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六十三期(总第1246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5﹞ 第六十三期(总第1246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5年5月16日
雄安新区教育局启动
2025年《大手拉小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活动
按照党中央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决策,培养建设雄安新区的一代科技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在中国老科协和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大力支持下,雄安新区教育局大力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大手拉小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暨第一期科普进校园活动在所辖三个县展开。5月7至8日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与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的苏青、马沈、李承森、卢建光、杨继锋等专家应邀赴雄安举行科学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国老科协与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主办,雄安新区教育局承办。报告会旨在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探索自然的热情,培养科学思维和提升科技素养,为雄安造就一代科技新人。
马沈老师作“志愿军和红军科学精神”的报告
马沈老师报告现场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马沈在雄安第一初级实验中学作题为《抗美援朝精神中的科学精神》的报告。他从抗美援朝战争史实出发,以武器的科技水平、历代战争表现形式,以及志愿军陆军、空军、炮兵运用科学技术战胜敌人的英勇事迹,向同学们讲解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马老师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充分展现了以下宝贵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正是当下中学生所应该具备的。
同学们聚精会神听马沈老师的报告
马老师在雄安雄东海岳初级中学作题为《红军长征中的科学精神》的报告。他阐述了红军科学精神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我们正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上,需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的科学精神。我们要在科学领域、军事领域抢占制高点,设计前瞻性作战概念,孵化高端装备,生成新质作战能力,这也是每个青年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马老师的报告核心是围绕习近平主席“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观点,让同学们学习红军与志愿军的科学精神,激励同学们要承担好未来保家卫国的重任,现在就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下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志向。
苏青老师作“播撒科学精神火种 激励青少年学习热情”的报告
苏青老师报告现场
中国科技馆原党委书记兼副馆长苏青教授在容城县第一初级中学北校区作题为《六个故事诠释科学家精神》的报告,该校100余名学生代表现场聆听报告。
苏老师通过讲述丁儆教授、王越院士、王淦昌院士、仝飞舟博士、洪朝生院士等科学家的感人故事,诠释了什么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引导同学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拼搏奋斗、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415班张曦妍同学代表学校将学生创作的剪纸作品赠送给苏老师。苏老师回赠科学杂志,鼓励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的种子扎根在心底。报告结束后,同学们蜂拥台前,请苏老师签名留念,气氛极为热烈。
向苏青老师赠送礼品和鲜花
苏老师在容城县沟西小学为同学们作题为《热爱科学,健康成长——科学家故事给予的人生启示》的报告,全校每个班的代表近200名学生现场聆听报告。
苏老师讲述了航空发动机专家高歌教授受新月形沙丘启发而发明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航天员女教官仝飞舟博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甘做航天员替身;植物学家曾孝濂成为“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一人”;昆虫学家周尧教授一生钟情蝴蝶研究等科学家的感人故事。苏老师谆谆教导同学们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热爱读书,追求真理,全面发展。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苏老师鼓励同学们多提问,勤思考,多讨论,探寻科学问题。
少先队员代表师恩琪同学为苏老师献上鲜花,表达学校全体师生最真挚的敬意。苏老师回赠对联“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李承森老师作“生物与环境”的报告
李承森老师报告现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承森教授,为雄安容和悦容小学的同学们作题为《传承科学家精神,探秘植物王国》的报告。李老师深情追述吴征镒院士与徐仁院士,吴老踏遍山河,穷究草木本源;徐老剖开亿年岩层,解密生命年轮。他们以毕生实践诠释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这种精神激励同学们奋勇进取,逐梦前行。
李教授以植物形态结构为切入点,深入细致讲解花、果实、种子,以及叶的知识。他巧妙结合植物图片展示与组织学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导大家认识植物王国里丰富多样的植物。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着知识要点。
李老师报告现场
李老师在雄安容和兴安小学作题为《走进南北极 探秘冰雪世界里的动物与植物》的报告。李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南北极神秘的面纱缓缓揭开。从地球气候五带中的南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到北冰洋、南极大陆的广袤风貌,同学们跟随专家的脚步,踏上了神奇的极地之旅,近距离接触那里的动物与植物,探秘它们适应寒冷环境的本领。
李老师鼓励同学们不仅要读好课堂上的有字之书,更要走进大自然,读好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要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和科学兴趣,训练和提升自己发现科学问题、分析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活跃、热烈。讲座结束后,学生怀揣着兴奋与敬仰,请李老师签字留念。
卢建光老师作“能源的前世与今生”的报告
卢建光老师的报告现场
北京控股总公司卢建光高级工程师走进容城县安州中学与老河头学校,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能源的前世与今生》的报告。
讲座伊始,卢老师精准阐释能源的基本概念。他指出能源包括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等,是直接或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卢老师介绍能源资源分类,划分为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等,包括来自太阳的能量,如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及生物质能、水能、风能等;地球内部的地热能;铀、钍等核燃料所释放的核能;还有月亮、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产生的潮汐能等。同学们对能源分类有了深入理解。
谈及能源的加工与转换,卢老师点明能源按形成条件分为一次能源(在自然界现成存在,可直接开发取得,未经过加工改变其性质和转换的能源)和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源,如电力、石油制品、焦炭等),帮助同学们明晰能源在利用前的变化过程。
卢老师报告会现场
卢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生动的讲解方式,为同学们搭建了能源知识体系的框架。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在心中种下探索科学的种子。此次讲座拓宽了容城学子的知识面,也激发了他们对能源科学的浓厚兴趣。
杨继锋老师作“远离毒品 健康成长”的报告
杨继锋老师报告现场
北京市公安局杨继锋高级工程师走进走进雄东海岳初级中学和安新县实验中学,为500余名学生作《常见毒品的简介和相关案例》的报告。
杨老师用通俗易懂语言,大量毒品照片,详细介绍了常见毒品种类、特征,并结合真实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毒品危害的严重性。他告诫同学们要健康成长,必须远离毒品。青少年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但毒品是万万不能接触的。毒品不断变换式样,同学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永远杜绝毒品,否则就是家破人亡。杨老师的报告提升了同学们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
杨继锋老师报告现场
科普专家走进雄安新区,举办“大手拉小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暨第一期科普进校园活动的科学报告会,传送科学知识进校园,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经受科学精神的洗礼,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种子,推动了青少年科学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共有2001位同学聆听专家的报告。在学校方面,同时拓展了科学教育的思路和形式,学校将努力搭建优质科普平台,让同学们拥有更多接触科学家、了解和学习科学的机会,培养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茁壮成长。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供稿)