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宣讲简报(2025.05)

2025-04-14 18:00 来源:
放大 缩小

科学家精神宣讲简报

﹝2025﹞第5期(总第222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年4月14日


张瑜教授为“中关村的故事”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

作第二十场报告


2025年4月1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老年大学、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联合举办了“中关村的故事”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第二十场在线直播报告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张瑜教授作报告,题目是 “钱学森先生引领的成才之路——钱学森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方略”。近400人观看收听。

张瑜老师作为钱先生任职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主任期间的首届学生,以亲见亲学的大师风范、思想、事迹,深植于心的感悟,激情地开篇:钱先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完美融合,创造了“百人一院士,千人八将军”的教育成果。在钱先生主持近代力学系工作的8年期间内,入学的学生有一千名,后来在这一千名弟子中涌现了八位院士、八位将军(七位少将、一位中将),以及376位教授、研究员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们为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科技和教育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

接着,张老师以翔实的资料见证了钱先生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及人才培养方略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才培养实践的检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钱先生作为战略科学家和教育家,以他的远见卓识、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在他的办学方针中,特别强调教学内容要理与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 “对基础课的设置兼具坚实宽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必要的工程设计基础。对专业课的设置,突出先进性、前瞻性,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紧密相连。”这不仅决定了中国科大毕业生的特色,也影响和带动了全国众多高校向理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的方向整合。从当年全国只有一所科技大学——中国科大,发展到后来出现多所科技大学、科技学院、理工大学和理工学院。

钱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为了培养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亲自制定理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计划,聘请“科学院的大炮(顶级科学家)”授课,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钱先生亲临一线,讲授《星际航行概论》课,教导学生如何作毕业论文,并示范主持论文答辩。张瑜老师深深地感慨:“聆听钱先生的授课是学习、又是享受,钱先生授课极高造诣的科学成就与极优良的教学法兼备,杰出科学家与优秀教育家的风范并存。”钱先生重视奖掖后学,如:1963年钱先生向听过这门课的每位学生赠送了科学出版社精装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为张瑜老师编著出版的《膨胀波与激波》一书的扉页题词。与青少年航空夏令营的学员们合影、签名,鼓励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积极参加航空科技活动。

钱先生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对育人的重要作用。他期望学生能够通过科研实践活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与学风,锻炼百折不挠、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提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鼓励近代力学系学生们组建火箭研制小组。张瑜老师参加了以学生为主力和主体的火箭研制小组及其一系列的科研实践活动,展示了一系列照片,反映火箭研制小组的艰苦拼搏,淬炼成功。2008年中国科大校庆50周年时,张瑜老师编著出版了《钱学森与中国科大力学系火箭小组》一书。这本书的照片和其中部分内容,陈列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中。火箭小组的成员后来大多取得相当好的成绩,这是钱先生重视实践环节育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重要经验,直到今天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中仍值得认真学习、研究和发扬光大。”张瑜老师如是说。

张瑜老师阐释钱先生作为爱国知识分子光辉典范的人生观、世界观。“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对我最高的奖赏。”“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张瑜老师以钱先生致信陈叔通先生请求援助回国为切入点,深情地讲述了钱先生心系祖国,不甘国家积贫积弱,矢志不渝地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迫害、封锁,最终在周恩来总理和中国政府的营救下,回到了祖国,展现了大国脊梁和中华风骨,为我国的“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为教育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

张瑜老师强调,钱先生不是一花独秀,他代表着一批像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郭永怀、吴文俊、袁隆平等等爱国科学家,他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张瑜老师谆谆寄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继承和发扬钱先生高贵的思想品德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求真务实、充满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力的治学本领;学习、研究、弘扬钱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方略,更加卓有成效地培养科学技术领军人物和战略科技人才,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建设高水平科技强国奋斗。”最后,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钱先生的高度赞誉:“全体留学人员都要向钱学森同志学习!” 结束报告。

听众热情赞誉:“报告翔实、生动、具感染力!”“带领我们感悟钱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更引领我们学习钱先生的高风亮节!”“深受教育,感动振奋,要求回放,录制视频课件。”

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工作组供稿


钱学森先生引领的成才之路

——“中关村的故事”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第二十场报告侧记

4月14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老年大学、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联合主办的“中关村的故事”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第二十场报告以在线直播的形式举办。

本次报告以“钱学森先生引领的成才之路:钱学森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方略”为题,邀请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瑜作报告。共有近400人观看收听。

张瑜教授是钱学森先生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的第一届学生在教学、科研和学术上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享有很高声望。报告围绕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方略展开。

张瑜教授首先提到钱学森先生亲自制定教学计划,聘请“科学院的大炮”(顶级科学家)授课,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奉行理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的理念。在课程设置方面,钱学森先生主张要给学生打下坚实、宽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也要有必要的工程设计基础为核心,在专业课方面突出先进性、前瞻性,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紧密相连。

张瑜教授展示了钱学森教授赠与他的第一版《星际航行概论》,结合当年的钱学森先生讲课和进行活动时的照片资料,讲述了聆听钱学森先生讲授“星际航行概论”的故事。他还展示了钱学森先生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他还亲自指导科研活动,研制小火箭和人工降雨火箭的照片以及中国科大大事记。报告会最后,张瑜教授向大家讲述了钱学森先生伟大的爱国情怀。钱老在美国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与肯定,取得了世界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的高度评价。虽然在美国有优厚的待遇,但钱学森教授心系祖国,虽被幽禁五年仍写出了《工程控制论》这部巨作,最后冲破重重阻拦和封锁携妻带子回到祖国,为中国的科学技术、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以及人才的培养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报告结束后,听众们深深感谢张瑜教授,纷纷致敬以钱学森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