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三十三期(总第1216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5﹞ 第三十三期(总第1216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5年4月7日
中国科学院老专家赴海南琼海传送科学知识
2025年3月25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李承森团长应海南省琼海市委组织部(琼海市委人才发展局)邀请,专程来到琼海市嘉积中学,在“学习二十大 建功自贸港”红楼讲坛(第132期)活动中开展生命科学教育讲座。琼海市委组织部钱丹雅副部长,嘉积中学周熙胜校长、刘顺清副校长、外联办卢海清主任等在学校迎候李承森研究员,并介绍了嘉积中学的悠久历史。
钱丹雅、刘顺清等与李承森交谈 李老师开讲《生物与环境》主题
嘉积中学是海南名校,始建于1917年,至今已有108年的历史。初建时名为“琼崖东路中学”,1923年升格为“广东省立第十三中学”,荣膺琼崖最高学府之誉;1935年,易名为“广东省立琼崖中学”;海南解放后更名为“嘉积中学”。如今嘉积中学有116个班级,在校生将近6000人,是海南省一级甲等完全中学。
1917至1950年琼崖革命时期,嘉积中学首届及后续的许多杰出校友参加了革命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部分校友跟随李大钊等革命领袖参与中国的革命斗争,成为革命先驱,如黄昌炜、王业熹、莫同荣、刘裔祺、黎竞民、冯甲等。1939年日军进犯琼崖,嘉积沦陷,学校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走上流亡办学之路,传道授业,弦歌不绝。抗日战争胜利后,广东省政府划拨嘉积北门原日军营房作为嘉积中学校舍,后来成为嘉积中学的行政楼——红楼。
“红楼讲坛”132期主讲嘉宾——李承森研究员
红楼见证了嘉积中学的历史,如今成为嘉积中学的象征。红楼,时刻提醒嘉中学子要牢记历史,不忘革命传统,勇于斗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担民族复兴重任。
本次红楼讲坛活动由刘顺清副校长主持,高中一年级200多位同学参加。刘顺清副校长热情介绍李承森研究员的学习与科研经历,鼓励同学们抓住机会认真聆听李老师的讲座。
校领导与同学们聆听讲座 组织部领导与同学们聆听讲座
李老师的讲座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们生活的地球发展与生命演化的历史。他以关键时间节点为序,讲述以六亿年为分界的早期隐生宙与后期显生宙。那是以肉眼能否见到保存在地层里的化石作为分界标准。在四亿年前的另一个重要节点是海洋藻类成功登上陆地,成为开辟陆地生物世界的先锋。还有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绝灭,哺乳动物大发展的地质与生物世界的大事件。而最近两百万年以来,地球进入冰期与间冰期,当然这也是人类诞生的高光时代。
李老师以地球南北两个寒带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存为例,讲述动物植物的多样性与生存策略。寒带地区不仅气温低,辐射强烈,存在极昼与极夜,而且夏短冬长,植物生长季节只有一个多月。在如此生存条件下,生物在自然选择作用下,需要适应极端环境。在北极,无论是生物链顶端的北极熊、还是冬夏改变毛色的北极狐,以来到岛屿上繁衍后代的北极鹅,都会根据时令特点调整生活节奏。海岛上的花草树木也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生活周期。南极大陆的自然条件相比北极地区更为严酷。海豹、海狮、企鹅等在这里度过夏季美好时光,在寒冬到来之前,它们就会离开这里。
同学们积极回答李老师的问题 李老师走到同学们中交流
最后,李老师介绍了开展监测极地环境的考察与研究工作,以及我国的极地科考事业。在北极斯瓦尔德群岛上有中国黄河站;在南极大陆上建设有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以及2024年新建的秦岭站。李老师曾4次来黄河站,4次来到长城站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他期待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我国极地科学研究的主力。
同学们争相与李老师握手致谢 李老师为同学签名留念
讲座已经过了晚上9点,同学们一直专心致志听讲,认真记笔记。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争着和李老师握手致谢,请李老师签字,部分同学与李老师合影,大家意犹未尽。在依依不舍之中,同学们与李老师告别,大家都期待着再次相会。
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辅相成。中国科学院的专家资源有助于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传承科学家精神,点燃他们心中的科学之光,有助于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在欢乐中茁壮成长。
讲座后同学们与李老师合影留念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