为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人数之和,科技产出也名列前茅,专利数第一,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大。但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放40年来,只出了二位诺贝尔医学奖,和邻国日本差距很大。
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良好的创新学术文化环境,是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
针对这次调研结果和科研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对5个科研机构的调研总结和分析,对优化学术文化环境有如下共识和建议:
1、 学术界不良学术行为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其中科技评价体制的导向是主要原因,当然还与学术人的科研道德有关。定量的考核使人不能沉下心来做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研究,考核成绩又与个人的物质利益和职务晋升挂钩,因此他们急着发论文、出成果,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急功近利搞实惠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突破做人底线,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管理部门应纠正以往单纯以论文等科研成果为标准的考评机制,建立对科研人员公正、公平、更加理性、科学的学术考评、人才评价、职称晋升体系。改革一些不科学的管理、评价制度和机制,这是一系统工程,需认真调研制定。同时国家应完善对不良学术行为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
2、对科研成果制定公正和高度透明的评价方法,使研究人员在竞争环境中提高研究水平。用科学的观点评价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不应仅停留在论文的发表上,打破无形壁垒,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促使其进一步将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
3、科研机构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要分开。由于行政权力控制了所有的资源、人事、甚至研究任务,而学术权力在单位里基本没有地位。目前有些单位学科权威既是行政一把手又是学术权威,亦官亦学,制定并操纵游戏规则,打造了自己的学术帝国。难免产生一些学术界的腐败。所以对一些有一定影响的学科权威,建议让其专心搞研究,不要再担任繁杂的行政领导工作。要充分发挥和用好学术委员会的相关权力,建章立制,使其成为科研部门学术审议和决策机构,成为学术行为的仲裁机构。使学术真正独立。
4、回归正常学术环境,是一较长的过程。要遵循客观规律和致力于追赶世界前沿科学技术与发展的新启蒙教育,提高国民现代化教育水平和科学素养;加快推进近年来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政策的具体落实,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实实在在感受到学术环境的优化,减少后顾之忧。
5、加强基础科学上的研究,我们认为值得科技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种程度的重视。在基础科学问题上,不仅在社会上,而且在科研队伍本身,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所以,建议高层次管理部门理解并有适当措施予以安排,以期加强我国在基础科学上的研究,这样才能促进学术上的不断创新,从而确保技术上的不断创新。要占领世界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必须有原创的技术成果,它起源于原创的科学思想。
6、从体制上加以改革,出台一系列有利于营造学术文化环境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和群众的积极性。比如出台政策把科研骨干人员从每年的争取课题的大战中解放出来,现在他们有相当多的精力都放在争取课题上。再比如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如住房、交通、孩子入托、上学、让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中去,并建立完善评审专家的诚信记录、动态调整、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规范专家评审行为。
7、要通过多种方式大力、持久地宣传科技界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很多老一代科学家已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要宣传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险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要宣传现在的院士等知名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要树立榜样,科技界、科学院、以及各个研究所都应培养、表彰先进典型,要像当年宣传雷锋、焦裕禄和王进喜等先进人物那样去宣传科技界的优秀人物,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结合新的形势,在科技界广泛宣传这些优秀科学家在道德、学风、价值观方面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榜样;宣传他们在科技立项、招收学生、论文答辩、成果转让、发表论文、学术和项目评审、经费使用分配等方面弘扬正气。同时要建立和规范各种学术技术制度。这对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氛围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8、在选拔领导干部方面要处理好专业成就与选拔当领导的关系。要选拔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擅长科技管理、知识广博、专业优秀的年富力强的科学家担任各级领导、特别是各级业务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和管理方面的作用。但是,有成就的专家更应该在专业岗位上潜心研究、在专业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有利于创新的学术文化环境之营造是长远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鉴于它关系到我国科技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实施,也关系到我们中华名族复兴大业,我们要坚定信心,老有所为,为优化我国的学术环境贡献我们的晚年的光和热。
附件三: 主题发言
科学研究需要提倡“安专迷”精神
林世昌
(中科院老科协电子学分会)
“安专迷”科研精神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副院长对入院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其主要内容是在中科院当时三定(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工作中号召青年人要“安心、专心、入迷”,早出成果、快出人材!我认为“安专迷”科研精神属于文化范畴,具有历史渊源。我们正好赶上了那个时代的潮流。本人是“安专迷”精神的受益者,我想从一个科研任务来谈一点体会。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特种工艺课题组受原二机部二院委托,为解决反应堆中一个测量仪表探头的密封问题,选用电子束焊接技术,要将金属与陶瓷局部熔接成功。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尚无资料可鉴。为此成立了一个攻关小组,由中科院电子所、冶金部上海有色金属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二机部二院的有关科技人员组成,由电子所林世昌任组长。经过大量的工作之后,第四步是制定工艺方案,进行工艺试验,这是一段非常艰苦的历程,当时我清楚的记得连走路、吃饭、睡觉均在想:如何能使陶瓷在受到电子束轰击时不裂,如何使金属与陶瓷在电子束轰击下局部熔融,如何能获得密封联接的工件?……甚至在梦境中也是想陶瓷呀、金属呀!真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通过近百次试验,终于获得了陶瓷与金属密封联接的工件!整个试验取得了成功!获得了中科院重大成果奖、全国科技大会奖、国防科委重大成果奖。研究论文在法国嘎纳国际会议上发表,受到关注。这是一个“安专迷”精神取得科研工作成功的例子。
时间过去了约四十年,“安专迷”科研精神是否仍然需要提倡?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安专迷”,从字面上解读,就是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 “安专迷”是一种默默干事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
培养和用好人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一方面,出台大力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员创新收益的新政策,这是完全必要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重视精神的力量,只有物质激励与精神引导双管齐下,才能更全面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而且只有更多的人才做到“安专迷”,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发展更多的独门绝技,造就更多内力深厚的行业,实现我国由大到强的深刻转变。
“安专迷”不仅是科技人才应有的境界,也对人才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要制订合理的人才政策使尽量多的人做到“安专迷”。要使人才“安心”,就要致力于建设良好的学术生态,保障科研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要使人才“专注”,则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使制度的引导作用与创新驱动战略相适应。要使更多的人才“痴迷”,则要深化教育改革,从中小学生抓起,使他们从小就向往科技的道路。今年国庆期间的多项活动均体现了正能量的宣传,这是非常正确的、必要的。
当前,大力提倡创新,何为创新?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方法创新、学习创新、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等等。科技创新是众多创新中的一种,科技创新通常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方法等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工作者,就应有勇于探索、创造新成果的精神。近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情况是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现象,己有多方面的讨论,本次社会调研已取得不少资料,在此不再详述。
通过实践,个人认为我们年长一代老科技工者是处于一种自发的安专迷精神状态,现在应该站在自觉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安专迷”科研精神,而且要将创新的精神与安专迷的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各项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科研事业上取得更多成果、培养出更优人材!所以全社会要为营造这种环境而努力!
上述观点也是经我实际体验提出的建议。营造有利于中青年骨干人才潜心科研的创新文化环境。
营造有利于中青年骨干人才潜心科研的环境
王志玲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所老科协理事会理事都研读了咨询团撰写的调研报告,大家读后表示感触很深,也对研究所今后工作颇有启发。下面我结合过程工程所在创新文化方面的一些特色工作,综合大家的反馈意见,就如何营造有利于中青年骨干人才潜心科研的环境谈几点想法:
首先,是要营造人尽其才的环境。目前,有一大批三四十岁的副研究员遇到了“天花板效应”,为此研究所千方百计推进人才队伍建设。1.为特别优秀者设立了破格晋升制度。例如,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魏炜博士,他是典型的80后科研人员,1982年出生,2004年9月由北大医学部考入我所直博,基于多糖材料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的纳微药物载体,并成功地应用于蛋白质多肽药物传输和抗肿瘤化疗领域。论文工作相继发表在JACS、Adv Marer、Adv Funct Marer、Biomaterials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此外,魏炜博士在2010年成为我所首位院长特别奖获得者,并先后获得了卢嘉锡青年人才奖、院长优秀奖、所长特等奖等多个奖项。他2011年毕业后留所工作,2018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为成绩突出者设立了“项目研究员”“青年研究员”的岗位;为吸引优秀人才,设立“所百人”“过程优青”。因为数量限制,每年获得职级晋升和择优支持的人员有限,所以专门在所内设置了一些新的岗位和项目作为补充,还为长期在廊坊工作的年轻人提供了单独的专业技术职级晋升体系。3.为加强人才培养,一方面积极向院推荐“青促会”成员,另一方面发展所“青促会”队伍,多层面全方位地促进中青年人才的成长交流。目前,我们有院青促会会员20人,所青促会会员44人,借助这个平台以提升35岁以下骨干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品德、善于把握科技前沿,能够带领团队进行自主创新的新一代学术带头人。
其次,是要营造薪火相传的环境。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严谨治学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爱国奉献的理念、厚德载物的品质,是过程工程所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所先后举办纪念叶渚沛院士诞辰120周年,庆祝郭慕孙、陈家镛院士九十华诞和张懿院士八十华诞系列学术活动。例如,2010年举办的纪念叶渚沛院士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活动,不仅将叶先生的论著和手稿搜集整理汇编成册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还邀请许志宏老所长和叶先生的家人坐在一起讲述先生鲜为人知的科学故事,台上台下欢声笑语热烈互动,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和风骨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此外,研究所想方设法为老中青搭建共同交流的平台,包括:离退办邀请老同志“忆中科院传统,讲中关村故事”,老科协每年举办学术沙龙聚焦科技前沿,离退休党支部与职工、研究生党支部共同庆祝“七一”等活动,老同志的宝贵经验有助于中青年骨干人才少走弯路尽快成长成材。比如“忆中科院传统,讲中关村故事”活动,通过三位老科学家结合自己科研工作讲述难忘的攻坚历程,教育感化在场的年轻人珍惜来之不易的优越条件潜心学习专注科研。
再次,是要营造合作共赢的环境。为实现 “一三五”重大产出,研究所着力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打破原有实验室、课题组的体制束缚,开创了课题组到团队再到研究部的科研新模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经费的争取和管理,资源的协调和保障都以研究部为主要载体,“握指成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局面已经形成,研究部从项目申请、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为中青年骨干人才提供了更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他们跳出课题组的局限,协同创新、攻坚克难、实现共赢。目前,我所集中各实验室的优势力量,成立了介尺度科学研究部、离子液体与绿色工程研究部、材料与环境工程研究部等12个研究部,将资源分配、方向选择、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权力尽可能下放到研究部,从而赋予研究部在中青年人才教育培养鼓励支持等方面的自主权。
最后,是要营造和谐关爱的环境。研究所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开创了党支部建在研究部、党小组建在课题组的科研组织党建新模式,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研究所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研究所积极协调院内外各种资源,尽力帮助中青年人才骨干解决入托、入学、医疗、住房等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例如,所工会尽可能向院工会争取子女入托指标,平均每年为20多名青年职工解决了上中科院幼儿园的难题。此外,所里也根据院里和海淀区的幼升小、小升初的政策积极为职工子女争取就近入读优质校的机会。与此同时,对因大病、变故家庭生活陷入困难的中青年职工献出爱心,通过慰问金、困难补助、爱心捐款等帮他们度过难关,全所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例如,2018年我所职工程昌健突发心脏病去世,刚出生的第二个孩子刚满周岁,他们一家四口一直租住在所附近,所里得知情况后一方面积极协助处理后事发放抚恤金和丧葬费,另一方面在所内组织爱心捐款,短短一周时间募集十余万元交到家属手中。
以上是结合我所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谈的几点内容,还请各位领导、前辈、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践行创新驱动发展
刘新建
(中科院理化研究所)
今年是建国79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大庆的日子。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三城一区’学术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交流会,我来至中国科学院理化所技术研究所,简称理化所。理化所于1999年由中科院原两个整建制研究所和其他相关部分整合而成,“以高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为职责使命”。通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从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产业化的一条道路,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政府、企业、行业的认可。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符合自身定位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翻过来又促进了研究所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现就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结合理化所的发展谈几点感受。
一、求真求实是科学的本质
科学活动的本质是探索客观物质世界运动规律。而这些规律是真实的、可重复的、可验证的,由于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存在不足,对规律的认知具有阶段性、存在偏差,但绝不允许存在人为的篡改、造假。虚假的东西用于推动科学发展,科学将遭受挫折,用于驱动经济发展,产业将蒙受巨大损失。学术上“真”和“实”是科技和学术工作的本质的特征和要求。毋庸讳言社会上的浮躁、浮夸、逐利之风对学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科研真实性缺失往往与当事人的“名利”相关,已经不能简单用“道德”来解释,具有为获得个人的私利而采取的欺诈性质,应该法律层面的问题。因此呼吁建立国家的科研真实性工作体系,在国家层面通过立法解决学术的虚假问题。
二、问题导向是科学的基础
科学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其中有科学性的纯学术问题也有应用性的技术问题。学术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应用性问题主要解决“如何用?”。
理化所成立之初,为了切实落实自身的定位和使命,就明确指出科研项目要有明确的应用前景,即使从事基础研究,也是要有明确应用背景的基础研究,从事应用研究要认真做好需求调研,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要摸清技术难题在产业发展的具体位置,确定属于共性技术、核心技术还是关键技术,分析对比新技术与现行技术的优劣关系。理化所这些做法经过提炼形成了所训中重点强调的“务实”作风。
在科研立项中,我们选取了若干对行业发展存在重大难题作为研发重点,如明胶行业发展存在的制造周期长、污染严重,塑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降解时间长、污染严重,能源气体分布分散、储量少、难于开采等问题,组织科研队伍、部署了一批科研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多数都已经开花结果,取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广泛赞誉,同时增长科技人员的信心、提高了科研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工作的文化和氛围。
三、人才建设是科学的关键
科技发展依靠人才,人才的锻炼和培养需要在科研活动中进行。科研是由多种类型的科研活动构成的一个链条,其中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研究等,分布链条上的科研人员由于其工作类型不同,对其工作要求也存在差异。基础研究强调创新性、探索性,需要打造鼓励原始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成果更具有公益性,科技人员获得的奖励主要偏重于荣誉性质,支持经费多数来源于政府。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借助科学发现的最新成果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具有探索性和应用性双重特点,更强调技术可行性。既要突破、创新又要严谨、可行,既要技术可行又要经济可行,工作更要求团队的通力合作,团队中包括科研人才、还包括技术人才。从技术开发到工程化研究主要解决从技术到产品,从实验室成果到生产成果问题,需要团队从科研、技术人才向工程、工艺、生产人才过渡,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更要解决规模生产和产品化的工程工艺问题。对团队协作要求更高。科技成果的经济性随着科研活动不断向下游推进,其经济性越来越突出。对团队的经济激励就更加重要。科研人员的评价更不能“一刀切”、“大而化之”,要根据其从事的工作性质而定,如基础研究更强调其创新性,其载体为论文,应用研究突出技术突破,表现解决具体的实际技术问题,部分成果体现在专利上,而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就是解决生产问题,就体现在价廉物美的产品上。
在奖励评价和职称评定中,根据不同科研活动分别划分了基础类、应用类、管理类多种类型的职称评定标准,让各类人员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形成了各类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和谐”发展的良好风气。
四、驱动发展是科技的责任
科学来源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具有自然属性,但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科学进步引发了的多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正是由于西方社会抓住了科学发展的机会,造就现在的一批发达国家和现代社会,也正是我国多次错失了科技发展的契机,形成了百年社会发展的低谷和屈辱的民族近代历史。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科技的依赖和需求越来越迫切和重要,因此需要在社会上大力提倡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理念,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切实将发展方式转移到依靠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同时在科研人员中大力弘扬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精神,认清我国发展正在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激发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科技报国的情怀,让广大科技人员广受社会尊重,充满无比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他们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所训中将为国为民奋发自强中的“自强”作为第一条。
五、小结
创新文化是一个包括范围更广的概念。按照个人的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倡导全社会认识科技、尊重科技,按科学规律办事,提高全民的科学道德和素养,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从狭义上讲,它是科研活动中,需要提倡的、促进科技良性发展的文化氛围,主要包括科研诚信和科研评价等内容。科学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具有事前获利性的动机和事后不良性的结果,科研诚信就不能仅仅看作是科研道德问题,而实际是通过不良行为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使自己获利的过程,属于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需要通过社会立法解决。科研活动和结果评价,需要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科研活动本身的特点分类评价。
通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政府、科研单位、科研群体共同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环境,激发广大科研人员无限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评价体系对营造创新学术环境十分重要
王柏懿
(中科院老科协力学分会)
科技评价体系涉及项目、人才两方面,是营造创新学术环境的重要环节。它属于科研管理层面范畴,是一种政策的导向,对于学术环境的营造、科技产出的质量均有深刻的影响。
这次沙龙上有不少发言针对科技人才的评价问题,我这里只涉及关
于科研项目的评价。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包括立项申请、中期评审、结题验收和奖励评议等。对于创新而言,我认为立项申请和奖励评议两个环节最为重要。
先谈谈研究课题的立项申请环节。
力学所问卷调查统计中,关于“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问题的答案:
A为“国家项目指南编制要广泛吸纳意见”;
B为“自然科学类项目指南应关注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
C为“建立公正、科学、明确的项目评审工作规则”;
D为“完善国家科技专家库”;
E为“建立完善评审专家的诚信记录、责任追究制度”;
F为“严格项目成果评价和验收,参与评审的专家由项目管理部门确定”
上图是力学所科研人员在《关于营造创新学术环境的调查问卷》中,给出的对于“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问题的答案。这次问卷调查收集了50个样本,采访对象有正高级、副高级、中级以及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其中第二个问题(B)是“自然科学类项目指南应关注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从统计数据来看,赞同这个命题的比例超过半数以上,正高级人员的赞同比例则接近80%。这表明,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支持立项申请中的具有原创性、颠覆性和创新性的项目,特别是基金类课题。
然而,目前对申报项目的评价,往往没有突出这个标准。这里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报告正文中,第一条是关于“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它包括如下内容:
1、项目的立项依据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我们具体考察、分析了三份力学所的基金申请书,它们分别是“重大计划”、“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可以看到,无论是“重大计划”、“面上项目”还是“青年基金”,对于其中第3项“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都是洋洋大观的七八页篇幅。看似很不错,技术方案和可行性分析都很清晰、明确。也许对于“重大计划”类项目,需要如此,因为从原始思想进展到“重大计划”,已经走过很长的路了,研究方案应当明晰了,技术路线应当可靠了,而且应当具备很好的可行性。但是,对于真正的“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思想,在其萌芽阶段,研究者未必有十分把握的方案和路线,这种原创思想是否可行尚需探讨摸索。目前的立项评价缺少对这类课题的鼓励。这样,我们的研究只能是跟在前人的后面做一点点改进型的工作。
再来谈谈研究项目的奖励评议环节。
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成果,目前我们国家设有三大类奖项: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奖励的评议采用自主申报、主体评审、专家选定的模式。具体地说,就是由基层研究实体(例如,研究所)完成申报程序,研究所的科技处组织研究者(或研究团队)编撰申报材料,邀请同行进行评审,写出评审意见作为报奖依据提交国家科委;国家科委再组织专家评选组根据申报材料投票选定获奖项目。这种自主申报、主体评审的方式有不少弊端,它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缺乏客观性,申报者总是自主不自主地“拔高”自己,往往都是“国内、国际先进水平”。而又申报单位组织评审会,往往只找“赞同派”(偶尔找“错”了同行,遭到了反对。这位专家以后便“出列”了),而且这种“面对面”的评审也不利于同行坦率表达自己的意见。所谓的“评审结论”也多是流于形式,基本上都是申报单位事先拟定好请同行专家签字而已。至于到了国家科委的专家评议,现在的“走后门、拉关系”现象层出不穷,禁而不止,已成为一种人人皆知的潜规则。这种评奖制度是无法促进学术创新的。而且,目前的国内的奖励存在“重实物轻思想,重集成轻原创”的问题,我们力学所就遇到过若干次原创科学思想被忽视、集成装置才承认的事例。这也是导致我国“跟踪迅速,原创不足”的原因之一,这种状态应当尽快改变,评价体系的导向是十分关键的。
综上所述,我建议我们有关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树立“支持原创,尊重原创,保护原创”的思想,构建能够推进营造创新学术文化环境的评价体系。具体如下:
1、在国家以及北京的自然科学基金中,专门设立鼓励“原创科学思想”类别的基金项目,经费不必很高,不要求完备的“可行分析”,但需阐明原创性。对于这类项目,允许失败,但需说明失败的原因,给出更新建议。
2、国家和地方科技成果奖励评议模式应当改变,建议将申报制改为推荐制,将(面对面的)主体评审制改为(背靠背的)客体评审制。对于奖励内容,不仅是集成装置更应是原创思想,提出原始科学思想者应当是第一获奖人。 最好设立像诺贝尔奖那样一类的褒奖首先给出发现或发明的科学家或工程师。
改进科研评价体系,提升创新能力
孟庆岩
(中科院空间研究院)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推进重大原始创新。但重大原始创新是对现有认知的颠覆、对未来领域的变革,思想形成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持续变换的过程。如何通过改革现行科技评价制度,适应重大原始创新的内在需求迫在眉睫。
不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成为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主要问题是:评价急功近利,多以发表论文数量或项目成果产出为标准;忽视科研多样性,对科研领域、阶段笼统分类。评价体系犹如科研创新工作的指挥棒,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所产生的误导作用不容忽视。
应尽快改进科研评价体系。首先,改变“重量轻质”,“重形式轻实质”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再简单地以发表论文期刊级别、数量以及项目成果作为评价标准,更要注重科研成果影响力和实际价值,重视基础科学研究。评价体系要体现现代职业科研特点,有利于长期性、集体性科学研究工作的持续性开展,避免急功近利,克服“小、散、杂、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其次,评价体系应尤其关注青年科研人员成长,不应只着眼于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数量指标,更应注重发现年轻人的“潜力”,营造相对宽松的创新氛围。
科研评价要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科研的性质、领域制定相适应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其中,科学创新应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标准;技术创新应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关键技术的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等要素为主要标准。
优化评价频次和时效,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及科技管理机构。国家和各级科研部门要减少评价次数,采取3—5年一次评价,维护研究人员的学术自由和学术研究的独立自主,不轻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明确各科技管理机构的作用、功能、权利和责任,必要时要有法律条文予以确定,提高操作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优化人员评价指标和职权,提高科研人员素质评价权重。人是重大原创的倡导者和实施者,优化现有评价制度,在评价标准中提高科研人员学术道德和学术素养的权重;一旦确定科技项目领头人,要相信领头人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判断,给予最大限度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
优化现有创新评审制度,建立灵活的交叉评价制度。重大原始创新多产生于交叉领域,需打破现有学科保护主义,建立灵活的交叉学科评价制度,完善多维交叉学科评审专家库和评价方法,对交叉研究项目进行分布式交叉评价,为重大原始创新提供生长的土壤。
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采取特异性的考核方式。对评估内容的界定不要使用“科技成果”层次上的综合概念,而是将广泛的评估内容细化为具体方面,包括针对机构(研究所)、项目、科研团队、科研人员、研究生等。倡导多元文化和科研导向、考核机制:根据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等的不同性质确定考核指标,加长研究链条。
营造科技成果服务强国建设的良好氛围
徐家远
(中科院老科协理化所分会)
今年4—5月间,我们按咨询团安排开展的宏观科研环境的调研报告已报送,这里不再赘述。当前国家非常重视技术创新,重点是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直接服务于强国建设。
本文就侧重讨论从事应用研究、乃至科技成果应用的环境氛围问题。
我国有相当多的研究所从事应用和开发性研究,他们的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振兴中华发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说的那样,他们“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为己任,着力攻克……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就是卡脖子技术问题)强化担当作为”,还强调“从事应用研究,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正如习近平主席说的“关键科学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那么,从事应用研究,直至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的环境氛围怎么样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年7—8月间,我们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召开了三次座谈会,专门请从事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座谈,又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一些相关情况,从而对营造这方面科技工作环境氛围的紧迫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从调研中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直至应用有一些共同点:
(1)工程量大、耗时长。一项科技成果从前期研究到中试放量,再到工业化生产,把产品变成可以应用,是一项既宠大、又艰辛的大工程,往往需要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有些产品还有规模效应,没有相当的规模,就难有效益。以化学合成为例,要把实验室获得的样品,变成产品、商品,就必须把在实验室获得几十毫克样品的技术,经过不断地扩大实验,形成生产几十公斤、几百公斤乃至吨级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再逐步向工业化过渡,最终达到产业化的目的。
(2)投入大。如建设中试车间、购买中试设备、原材料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资金困难、投入不足持续困扰。这并非局部现象,而是我国科技企业界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以2014年世界2500强的研发投入占利润比为例,美国36%、欧盟30.1%、日本15.9%、德国11%,而中国只有3.7%。(数据来自2016年中国110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的新闻报道)
(3)是一次“再创造”。还是以化学合成为例,科技人员必须对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条件、温度的变化、原材料的配比、加入方式以及设备的改造等等,进行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一系列可工业化的技术参数和工艺路线,以满足产业化的需求。
可以看出,营造适合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环境氛围,除了经常说的学术民主、学术文化、学术风气、抵制学术腐败等环境氛围外;物质层面的保证、对从事人员合理的评价,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综观调研的情况,我们感受到,技术决定了未来、人材关系着成败、资金是根本保证。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研究单位和技术接受企业必须对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前景,进行认真的评估並取得共识。因为技术和市场决定着企业生命力和效益。而共识,则是双方合作成功的基础。它会使合作双方产生共同的信心和动力,有了这种信心和动力,就会克服产业化过程中种种困难,直到取得成功。
2、产业化需要一批精通技术、热爱成果转化工作的科技人员,这关系着转化的成与败,是产业化能否成功的关键。这类科研所,除需要有研究人员,还应配备一些懂工艺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能工巧匠。
3、对从事这些工作的所有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评价。他们的工作常常被误认为是实验室硏究工作的重复与验证,加上技术保密的原因,又不能发表文章,致使这部分科技人员在提拨、任用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常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导致一些科技人员不愿意或者不专心从事这项工作,使成果转化过程进展缓慢,甚至中途夭折。有关单位对这部分科技人员的任用、提拨和职称评定,要按从事工作的不同,分类评聘。要注重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最终的转化结果。评判标准应有别于从事基础研究的标准,给他们一个合理、正确的评价。
4、资金支持是成果转化过程的一个重要保证。一项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从初期阶段的硏究,到中试放量、规模化试验、再到工业化生产的全过程,都需要足夠的资金支持。然而,中试放量和规模化试验,成果孵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很难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形成资金支持链断链的状况。从调研中得知,很多企业希望承接的科技成果是能在1—2年内见效益。建议国家应在政府相应部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有从事成果转化的研究所,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加大对成果转化过程中孵化阶段扩大实验或中试放量工作的支持,以保证成果转化全过程顺利推行。
5、要重视对合作对象的选择。合作对象选择正确与否,也是产业化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对合作对象的技术基础、资金实力、市场运行和管理能力以及领导者理念和企业文化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计划和措施,保证成果转化的顺利成功。
我们期待,通过营造创新学术环境氛围,切实提供条件保障,能进一步推动科技工作者攻克核心关键技术,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使科学技术成果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营造学术民主环境,加大研发投入
李 爽
(中科院老科协遥感分会)
什么是健康的学术文化环境?我理解健康的学术文化环境应该体现在:学者作风优良、学风扎实、文风朴实,具有爱国奉献、追求真理、开拓创新、大胆质疑、敢为天下先、踏实肯干、锲而不舍、诚信自律等优良品质;研究环境民主
自由、平等开放、公平公正、宽松自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竞争共生、宽容失败和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些共有的特性之中。
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化学术环境的政策、文件从体制上、制度上、措施上对优化学术环境,提高创新能力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优化学术环境的对策是多方面的。今天我想就营造学术民主环境和强化学风建设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如何营造民主的学术环境
1、营造民主的学术环境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
中国人比较内敛。加之我们受的的传统文化教育里就有“尊师重道”、“师道尊严”等内容。受这种教育的影响,往往使部分同志在学术交流讨论时思想有些顾虑,瞻前顾后,不好意思,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是与自己的师长,学术权威的观点有所不同时。我认为我们要破除“迷信”,打消这些顾虑。我们提倡的“尊师重道”是尊重师长的人品、人格、学识,而不是盲目崇拜,迷信他的一切。要打破定式思维,倡导科学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术争鸣和质疑批判。在学术面前,要服从真理而不是服从权威或师长的观点。只有在这种平等、公平、自由、宽松的环境里,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学术观点,不要给人扣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只有通过热烈讨论才能使真理越辩越明。
2、要鼓励发表不同意见,鼓励“标新立异”,包容“异端邪说”,宽容失败
作为学术权威或老师在学术面前要平等待人,鼓励年轻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是与自己观点相悖的看法。做到在学术面前不分老幼,不分贫富、不分尊卑贵贱,不论资排辈,只分对错,只讲服从真理。对于“异端邪说”要秉持包容态度。也许某些观点今天看来是“异端邪说”的东西,将来说不定会变成真理。要培育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竞争共生的学术生态。现在我们的学术活动表述自己的观点多,但展开争论的比较少,争锋相对的观点也比较少。我们要引导学者敢想、敢说,不要怕说错话。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好在现在可以发表不同看法的渠道很多。期刊、报章、网络都可以发表。
3、要多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营造宽松的民主的学术氛围
政府部门和单位应尽可能多的组织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比如国际的、国内的、专题的、不同年龄段的、跨界的、针对某个问题的等等。总之,给学者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加自由、开放、平等和谐的学术交流平台。
二、加大研发投入是提升创新能力的物质基础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或是学术交流活动都需要有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的。物质基楚越雄厚,提供的科研经费、学术交流活动的经费越多,学术交流活动就越加活跃,学术思想也越加活跃,科研成果也就越多,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古今中外概不例外。
1、我国对研发的投入逐年加大
根据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0-2020年)》中提出“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新型国家的目标以来,我国的研发经费逐年上涨,年平均增长率达19.59%。在研发的绝对值上2006年以来,我国的研发经费支出相继超过了韩、英、法、德、日成为全球第二。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2000年不足1%,2016年达2.11%,2017年达2.13%。从2013年以来连续4年超过2%,已经跨入“中等发达国家”门槛。但是与排名第一的美国从2000--2016年一直稳定在2.5%的投入还是有相当远的差距。
又如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学术政策研究所2018年8月发布的《科学技术指标2018》的数据报告,对世界主要国家在科研领域的资金、人员投入以及论文、专利产出进行分析。全球主要国家的研发经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2016年美国以总经费51.1兆日元(约合5110.89亿美元)位列第一,并有长期增长趋势。中国自2009年超越第二名日本以45.2兆日元(约合4521.95亿美元)排在第二位,增长势头明显。其他国家经费数额以日本、德国、韩国、法国、英国顺序排列。。
2、专利申请数迅速增加
目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已居世界首位,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4.2万件,同比增长11.6%。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显示,2014-2018年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不断攀升。2014年申请量尚不足100万件,到2018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已经突破200万件,增长十分迅速。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70.9万件,同比增长12.7%。近年来,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不过2017年略有下降,2018年又升至70万件以上。
3、论文数逐年增多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18年)10月18日消息,俄罗斯国立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统计调查与知识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2015-2017年期间科技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国家。
根据统计数据(表1),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占2015-2017年全球发表总数的26.9%。美国排名第二,占16.8%。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还包括印度(6.6%)、德国(5.5%)、英国(4.8%)、日本(4.7%)、韩国(4.3%)、法国(4%)、意大利(3.8%)和加拿大(3.2%)。
以上这些数据都说明加大对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是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会产生更多的科技成果,会大大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成果的增多必然会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强国、强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以,根据我国国情适当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是非常正确的、必要的。
完善好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王庚辰
(中科院老科协大气分会)
大家下午好!60年代大学毕业工资56元,结婚也没有什么两居室、三居室,都是给个房子,两个人搬过来就一块住了。科研经费就是年年做个计划,用不着申请。这样我们都比较安心,没什么其他的想法。现在能做到“安专迷”吗?今年不考虑申请经费明年就没饭吃,不写论文绩效工资就要减。所以我不是太同意“安专迷”精神,当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是需要“安专迷”的精神,但是在这样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中,不允许科技人员“安专迷”,发表论文多和少就不一样了嘛。
上前面大家发言很多,科研经费增多了、专利也增多了、文章也增多了,都是世界第一第二名,形势一片大好,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我们成绩是非常显著。但是问题是强调要创新,一说创新这些问题都要打折扣,那些SCI文章,全世界第一,有多少是创新的?专利有多少是创新的?所以如果提倡创新这些都要重新的考虑。我们讲现在环境非常好,尤其是硬件。大气研究所盖了这么多新楼,实验室也非常好,住房条件也非常好。但是软件条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下面我想从人才评价、科研评价的角度谈一些看法,也就是“四唯”问题。
“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唯学历”,现在各个所对科研人员评价或者研究所评价都与“四唯”有关。中央发的文件,从2010年到2019年,总共有12个,包括两办发的文件六个、中共中央发了两个文件,文件和习主席讲话两次涉及到“四唯”问题。
习主席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讲到,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能提供更加宽广的天地。人才评价的指挥棒是多么重要啊,我们都在指挥棒下面转。习主席又在2018年两院院士会议上说,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四唯”的现象仍然严重。2018年10月份五部委又发了个文件,十年后发的文件精神内容基本上相同。为什么会相同?根据他们的统计,虽然对“四唯”有专项行动通知,联手开展对“四唯”进行专项清理,后来根据中国科协第四次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以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中最看重的还是论文。中央两办、中共中央、五部委发了这么多文件,不到十年的时间发了十二个文件,习主席又有两次讲话,直到现在这“四唯”还是横行霸道,各个单位评院士、评职称还是看这“四唯”,到底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所有的这些文件讲的是原则,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不唯论文唯什么,要破也要立,我们评院士唯什么呢?所以缺乏细则就不好落实。要落实习主席的指示、落实五部委的通知要制定一些细则不要太空洞了。
二是“四唯”已经在科技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因为它给单位带来了利益、给个人带来了利益。一个科研单位能不能进A级,看你单位有多少院士、有多少高级职称、发表多少论文,进了A级,马上经费就来了。巨大的利益啊!所以“四唯”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连习主席这么号召,尽管说很不合理,但是还是没有多少改观。是不是不可能改变了呢?我个人的体会,我们如果政府、党如果想干一件事没有干不成的。
从基金委今年的评估就能看到希望。2019年参加基金委的评估,首先每个评委得到一张纸,不要说多少论文、多少专利,提出四项,其中包括申请的项目有没有方法学上的创新,有没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没有关键科学的证据,有没有社会需求,能不能促进学科发展,这是试探性的飞跃。原来评估要讲什么工作基础、发表了多少论文,现在基金委不看这些方面了。研究所大连化物所的所长会上讲了,“四唯”的问题在我们单位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单位进行了试探性的改革,当然他们也有一套具体的方法,基础理论研究看什么、应用研究看什么,都有具体要求。所以解决“四唯”、完善好人才评价方法还是有希望的,只要我们真心做还是能够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所以我也呼吁将有关文件再细化一些,也要考虑创新角度,不要过多的考虑单位和个人利益。
附件四:主题讨论
主持人:非常感谢樊春良教授,他为我们介绍了国家与科研环境有关的科技政策和不同历史时期多次调研的结果和比较分析,科技政策会直接影响科研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樊教授的报告,特别是报告中给出的结论对我们沙龙的讨论非常有用。 马兵研究员的调研报告中调研规模和樊教授的调研相比,规模小一些,但是最新的成果,下面有请马兵研究员做调研报告。
马兵研究员也做了很好的报告,对咨询团调研结果做了详细分析。问卷的设计思路是,一是了解科研人员对科研环境有什么样的要求,提出有利于学术创新的科研环境,这一部分的调研是反应科研人员的要求和意见;第二是目前文化环境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里面设置了很多供选择的答案;明确了问题以后,第三部分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看看科研人员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这也是需要我们再进一步充分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一是科技评价方面,整体上是为了了解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主要举措和方法。
此外,8位做了事先有准备的主题发言,从不同方面对学术文化环境建设问题提出了自己得看法。
下面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希望大家在沙龙主旨报告、调研报告和主题发言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学术环境建设,针对目前学术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得方法、对策。重点对科技人员评价的问题,改进科技管理的方法问题提出建议。我们做科学研究,就像国家队,打乒乓球和足球等等就是要夺冠。但是现在重复研究现象比较多,不愿意跳出自己研究领域来做。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应该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希望能够提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二是科技管理方面,科研人员本身是受到科技评价方法指挥棒的影响,用什么样的方法、制度、机制、体制来管理科研工作,才能有利于营造创新学术环境?请大家提出意见建议。
刘新建:我在基金委工作,想提出几个问题与学术评估有关的问题,征求大家意见。
第一,基金委在2016年启动了基金委的改革,出发点是希望在科技领域有所贡献,其中一部分就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学术环境对基金的影响突出,在基金评审和评议过程中,学术环境对其基金项目的评议造成了很多的困扰。基金委希望能遴选出原创性的东西,但是因为专家问题、评审机制问题等等,也存在一些难点。现在的专家评审有其系统,但是系统发放申请书的时候是人工发放的,以后希望建立智能的分发系统,没有基金工作人员的参与,直接智能分析在匹配给相应的专家。
第二, 评选机制问题,基金委是不是可以提出后评估的机制,现在管理学部是这么做的,要不要推广到其他学部。
第三,评价硕士论文不能作为一个指标,现在基金委是把论文作为指标的,如果论文不作为指标的话,拿什么来做为指标。
第四,小圈子的问题,跟专家评审也是密切相关,如果不采用专家评审是避免了小圈子评审,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评审呢?
这四个方面基金委也是希望改变的,我今天也没有解决思路,所以把问题提出来,也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大家的建议和意见。
孟庆岩:我是做科研的,在2001年到2006年我也做过教育类的工作,参加了关于科研评价的工作。现在萦绕我脑海中得一个问题是:对于科研工作,什么是做好了,我认为要拿出一套指标来是很难的。什么是颠覆性技术、原始性创新?怎么原始、怎么创新、怎么颠覆?前一段时间空间院合并后给全院发出通知,要征集前沿基础与颠覆性项目,强调颠覆性项目要说清楚颠覆了什么,把什么推翻了。我自己也成功申请了项目。但项目选题得交差,交差就不能够太奇思妙想,得现实,还得脚踏实地,又有相互间的困惑和矛盾,这就是我自己的思考。
科研评价体系是科研的一个指挥棒。我们不要浪费纳税人的钱,不要为了文章而文章、为了论文而论文、为了专利而专利。现在都提要分类考核,空间院,研究强调的是应用,从上面的卫星平台到载荷到元器件到应用到接收到分发等等,有一个完整的链条,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科学院要做一定得做出有国际影响的成果,要做大科学、大技术、大工程和大的应用,不是喊口号,考核应该根据这几个链条来分别的制定,确实拿出机制。大科学,最好能够有一些SCI论文,大的应用就要强调国家导向、科学院导向。两弹一星就是围绕国家意志在做事情。科学院也设立很多专项,分到各个所,大家再分到各个团队来做,最后对国家有什么贡献?有哪些科研成果服务了国家的战略需求?确实要从这些角度去评价和导向。
国家也得考核科学院,不改革就要被改革嘛;科学院得评价研究所,我作为导师还要评价研究生呢。我问过南京大学的科技处长李满春教授,我说SCI是你们搞起来的,当时发文章南大发得很多。他说不用SCI用什么呢?总得给孩子们一些考核,得有考核的指挥棒吧,总不能用专利吧。
我非常赞成,科技评价不要只看论文数量,“四唯”不合理。我非常赞成老专家说的,要倡导“安专迷”的精神。作为科学院或者是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应该一心做科研,要沉迷于科研,不是为了别的,但是没有帽子是不行的,有时候评价一个研究所,要看有多少杰青、多少万人计划人才,最后还要看有多少文章。科研人员是个个体,他就得围绕着它转,不拿经费能养活团队吗?养一个科研人员20几万,一个研究生一个月几千块钱呢,得现实。一个老师的团队是一个小环境、一个研究所是大环境,我们只能是适应新环境,国家出台了这么多政策,县官不如现管,只能听现任领导的考核。
确实要优化学术评价的频次,不能不考核,但是不能总考核,既不能养懒汉,也不能急功近利,这都是矛盾,这是度的把握,中国人讲求平衡嘛,确实要引入同行评价机制。
孙建国:决策咨询沙龙有其一套规律,最后沙龙要报一些内容也清楚。今天就文化环境建设谈点想法。我做副书记的时候是分管宣传,创新文化也是其中之意,我工作期间出了很多有关创新文化的书籍和每年科技创新专著等等,也做了很多调研,跟今天调研也差不多。
咨询团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工作,真正要搞调研必须得要发问卷、汇总问卷和访谈,来自于方方面面,老同志也很辛苦,因为毕竟脱离了一线。首先做这项调研工作最后能达到这个程度还是非常好的,提出了很多关键性的问题,最后也提出七点建议。下面结合我过去的经验谈一些想法。
王庚辰研究员提出,中央、地方性和科学院出的政策文件加起来十多个,也不少。我们也做了很多调研,大体上和咨询团的调研情况差不多,到现在基本上还是这些问题,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关键的问题是,这些文件出台以后确确实实没有一个单位按照这个文件制定一些相应的细则去落实,这是最致命的。所以我认为这次咨询团调研报告里应该写两样东西,给北京市科协不能长篇大论的报告,尤其是给领导的,一是要有建议性的报告,几页纸很短,但是要说明问题,二是后面附整个调研的成果报告。
对于学术文化环境,中央不是没有政策,科学院也有相关政策,制定政策以后是各个单位没有认真执行政策,没有制订实施细。第一条建议是:应该根据中央文件的,制定一些可以执行的具体细则和措施,这样才能够落实。不是过去没有政策,十多个文件里,现在执行的怎么样?没有落地呀,谁去检查了呀?科学院在评价科研成果的时候,创新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记得当年有两个所被评成C挡,所领导就坐飞机来北京了,所以没有考核就是一句空话,没人去重视。对于文化建设的监管和考核要纳入班子考核中,因为文化建设还没有走到自觉,就要有政策、要有制度去约束。
第二条建议是要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我也做过巡视,巡视中没有把创新文化作为巡视的重要内容。如果科学院纳入巡视内容的话,巡视就很厉害。上面有文件,没有细则又没有检查,现在还是空的嘛,我们当年了解大体上也是这些内容,现在比原来环境好一些了,至少经费好一些了,但是真正软的方面落实的仍然不够。 提建议,理论上是很重要,但是实实在在落实了可能比那个促进更大。
第二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很重要,问题在于大家都讲要分类评价,我认为只提分类评价没用,因为喊了很多年,我觉得应该回答类似于基金委和王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给出出路,光堵不行,得开渠呀。我们咨询团就可以提出建议,建议要有一些具体内容,宏观的说对推动意义并不大。例如评价不弄小圈子,那么怎么评?是不是可以吸纳国际评,得提出个办法来。我们的建议要显得有分量,就要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指标,指标可以不全,哪怕可以采纳两条也好啊,提了十多条全是虚的,还是没有用。现在讲北京三城一区,今天沙龙有个缺点,只看科学院了。三城一区,不光是科学院,也包括北京地区的大学。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学的文化跟科学院的文化是有差异的,文化怎么融合,各自都有各自的壁垒,比如清华附中只招清学的子弟,这还是没有打破环境啊,还是没有破除壁垒,如果真正要建立大的文化、创新的文化,这个文化范围内应该对科学院和清华大学是同样的,这些才是融合啊。(主持人:三城一区里边有基础研究、技术研究也有应用研究。我前几天参加一个座谈会,讨论北京科协的科学技术部搞的调研报告,其中提到了有学术文化环境的建设问题,对于学术文化环境,不同科研机构还是有共性的东西)
既然是三城一区我们在写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些,面要宽一些,要体现三城一区,要提出打破文化壁垒,比如文化方面、环境方面怎么共享资源。评价体系喊了这么多年,每年开院工作会议都喊,我们老同志可以实实在在梳理一下,一些成功经验也可以拿来,可以推广。
第三个方面,我们的建议要分清楚提交的对象,哪些是给北京市的,比如大的硬件环境;学术方面的建议可以给科学院;哪些是给国家的建议,比如基金委提出四个问题,回答两个问题也算是回应;哪些是给科技部提的、哪些是给发改委提的,太笼统肯定不具体,大家都适用,所以建议还是要有针对性。
罗修岳:我补充一点,咱们的建议一定要有三城一区的科研环境现状。我们做的报告,不知道去三城一区调研了没有,它的科研环境和科学院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我们提出来的建议如何将科学院成功经验变成能够适合现在三城一区的实际情况。
第二条,最近方新教授对科学院做了个总结,总结里面有一条,是可以作为科学院的经验推广到三城一区去的,这就是“三个面向、四个率先”。
第三条,我们的政策、措施70年来不少,但是这些政策措施怎么落地的?科学院落地落的够不够?我觉得有些地方是不足的,“四唯”我们提了多少年,对体制和课题的评价还是以“四唯”为基础。这里面有一个问题,科研文化环境应该包括科研管理文化,管理是很重要的环节,管理制定制度,制度是成功的保障。四个自信里面制度自信是保证,没有制度就没有保证。对一个课题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同行评议是很重要的,没有同行评议等于零,同行都不知道、不了解、同行都觉得不是,你怎么说呢!同行评议里面,过去的评价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听汇报,管理部门对于每个课题的评价、对于每个人的评价,自己下去调研了没有?比如科学院组织的很多攻关课题,一个攻关课题几百人、上千人,我们派出去的人在这几千人中、几百人中处于什么地位,光听这个负责人汇报可以吗?这个单位课题的组织者、课题的管理者对这个单位是怎么评价的,不知道有关部门在组织课题攻关的时候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没有,我们表现的怎么样也要提问啊,这方面是需要加强的。
科技部长徐冠华,他在指导课题的时候,对每一次课题的阶段总结,都提出四个要求: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和课题有什么关系,有相应的措施没有,每次开会就强调这四条。这个做法有其道理。
张志林:樊研究员给了我们一个宏观的概念,科研学术环境的改进是怎么样逐步走过来的、以及它的历程,告诉了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的政策设置,接下来是马兵老师的调研报告,求真务实反应了民意,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现今科研人员对当前学术文化环境的看法和意见。各个单位的发言感觉收获很大,因为各有千秋、各有亮点,我觉得今天要是仔细的去揣摩各个研究所的发言,能够给咱们很大的提示。马兵老师的调研报告很全面,但是真正要写建议需要突出亮点、突出特点,刚才建国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批示中国老科协30年的总结,总结只有三页纸,他们明白,如果是扬扬数万言就没人看了。
举两个例子,今天的调研报告里一再说,人们的这种急功近利、浮躁情绪是严重的,怎么解决呢?那就不尽然了,刚才有些老师说了,“安专迷”的提法今天仍然有效,比如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怎么样大力的倡导,这些咱们别忽略了。现在倡导的是创新,原始创新,光这样说有什么用啊?所以我觉得刚刚说的,得有提倡,是理念问题,就应该有制度,就是奖励创新,比如李爽老师说的应该允许失败,制度得把它落地。尊重、保护创新应该体现在机制、体制上。我举一点例子说明建议一定要有亮点、有特点,我们题目中有“三城一区”,如果建议没有涉及到“三城一区”的一点情况,可能就有弱点。因此对怀柔科学城、亦庄区应该有什么特色,我们需要有所了解,这又给咱们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调研科学院是科技界的反应,马兵老师讲的好像覆盖面比较宽,这些问题很早就有反应了,今天反应的焦点在哪?比如评价体系,就我自己经历,我们是从90年代开始,科学院就设立评价体系,而且后来发展到,政策研究所有专门的评价机关、有专门的评价人员,而且当时考核领导班子的时候,就有定性的评价、也有定量的填表考核,是不是现在都不存在了、没有效果了呢?我不这样认为,当时我在人事局岗位上十年,咱们领导班子的建设是健康的,它和评价体系太相关了。
今天的评价体系如何改进呢?就应该在创新的问题上要讲讲,今天春良讲解中,给我的提示,如果我写这个建议就要认真的研究中央的这些政策,针对政策里的一些焦点问题,哪怕解答两个问题,咱们都成功了。
陈树堂:以前的评价体系还是比较健康的。现在的评价体系,走后门的、买通卖通的太多了。原来评研究员第一关是学术委员会通过,第二关全部同行评议五个评委通过、第三关答辩,三分之二票以上通过,现在凭几篇论文,一下子上去了,很年轻的研究员,做了多少贡献了呢?不见得怎么样。我个人觉得一定要走回头路了,其实以前很多好的东西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现在还有人“四唯”问题。前天关于主持人的辩论,我很感兴趣,我喜欢哲学文化的内容嘛,评委一大片,去了最高分、去了最低分,这样评价相对比较准确。现在有些地方量化可能是科学的,论文发表了多少篇、带了学生多少人,学生也是虚的,一个导师带很多学生,最后很多学生连导师面都没见过就毕业了,所以很多浮夸的东西一定要克服掉。
张志林:投入必须加大,科研才能大发展,从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过程中要经历这么长,科研投入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当中我们可以以我们的收入,我们也有一点补偿,这也是创新的观点,从科技管理的角度来说,不是完全伸手依靠国家,而是用自己的创收可以补充国家的投入、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我们建议需要从这个角度提问题,如果只是说过去共性的看法,大概领导也不会太关注。
孙建国: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是必要的,但是搞科学研究不能完全在这个范畴。创新的内涵有两点:原创性、颠覆性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是对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技术科学知识,或者是工程科学知识,有能力进行有机的整合,成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对支撑经济发展、推动科学进步起作用了,也算是创新的另一个内涵。原始创新、吸收集成再创新都是创新的内涵。
说到宽容失败,在集成的问题上,我认为有及时止损的问题,一味的宽容是不行的。举个例子,建高铁要做一个试验系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刹车。文件说了,技术路线由科技负责人定、要落到实处,但是管理层不能不闻不问,随意放任,试验进展到什么程度、怎么做的也不清楚,这是管理层的渎职。所以一方面给予制定权,另一方面管理层也有止损权,要不然这个损失是很大的,损失的钱不是来自企业,企业是绝不容忍的。我们也要换位思考,企业家是绝对不能答应的,弄不好上法庭,咱们去打官司去。科学院也不是没有先例,纳税人的钱也不能不负责任去花掉,失败了,宽容你了,你为什么失败了?得说出道理来。有些失败是没有多少道理的,调研不充分、大家的咨询意见没听,拍脑袋就这么干了,硬干、胡干,损失了四五百万,这么做不合适。我在电视上也看到了,北京银行的资助,宣讲人遇到了多少困难、如何克服困难把这件事干成了,但是不能不计成本、不计代价,花纳税人的钱不能大手大脚的,从我们所的钱学森一直到所有的院士历来都是要勤俭节约,把钱用在刀刃上,要花的合理、合法、合适,不能高射炮打蚊子嘛,考虑到问题一个方面的时候,另一方面,跟它对立的方面,一定也要考虑到要适时的止损。
另一个方面,成果转化的问题,我做过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在地方也抓过经济工作,我也做过企业顾问。有时候换位思考,有时候我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企业是怎么想的,企业经营的时候肯定是要考虑利润、市场的占有率的问题,市场占有率多高、市场地盘多大,我们做转化的时候不能不替它考虑这些问题。
我接触过一些老一辈的科学家,在项目评审时遇到一些问题。论证的时候让我去了,赞成的话有后顾之忧,但是不赞成的话下次我要再申报什么项目的时候,人家也会挑我的毛病啊!这种学术文化不利于项目的遴选,因此得有一个渠道把对项目的不同意见能够反映上去。
陈树堂:刚才讲了对科技人员的评价,无非是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两者不能偏废。比如成果转化,首先是看转化成功还是失败了,失败了成果就一定不行了吗?不见得,因为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我感觉即便失败了,要考虑当时的技术先进性怎么样,它对原产业的影响怎么样,当时预测技术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投资者特别注意技术的先进性、这个技术对产业的影响力,这个技术对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成果到企业转化失败了、成功了那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有当地的问题、合作方的问题,有自身的问题等等多方面。
“三城一区”的一区是亦庄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科院技术在北京转化的不是很多,主要在江苏、浙江等一些外地。中科院应该为北京市“一区”做点贡献,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去呢,因为外地的人才吸引政策、土地政策、项目支持政策非常好。按道理科研人员都希望在北京市工作,因为离家近、吸引人才也比较方便,这里转化也比较方便,但是为什么科研人员背井离乡去外地呢,因为相对而言,北京市人才支持力度、项目支持力度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如其他地方。当然不是要科学院40多个研究所都在北京这里扎根,因为这不现实,但是至少也要为北京市的做出一些贡献嘛。根据我现在和外地的接触,实验项目去外面投的时候是有风险的。对于风险,地方政府要承担一部分,企业家承担一部分,实施单位再承担一部分,这样才能把这件事做成,否则都压给企业家,企业家不是傻瓜,血汗钱是不会乱投的,这样做不太负责任嘛,所以三方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项目才能容易在地方落地,也容易对地方政府和北京市做一些贡献。
要处理好成果转化和研究所发展关系问题,必须要注意,我们是科学院的研究所,不是部委的研发机构,也不是一个大企业的研发中心,我们要有科学院自己的特色,否则用不了几年科学院就没什么特色了,只有这样才能持续的发展,否则战略性的研究、前瞻性的研究都没有了,最后也就完蛋了,最后变成某一个大企业的研发机构了,因为做不到像华为那样,成果转化与科学院、研究所持续发展问题要合理的处理好,既要成果转化,又不要失去自己科学院研究所战略性和高技术的引领定位问题,否则我们将会丧失高度和位置了,既要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又要有一定的高度,这样科学院才有存在价值。
李军:“三城一区”学术创新文化环境建设,题目很大,文化就是很大的概念,特别要和北京市三城一区结合,科学院的文化和地方文化、高校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科技成果转化跑去了外地,一是北京市政府各种优惠落地政策比外地要差,外地免费给土地、各种税收优惠等等,北京市政府好多政策不可能跟外地的拉平,包括怀柔的开发区过去我们所也去谈过,他们也吸引各个所进入,它希望你有产出的效益,我们大气所很多成果是软科学,没有什么太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后他们不是特别感兴趣,后来我们就撤出来了,有些所可能进入了,但是最后也撤出来了,有些迁到别的地方了,一些具体的条件可能不是太好,这里面也有文化的问题,单位个体文化的差异,他的需求和科学院是有差别的。 “三城一区”文化环境研究,首选要了解北京市地方和高校文化与科学院的文化有哪些差异,提出如何能够融合。
对于科技评价问题,太复杂了。过去按照论文、按照SCI量化的评价体系,可能也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的精神,最近又在提倡,这种精神可能被丢弃了,起码不宣传了。改革开放以后号召大家致富,一些向钱看的风气和思想对科研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大环境下科研人员也要生活、也要养家糊口,所以思想上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随之出台的有些政策与利益挂钩,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现在应该再进一步的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的“安专迷”精神。
“安专迷”并不过时,这是优良的文化传统,应该提倡。信念、理想很重要,应该提倡科学院优良的文化,宣传先进的个人和老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现在也有新的典型事迹要大力的宣扬,造成一种氛围,让大家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制度方面要跟上,建议科学院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做一些制度、科技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